分享

市场监管“三合一”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初心阅读室 2016-08-14

去年初,按照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在东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合并,同时划入卫生局餐饮服务监管职能及人员,组建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年来,我们主动改革,精准施策,聚力融合强职能,增创优势更作为,呈现监管效能提升、平台建设水平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加强、执法办案力度加强、行政运行成本下降的“三提升、两加强、一下降”的可喜局面,形成了“1+1+1>3”的效果,2015年度荣获市委、市政府四个奖项,并跨入综合先进单位行列。

一、以“一大融合、二个延伸、三方集中、四向联动”推进改革落实

——紧扣一大融合。新局成立当天,局班子率先集中办公,并连夜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强调人事、财务、资产等各项管理和作风建设纪律,以局2号文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从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从速整合科室职能,按照“三定”方案,梳理原有职能,厘清新的职责权限,细化岗职事权界定划分;迅速聚合中坚力量,采取专业知识考试、述职演讲和民主测评等办法,组织竞争上岗,一批中层干部脱颖而出,履行科所队领导岗位职能;有效集合群体力量,按照合局合力合心合拍要求,打破原有部门界限,适度推行交叉任职,合理调配新设科室人员,保持大融合中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发挥整体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抓两个延伸。大力度推进质量技术、食品药品各项职能向分局延伸,适应基层承载能力,重点突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餐饮服务等新增职能,分三阶段逐步落实到分局。到今年初,各项职能下移到位,分局承接之后运行平稳。履职力量向基层延伸,将18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监管执法一线,开展业务科室、大队送业务到分局活动,组织基层分局全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业务技能交叉系列轮训185场次,选派基层分局人员参加省市级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专业技术学习,实现了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分局“全空白”到“全覆盖”转变。

——突出三方集中。许可服务和消费维权向窗口平台集中,将原来3个局行政许可服务窗口合并成“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组织机构代码、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行政审批等事项;合并“12315、12331、12365”3个投诉举报平台,以“一个平台”集中受理、分流、处置消费维权各项诉求。食品安全监管检查指导向重点科室集中,将原来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监管三个环节的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到新设立的食品安全监管科,履行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无缝隙食品安全监管指导督查责任。查办违法案件向执法稽查大队集中,由过去的“多头办案”、“一案多查”向执法稽查大队“一个头”管理转变,统一办案力量、统一法律文书、统一办案程序、统一裁量标准。

——实现四向联动。上向联紧,始终不渝地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确保执行上级政策法规、完成交办任务、联手执法办案和参加上级活动四个不打折扣;主动融入地方管理,随乡不随“俗”,把严格监督执法作为第一要务,保驾发展,保护民生。横向联密,领唱市场监管执法“大合唱”,主动与农委、公安、卫计等部门及各镇区沟通协调,建立联合监管体系。内向联活,有效连接内部运行链条,建立科室、分局、队所职责分清、通力协作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信息化流转平台。下向联近,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实行服务下沉,为服务对象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接地气”服务。

二、以“执法有力、食药安全、服务高效、基础厚植”检验改革成效

——整合资源,刚化履职,综合执法更加规范有力。由于对原执法稽查大队人员竞争上岗,从全系统荟萃办案能手,充实强化大队力量,同时出台行政执法指导意见,规范办案流程,使过去分领域、各自为政的分段式执法,向全过程、综合性集中执法转变,加之倾斜办案要素,从资金、设备、车辆等方面实施重点配置,综合执法更加加强。一年来,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318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个、传销窝点5个,配合移送犯罪嫌疑人11名,无一起行政败诉和复议改处。与公安机关联合查办的“多美瘦身果”案,案值达2800万元,列为国家食药总局督办案件。

——重点重抓,单点穿透,食药安全更加扎实可控。强专队,将食药安全兼、专职管理人员增加到147人,比改革前扩大4倍,形成了群防群治队伍;织密网,聘请394名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建立了“属地管理”的食药安全监管体系;扫盲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边远镇村、城乡结合部、后街背巷日常监管责任,全面消除食药安全隐患;攻险点,突出乡村和社区面广量大帮厨家宴、食品制售小作坊和流动餐饮服务监管;建平台,新增食品生产企业追溯系统使用单位20多家、实施“明厨亮灶”工程的学校及幼儿园40多个,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即将顺利建成。

——紧贴中心,综合施策,服务发展更加精准高效。主动从转型升级、质量品牌、标准战略、助企融资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新设立公司制企业2311家,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和盐城市名牌产品16个。主动开展服务全市30家“小巨人”企业“家家到”活动,由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科室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落实“挂厂联项”责任制,为企业解决产业转型、资产重组、改制上市等难事、实事120多件。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国率先实行APP客户端登记注册,在盐城首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自主查询服务,在盐城各地率先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重心下移,厚植柱脚,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围绕“两个延伸”,健全基层分局监管责任体系,出台《基层分局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班子成员联系分局,业务科室对接分局,实行联动式问效、捆绑式追责。推行“两组四专一队”内部运行新模式,服务项目分解到人、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履职效能考评到人、失职渎职追究到人,基层分局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打通服务发展、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扩大许可授权,改善服务条件,完善基础设施,60%以上的监管服务事项能在基层办结,90%的分局被所在地党委政府评为服务发展先进单位。

三、以“争取支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找准支点”收获改革启示

——推进改革如破冰行舟,只有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才能如鱼得水、扬帆远航。改革市场监管体制逢天时,还须适地利、赢人和。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把自身作为融化于上级的关爱之中,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政府开启了与职能部门、各镇区签订责任状的“先河”。建设区域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市政府列入2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人大、政协专项督办。强化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和建立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市政府分别拿出百万元作为奖补考核资金。私营个体经济协会转变职能,取消向企业收取会员费,政府对协会人员实行兜底保障,全年为企减负700多万元。

——机构改革似分子运动,只有既抓物理整合,又抓化学融合,才能实现分子裂变、形合神聚。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改革成败,核心在人,关键在人。我们坚持推进改革与保障权益、维护稳定相结合,将改革激情与操作理性相结合,循序渐进,分段推进,既不一味冒进,又不停滞缓步。在职权向分局延伸过程中实行三步走,逐步下放监管服务权限,让分局分段沉着接招,打消了改革前怕招架不住的担忧。在解决人的问题上,既尊重历史成因,又不回避科室职位减少、人员富余的严峻现实,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从积极方面分流富余人员,既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又没有因为机构、人员、职能的变化而影响全局工作。

——机构改革犹园丁种花,只有因地制宜、分类而植,才能百花齐放、满园春色。这次“三合一”改革是顶层设计、基层操作,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现成经验。我们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不搞一刀切、一窝蜂,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在建立综合执法体系上,保留执法稽查大队编制,形成“基层抓小案、科室办专案、大队查大案”的模式,既提高了执法的组织化程度,又强化了办案的权威性。在落实重心下移上,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对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和餐饮制售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监管服务项目切块分段,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授予分局权限,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又兼顾基层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构改革像撬动重载,只有找准支点、积蓄内力,才能精准发力、事半功倍。“三合一”新体制如何高效运行、找准支点、紧握抓手,这是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熟知周情,结合局情,紧绷执法监管这根弦,着眼全市发展“一盘棋”,传承既有良策,开辟新的蹊径,主动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担纲分忧。东台经济转型升级如火如荼,我们出台“十六条”服务措施添薪加柴;东台创建国家智慧城市,我们建设“智慧食药监”先行;东台开展四城同创,我们推行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不仅保持检查验收不失分,还做到验收之后不回潮。找准了机构改革与监管服务的支撑点,我们的履职更加高效,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注度相应提高,市场监管部门的形象在机构改革中得到维护和提升。 

郑静波 东台市政协副主席、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