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
仔猪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差、 抵抗力较弱、 消化功能不完善,从而造成仔猪难饲养、成活率低。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提供一个适合仔猪生长发育的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体系,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力措施。 对此笔者就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养猪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因素 1.1 饲养管理方面 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仔猪被冻死、 压死、 踩死、母猪咬死、 弱胎等,常发生于产后 1-2 周内。 (1)冻死。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 (2)压死、 踩死。仔猪出生后,行动不灵活,反应较为迟钝又怕冷,常会钻进母猪腹下或垫草中,易被一些身体较肥,行动不便或初产无护仔经验的母猪压死或踩死。 (3)饿死。母猪营养不良、母猪年龄偏大、母猪患乳房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等原因,造成产后少乳或缺乳,导致仔猪饥饿或营养不良、衰竭而死亡。 (4)咬死。 某些母性差(有恶癖)、 产前严重营养不良、 产后口渴烦躁的母猪有咬吃仔猪的现象;仔猪在寄养时,有的保姆猪会将寄养仔猪咬伤或咬死。 (5)弱胎。妊娠期母猪体质差、 母猪年龄偏大、 窝产仔数过多、 饲料营养不全或发霉变质等都会产生弱胎。弱胎仔猪出生后,往往抢不到乳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衰竭而死亡。 1.2 疫病方面 (2)哺乳母猪患病。如猪瘟,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布氏杆菌等传染病。 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2.1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 2.2 加强仔猪的护理及管理 2.2.1 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仔猪产出后饲养员立即擦干初生仔猪口腔、鼻和全身表面的粘液和污物,断脐 2-4cm并用碘酒消毒后置入保温箱内;对假死的仔猪,先清除口腔、 鼻腔内的粘液,再进行按压胸腔、 伸屈前肢、 拍打臀部、 鼻孔吹气等方法进行抢救,抢救活的仔猪应单独置于保温箱内,待其恢复好后一起混合。 2.2.2 早吃初乳,固定乳头:母猪产后 3 天内的乳汁叫初乳,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仔猪出生时没有获得先天性的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必须依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给初生仔猪,因此,仔猪出生后两小时内应吃足初乳以提高其抵抗力。 哺乳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也不同,一般是靠前几对乳头的泌乳量比后面的多。为了保证仔猪发育整齐,在分娩结束后应尽快固定乳头。其方法是:先让仔猪自由选择乳头,再根据仔猪大小、 强弱进行人为调整,弱小仔猪放在前面位置的乳头上哺乳,强壮仔猪固定在后面,调教 3-4 天后,仔猪便可固定乳头位置。如果让哺乳仔猪自己去固定乳头,会出现体重大而强壮的仔猪强占乳多的乳头,而弱小的仔猪只能吃乳少的乳头,甚至吃不上乳,最后可能形成僵猪或饿死,为此,应使哺乳仔猪尽快固定乳头吃乳。 2.2.3 做好保温防压工作: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保温是关键性措施。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1-7 日龄 34-28℃ ,8-30 日 龄 28-25℃ ,31-60 日 龄 25-23℃。主要保温措施:在保证产房舍温 25℃左右基础上,在产仔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 箱内吊 200 w离箱底面 30-40cm 左右的红外线灯,具体高度应视仔猪在箱内睡眠时的分布状态而调整。 仔猪拥挤打堆,说明温度过低,应降低保温灯高度;仔猪远离热源,零散分布,说明温度过高,应调高保温灯高度。母猪产仔后 1 周内哺乳仔猪被母猪压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母猪产后 1 周内要采取防压措施:要求饲养员昼夜值班加强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分娩床,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 2.2.4 补铁和补硒:初生仔猪体内铁的储存量很少,每 100g 母乳中含铁量不足 0.2 mg,根本满足不了初生仔猪每天铁的需要量。 如果仔猪出生后不补铁就会造成贫血,出现突然死亡、 生长缓慢以及发生白痢等现象。补铁还能提高仔猪日增重,并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仔猪出生后应及时补铁,补铁方法为:在仔猪出生后 2-3 天肌肉注射 0.1%亚硒酸钠0.5mL,30 天再注射 1 次。
2.2.5 做好寄养和并窝:在生产中出现母猪产仔数多于其有效乳头数、 母猪产仔数很少、 母猪产后少乳或无乳、 母猪产后突然死亡等情况时,应实行寄养或并窝。寄养或并窝时,两窝仔猪的产期前后相差不超过 2-3 天;寄养或并窝的仔猪最好吃上母猪的初乳后再寄养或并窝,挑选性情温顺、 护仔性强、泌乳力高、 无恶癖的母猪做继母。并窝前,用继母的乳汁或尿液涂抹在被寄养的仔猪身上,以防继母拒哺。 2.2.6 早期诱食补料:初生仔猪消化能力差。及时补料,可以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使仔猪胃肠道得到锻炼,以容纳、 消化、 利用饲料,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仔猪下痢。通常在 7 日龄开食补料,其日粮应接近母乳的营养水平。诱食方法:将开口料直接放入仔猪口内或拌成糊状涂抹在仔猪口内进行强制训练,也可在仔猪补料槽内撒上少许饲料任其自由拱食。 2.2.7 预防腹泻:仔猪易患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是仔猪红痢、 黄痢和白痢等。预防措施: (1)母猪产前 14 天、 21 天各注射大肠杆菌苗 1 毫升,可预防仔猪黄白痢。 (2)母猪产后为预防子宫炎、 乳房炎可肌肉注射青霉素 480 万单位、链霉素 200 万单位,一天两次。 (3)实行全进全出制,避免猪群之间及猪群与设备之间的交叉感染,有助于控制黄白痢等疾病。
2.2.8 适时断奶:仔猪饲养 35-42 日龄时应适时断奶。 断奶时,先把母猪调离出去,让仔猪留在原舍内饲养一段时间。仔猪断乳后的最初半个月,必须保持哺乳期的饲料种类和饲喂次数,以后逐渐改为断乳仔猪饲用的饲料和减少饲喂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