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講座|“国”字楷法——全包围字型几点关键法则

 北京老伍 2021-01-05


这个字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带四框的字都不好写。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12集:“元代女書家衛曹妙清”与“國”字。

各位网友,我们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国”字。

“国”就是国家的“国”,这个字因为是常用,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字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带四框的字都不好写,我们先用楷书写下这个字给大家看一看。


好,我们再写一遍,大家再看一看。

关键这个四框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笔画要有力量。


这样写,带框的字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外框不要太粗,如果太粗重就失去了内外之间的这个调和作用,写得就不匀称,如果把外框写得太粗里边写得很细,显得有点过于的皮重,就是皮太厚,我们给大家写一个这样的错误的东西。


这就太重,里边不可能再重,太重这个字整个就分量太过了,于是就写成了这样的字,显得里边很轻,这个字就太笨重。当然外框需要轻一点,我们所说的轻是指的它的笔画的稍稍细一点,但是力度一定要加强,力度没有,这个字整个的骨架就立不起来。

所以楷书关键是这个骨架一定要挺拔,要立得住,所以写得时候不需要太粗,但是却是需要有一定的力度。


一定要中锋下笔,这种地方,所谓中锋下笔就是这样,这个笔尖始终在中锋往下引形,注意看,笔尖在中锋往下走,如果这个字只要一偏斜,这样,就要不得了。

所以关于这个框的这个写法,还必须反复的向大家说,至于上边衔接的时候究竟封不封口,并不十分重要,留一点缝隙也没有关系。

比如这个地方留了一点缝隙,这个里边也可以写个“口”字,也可以这样写。下端是不是一定要封口呢?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严格地讲,上下都应该封上,因为它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是全包围型的这么一个字,上下都应该封上,但是说是留一点口也都无所谓,因为不影响认读,也没有和文字学的那个规定发生冲突,我们再来看一遍。

这个竖笔,大家注意宁可往外边写一点,往外边敞开一点,不要再向里边斜,再向里边斜的话这个字就没有韵味了。我们写完大家再看。


注意这一笔,一定要有力量,就像个小铁棍、小钢棍一样,写下来之后是一个棍状的,不能是个片状的,因为中锋运笔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人写楷书写不好,就是对中锋运笔在点画上还没有理解到,或者功夫还不到。

至于这个,先写这一撇还是先写上面这一点这不重要,笔顺在这点可以自由选择,是先写一点再写一撇也可以,写完一撇再写一点也可以,但是我习惯于先写上面这一点再写撇,因为从上到下写得比较顺连。

我们再写一遍。

这一点稍稍地有一点就背式的,背式就是不是完全直着的,它有一点这个式样的,往外围这么斜,右边这一竖笔,注意看,有点往里边抠往外边斜,我夸张了一点,有点这个样子。所以写起来的时候它才看着稳定,如果直上直下的,显得就没有韵味了。


再看,稍稍的向外边,取一点背式,这整个封上也没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应该从严格的工楷来讲,这个字上下都应该封口,封紧了它,并不是说笔画太笨重,但是应该封紧它,严格讲是这样。

但是我们在这个书写过程当中有时候有一点随意性,我看到欧阳询和其他的一些个写工楷的人多数是上下都封紧了。有时候下方留一点空隙,有时候上面留一点空隙也未尝不可。

我一定提醒大家,写这个全方围的这个全包围的这种字型,一定要还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写太大了,因为带框的字本身就容易给人感到这个字型大,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个问题,如果你再写大了一点,这个字就显得非常笨重。

所以,第一要注意外框写得不要太粗,但是应该有力量,第二是这个框,带四框的字尽量不要写太大,因为举这个“国”字的字例,很多的字都是如此,都是这一个类型的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示范“国”字行书技法 】

相关内容:

现代学书人,没有真正手熟者 044

孫過庭:心不厭精,手不厭熟 058

为什么说写字要先写“死” 084

(链接可点击;回复红色数字,即可阅读当集详文。)

【歡迎轉載,請联系管理员获取授权】

临习参考


汉钟繇楷书《宣示表》之“国”字


晋王羲之楷书《黄庭经》之“国”字


唐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之“国”字


唐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之“国”字


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之“国”字


汉隶书《曹全碑》之“国”字


秦李斯小篆唐人摹刻《峄山刻石》之“国”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


系统讲述,正统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