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

 老刘tdrhg 2016-08-15

摘要: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商业语言、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本文从匾额的历史文化的起源谈起,通过历史的变迁来反应匾额所承载的传统元素。

关键词:匾额 书法 印章 时代文化

1.起源期: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匾额的起源时间——根据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早出现匾额是汉高祖六年(即公元前20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匾额。另据《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六·书一》“韦诞: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诸书并善,题署尤精。”《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七》“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 这两段记载,反映了在魏晋时期,王公贵族开始热衷于在宫殿城楼之上题写匾额,而且十分重视匾文的书法,具请当时的书法大家来题写。唐代颜真卿在《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一文中,讨论了碑额题写书法的要点,可见无论是朝廷还是书法家,对匾文书法已愈加的重视。到了唐代匾额得到大的发展,匾额正式进入了中国文化的中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甚至化身。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

xml:namespace>1.1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

2.兴盛期:匾额在宋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不仅是规模的使用,而且还有人们对于匾额的重视,纷纷对于匾额的研究。《邵氏闻见录 卷第一》 :“帝一日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宋代皇帝对门额题字的内容是何等的关注,甚至要理清一字之差。《桯史 卷十 刘蕴古》:“初吴山有伍员祠,瞰阛阓(huánhuì街道),都人敬事之,有富民捐赀为匾额,金碧甚侈。”这则记载可见当时民间捐匾之情,送匾之事已不出奇。宋代,我们发现匾额最大的门类之一即商匾已使用得较为广泛。《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医药铺,除了门首所悬挂“赵太丞家”的医药铺字号横匾外,尚有四块竖匾,分别写有“大理中丸养胃丸”、“治酒所伤良方集香丸”、“五劳七伤回春丸”、“赵太丞统理妇儿科”等字样,使人们对该医药铺的特点一目了然。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

2.1《清明上河图》赵太丞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匾额从宋代已经官方走向民间,并且更加完备,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3.平稳期:平稳并非无所为,其实暗流涌动。在宋代的完备的基础上,明清将牌匾文化发扬光大,将牌匾推向最高潮。不管是达官贵族,平头百姓;文豪骚客,抑或布衣农者都对匾额深深扎根于心中。比如,回过头看当时的时代。大到宫庙殿宇,小到商铺字号,都会在落成的时候挂一块独特的匾额,以此来为建筑增辉,讨个好彩头。这时候的匾额绝不是随便找人写的,必定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书法出众的名士来操笔。这点也是区别于宋代的,而且有了更多的讲究,比如匾额的内容要用寥寥数字巧妙的表达出最典型的特点,而且还要兼顾吉祥,红火的意思。由此可看出小小的匾额其价值所在。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

3.1同仁堂的招牌匾额

如上图,是同仁堂的招牌匾额,两旁是副匾。招牌匾额是由启功题写,副匾左面的内容是“灵兰秘授”即是指同仁堂的医药理论、资料和方书等都是从黄帝的灵台和兰室秘密传授而来的;副匾右面琼藻新栽”意即同仁堂的药都是最珍贵、最新鲜的。从上面同仁堂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于匾额的重视。匾额在则店在、庙在、堂在,匾额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化身。所以人们即使建筑毁了,匾额一定要保存住。匾额就是火苗,就是人的气。只要匾额在,就有气在,就能东山再起。

4.传承期:时间来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另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随着新文化的传入,为中华文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新的思潮。从匾额上的表现就是在制作方法,匾额正文不再是封建主义式的仁义道德,吉祥如意等等老套的内容。民国时期的匾额当然要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来书写,或军官,或军阀等等。前朝人的匾额已经成为文物,供人敬仰。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4.1王士序题写的瑞蚨祥的匾

现在存世的老字号多为清末,民国初的,有些还在勉强支持,有的已经剩个空架子,能留下来的(30%)已经声名远播。老字号一定有自己的宝,其中有一个宝就是匾额。和古时一样,匾额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匾额中的中国文化

4.2郑孝胥所题“交通银行”

细细的分析这时匾额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从斋堂雅号到官府门第,从修身立志到旌表贺颂,匾额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总结,匾额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4.1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江楼”等。

4.2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4.3歌功颂德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4.4绘景抒情的题词——如“清风肃来”“山清水秀”“春和景明”等;

4.5述志兴怀的题词——如“天道酬勤”“与时俱进”“天下为公”等;

4.6庆典开张的题词——如“大展鸿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匾额起步于两汉,发展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5.总结:“匾额作为一种象征,浓缩的是我们的前辈对于生命的美好愿望,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敬畏、乐观的精神。这点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气,气就是一种精神,一股劲头。有这股劲头就能勇往直前,鸿运当头。这就是传统文化。

而匾额也正是这股气,不服输,不屈服的气。

xml:namespac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