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没有死路的芬兰教育

 Sophia胥 2016-08-15


2016年8月,有幸与北京丰台教育同仁,出席'第二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之后,对芬兰人口仅500多万的小国,能办让人刮目相看的教育更加神往,渴望实地看看芬兰的学校,验证是否如其所是,询问了活动的主办方'中芬教育协会'(FICEA),能否参观一所示范校,最好选择一所典型教育改革成功的学校,最能体现芬兰教育先进理念的学校。然而协会工作人员答复说:在芬兰,几乎任何一个学校都差别不大,没有所谓特别好的示范校,也没有特别差的三流学校。



何石明   北京丰台二中校长


我们去了中等城市坦佩雷的一所小学,学生刚刚放了七个星期的暑假,正好赶上今天开学。我们一进入校园,大跌眼镜,满世界活蹦乱跳的孩子们,攀爬的、滚翻的、踢球的、做游戏的、奔跑的……,好热闹,也都不着校服,老师只是远远看着,却不加限制,有的项目玩得让我们这些中国校长心惊肉跳:一群只有几岁的男生女生,攀上好几米高的设施上,迅速滑下,也没有任何保护,下面水泥地面,却自由自在,乐在其中。妈呀,万一摔下来,不知道荷芬兰的家长会怎样与校方理论,呵呵,不知不觉我已经一身的汗。


学校有500多名学生,校长像位物业主管,拥有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学校的所有屋子的门。她热情带大家参观校园,一一介绍年级课程、教师与学生状况,90多名老师,各有自己的教室,工作办公都在此,每周工作30小时左右,干劲十足。芬兰的教师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有专门的测试才能当老师,教师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学校设备比较齐全,教室、换衣间、实验室、图书馆、休闲厅一应俱全,还有木工、电工、家政、运动、美术等专业教室,设施先进而实用。


  学校有一处很特别的地方,让人心动,就是专门为残疾学生准备的一间教室,一名专业教师主管,共有6名残疾学生在此学习。除了康复室、休息室,还有为这些学生准备的个性化设备,比如特殊的座椅、支撑行走不便同学的活动设备等,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老师,让身体不便学生享受这里的学习生活。


  我们看到一名双腿致残的漂亮女孩,课间与大家一起玩,高兴地与我们打招呼,似乎没有看到她的特别,更没有读出她的自卑感,仅此,芬兰的教育平等真是让人叹服,的确,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就近入学,'最好'的学生与'最差'的学生被同样对待,难怪人们说,'平等'是芬兰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词。


  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规定每年190个教学日,每天在校时间为4-7小时,学生作业量不多,学生无需上课外辅导班,小学没有什么考试,学校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没有太多家庭作业,小学完全没有任何评估或成绩。到了中学,除了16岁时必须参加一项考试外,再无其它强制性标准化考试,而全国只有2%的学生需要补考,而且学生升学压力不大。


  2016年,芬兰获得全球文化程度最高国家的殊荣,调查显示,芬兰成年人的读写能力、数学能力、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芬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北欧国家,人口虽少,却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的现代经济以科技、电信、消费电子产品、林产品、游戏业和金属工业为主,人力资本指数全球第一,这些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芬兰的教育改革成功。


  科学的教育项层设计和较高的教育投入是芬兰教育成功的前提,打造了全球最高效的教育体系,国家约6%的GDP投入教育,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免费,学生还免费在学校用餐。


  另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改革实践,让芬兰教育发展迅猛,平等的教育理论体现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和学生身上,学校硬件与软件水平差异不大,各校师资同样优秀,学生之间也不必攀比。


  芬兰教育将持续发展和创新政策、最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案、高素质教师团队、个性化学习以及基于整体学习全部融为一体,确保学生爱学习,不至于课业过重,芬兰的辍学率相当低,基础教育仅为0.3%。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课程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成长,芬兰教育让孩子们学习轻松愉快,没有给孩子成长设置一条死路。


  经历这次中芬教育论坛,增强了我们对国内教育的信心,中外教育本质相通,取长补短,融汇贯通,我们也在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减轻负担,提高品质,中国的教育改革前景一定光明。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