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这事儿,你该怎么理性看待? | 壹读精选

 树悲风 2016-08-15



从周六凌晨开始,整个周末壹读君都被宝宝离婚的新闻刷屏着。“王宝强离婚大战的爆料刷屏”“因为她嫁给王宝强,不是嫁给爱情”“这王宝强闹啥子?儿也有了,女也有了,离什么婚?”


一夜间,好像大家都变成了王宝强的妈妈,关心着儿子的婚姻大事。更有甚者,继十万八千次明星离婚之后,表示再一次不相信爱情了。


各路粉丝和媒体从八卦娱乐、法律、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宝宝离婚的消息,然而,在这纷乱繁杂的信息中,在事实从缺的情况下,应该相信什么?


作为一个局外人,应该怎么去获取客观的信息,理性地做出理解和判断?壹读特约君今天来说一说。



最近这段时间,许多爱国公共议题被反复提起:


霍顿骂孙杨事件,加拿大解说员事件,游泳队药检阳性事件……


就算你不刻意关注,你应该也会在各大平台(或者朋友圈)见到过相关的评述和论战。包括之前写过的《你所看到的,都是媒体希望你看到的》


不过我今天不打算讲这些。


这篇文章准备谈的,是这个问题:


当你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些浩如烟海、各执一词的争论和信息,你该如何尽可能地保持理性,获得最客观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客观的。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客观。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花5k,买了一个手机,嗯,你很高兴。这时你一个朋友知道了,对你说,啊,你怎么花了这么多钱,某某网站上只要4k,还可以分期,免息!你真是买亏了。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会不会觉得“自己真的买亏了,都怪自己买之前没有做好调查”?




不会。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家网站靠谱吗?上面卖的手机是不是翻新的?质量有保障吗?不能保修吧?不是正规渠道来的吧?

 

这就是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效应:“合理化”。

 

当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发现了新的事实,表明这件事情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会倾向于“否认这个新的事实”,从而证明“我们没有做错”。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合理化呢?因为,人有一个最本质的缺陷:我们很难接受“我们错了”这个事实。

 

当我们“认知”到一件事情是错的,但我们实际上又做了这件事情,我们就会陷入一种矛盾:我做了错事,怎么办?

 

这个时候,解决方式只有两种:要么认为“这件事并不是错的”;要么自己不去做这件事。显然,后者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只能告诉自己,一定是新的论据有问题,我们并没有做错。

 

这种矛盾,心理学称为“认知失调”。为了解决认知失调,我们发展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法。 

 



“认知失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我们看到、记住、并且接受的东西,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早已认同的东西。

 

简单来说,如果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对立的两个观点,而你本身持的是其中一个观点(暂且称为观点A),那么,你就会发现:支持观点A的文章好多啊,并且说得都很有道理;反而支持观点B的文章不但很少,而且也没法令人信服。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支持观点A和观点B的文章可能是一样多的,观点也一样有力,只是因为你先入为主地进行了筛选,把所有不利于你立场的观点都排斥在外,一律不去接受而已。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年P2P大火的时候,也跟进买了一些,据说年化收益15%——实际上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长期稳定年化15%收益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平台只是靠着资本在硬撑着,一旦出了什么漏子,资金追不回来,就是卷款潜逃的结果。

 

类似这样的文章和新闻报道,网上连篇累牍,但是我们劝这位朋友的时候,他都听不进去。他固执地认为,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有风险,网上的负面评价是过分妖魔化了。

 

他甚至拿出很多的材料,来向我们列举平台的资质、可靠性,说明这种新兴理财方式的优点,等等。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互联网泡沫紧缩,P2P倒了一大批。他有没有被波及不得而知,好在投进去的钱也不多。

 

这位朋友糊涂吗?一点也不。他是985的本科+硕士生,在500强名企工作,智商绝对不低。但是对于这些稍微了解一下行业情况,学习一点基础知识,就能辨别出来的东西,他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和排斥。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只会接受我们早已认同的东西,并且不断地加深这种认同。

 

这种情况,心理学称为「动机性推理」。

 

“动机性推理”和正常“推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常的推理,是从一个前提出发,经过不断的逻辑分析和事实论证,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而“动机性推理”,则是从结论出发,努力去寻找各种能够证明结论的材料,来强调结论的正确性。

 

它一般包括3个部分:

 

首先是“预设立场”。也就是说,你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有着非常强烈的倾向;

 

其次是“证实偏见”。在“预设立场”的情况下,你会更容易发现和接受与原有立场相同的证据。

 

最后是“合理化”。对于与原有立场相悖的证据,你会扭曲对它的理解,来加深和强化原有的立场。

 

这里不谈具体立场,只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当你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观点时——比如“加拿大佬骂人,为他辩解就是洗地”、“全世界运动员都吃药,只是中国被查出来而已”——诸如此类,你是能够一碗水端平,好好对比、思考它们的论点和论证,还是只愿意看自己认同的部分,而对相反的内容不屑一顾呢?

 

有段时间,美国盛行一种“登月骗局论”,很多人持着这样的阴谋论:美国登月是一场骗局,是好莱坞做的,目的是为了向全世界表功。他们为此煞有介事地找出了许多证据,比如国旗在月球上迎风飘扬啦,照片上看见疑似道具绳索的倒影啦,太空中看不到星星啦,宇航员的动作不符合物理规律啦……诸如此类。




尽管时隔几十年,学界早已公认,登月确凿无误,他们指出的所谓“证据”也都可以解释,但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美国欺骗了全世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合理化”和“动机性推理”呢?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自己抱有的观点进行反思。

 

永远不要觉得任何一个观点是“理所当然”的,一定要时刻保持审视的态度去质问:


它真的是这样吗?

是否有例外情况?

是否牵涉利益相关?

是否诉诸常识、大众、权威?

是否不够全面、严谨、完整?


等等......

 

不要100%相信任何一个观点。有句话说得很好:小孩子才问对错,大人只看利益。

 

如果你一直秉承着“对错”的观念去思考问题,那几乎可以肯定,100%是会碰壁的。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另一个方法,就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接触相反的观点和论证。

 

当然,这里要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主动地去接受相反观点。不要对它们抱有成见,而是要想:它们这样说有没有道理?跟我原有的观点相比,优点在哪,缺点在哪,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哪些不同?

 

只有能够容纳两种极端不同观点的内心,才是强大的内心。

 

同样,只有经历过迷茫、困惑、质疑、再质疑、自我推翻,才能成就真正严谨、缜密的思考。

 

所以,在壹读君看来,宝宝这件事,在没后更多的事实出来之前,也别再说什么宝宝不哭,宝宝受委屈了。


再说,这事儿关你啥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