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项财务异常易招税务局查账(7-11项)

 limin911 2016-08-16


 ------------------------------------

    接上次的主题讨论。上次是1-6项,今天是7-11项。

 

  七、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计算公式: 

  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 

  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

 

  问题指向: 

  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

 

  预警值: 

  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及征管范围界定情况,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审核企业明细分类账簿,重点核实“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在建工程”等明细账,并与主营业务收入、应纳税金明细核对,审核有无将收入长期挂往来账、少计销项税额以及多抵进项税等问题;审核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税额申报抵扣的情况。

 

  八、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

 

  计算公式: 

  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 

  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主营业务成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 

  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预警值: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

 

  问题指向: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或设备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

 

  九、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 

  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 

  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问题指向: 

  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

 

  预警值: 

  1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科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控制额超过预警值,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地查看其库存,如果库存已没有,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情况,如果有库存,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

 

  十、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

 

  计算公式: 

  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问题指向: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

 

  预警值: 

  检查重点:检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对这些科目的详细业务内容进行询问;对企业销售时间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进行确认,并要求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检查纳税人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并判断其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增送等问题,检查企业采购的渠道及履约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冲减进行税额;对企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挤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以判断有关财务费用是否资本化,同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

 

  十一、纳税人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计算公式: 

  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上期存货周转率-1 

  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问题指向: 

  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