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后宫宫女级别待遇及升降制度有哪些?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16

清朝的后宫同辈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其次为妃(三姨太,四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常在(六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最后为宫女。

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二十五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时期宫女的平均数目,在清朝最少,为两千以下。在这方面,清朝比起来最有“仁政”。因为,比起唐玄宗的四万宫女来,当然是“仁政”。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婢做夫人,要慢慢来。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例如宣宗道光皇帝的和妃,就是由宫女科班出身的;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就是由秀女一做便是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候生了儿子(后来的穆宗同治皇帝),皇帝一高兴便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大家称为懿贵妃)。

除宫女以外,其他的都是皇帝正式的姨太太,永远不能脱离宫廷。她们中间,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就分配房屋给她们一起住。宫女名额按地位来分,一般情形是:皇后分到宫女十人,皇贵妃、贵妃分到宫女八人,妃嫔分到宫女六人,贵人分到宫女四人,常在分到宫女三人,答应分到宫女二人。

女子进宫以后,通例就不准再回娘家了;要回娘家,得经过特例恩准。清朝慈禧太后年轻时候,当秀女选进宫去,为文宗咸丰皇帝生下男孩。皇帝高兴之余,才“特恩赐”她回娘家几小时,大家认为这是“旷典”。人不能回家,家人能做到来宫里探望,就很不错;家人到宫里来,能在皇宫附近下轿的,更是殊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