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桂林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名气很大,是一条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真正始建于清初的1674年。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演讲过的地方,曾居住过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曾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成百上千的总统、总理、首相、部长在这里流连过,克林顿、尼克松、基辛格、撒切尔夫人、胡志明、西哈努克等等,不一而足,均来游览过。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乘车到达西街口,首先放眼望去,人流如潮。缓步进入西街,感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与其它地方的民俗风情古街风格略有不同。这里有众多的饭店、酒吧、网吧、工艺品店和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为中西合璧,各出奇招,吸引眼球。 街口附近有一家饭店,名曰:大师傅啤酒鱼,招牌上特别注明中央一台《天天饮食》推荐,来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在西街的街头,还看到了很多艺术家,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艺术变成了商品,在体恤上现场作画,用腊现场给游客雕像,看着自己的形象很快被扮成一个蜡像,很得游客的好感,里三层外三层的被人包围着。
这里大多数店,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看店名招牌,不知所云,不知其究竟做的是啥买卖,只有走进店里才明白。譬如,卖彩色丝巾的工艺品店,名叫“北京故事”;土特产超市名叫“顶好老铺”(别人还以为是饭店呢);卖挂件工艺品的店铺,名曰“娜拉玛”;而这家卖手工艺品和灯饰的店铺则叫“遇见阳朔”;卖香水等女人用品的店名叫“上海女人”等等; 只有卖手工银饰的店铺和这家手工绣花鞋店,分别命名为“无双工坊”、“履姿”比较好懂一些。就连小吃摊点的名称也绝不落入俗套。请看这个卖油煎豆腐的叫“阳朔一绝”,卖酥糖的自称“天下第一锤”;街边还有一家卖多种小吃的招牌竟是“唯我最早,别与我争”!酒吧店名有“天涯”、“遇见”、“寄给未来”等等。每个店名都有外语招牌。 能令你惊奇的是,工艺店、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阳朔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这里洋人很多,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洋人们在阳朔西街悠然自得,如同在自己家乡的庭院里或街道上一样,西街的本地人便也悠悠然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你徜徉其中,还以为自己出国了呢!阳朔西街不长,也就800米左右,如果快速步行,要不了十分钟。我们花了一个小时,认真游览了一遍。 漫步西街,仔细品味,发现酒吧与商店门口现代化的装潢十分好看,名字也都很有特色,但突然我们有了到了北京、深圳和广州的感觉,到了一个大都市……面对这些大城市才有的景观,我有点迷茫,我们千里迢迢从城市来到这里,到底是寻求什么呢?人们都说阳朔是广州和深圳的后花园,人们到这里,就是想寻找一种不同于大城市的感觉,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如果当阳朔的一切都与大城市接轨,一切变得与我们的生活的城市是那么的相似,我想它也会像云南丽江古城一样,它的魅力也许正在慢慢褪去…… 因晚上要去观看《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匆忙离去,未能欣赏阳朔西街夜晚热闹的景象,有点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