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鲁克:没有高绩效和浪费资源的管理者是不道德

 刘真合 2016-08-16




  • 从本质上说,德鲁克对企业的目的的定义是利他性,但企业要生存,如果不赚钱又怎么去利他?对于这个问题,德鲁克怎么看?


邵明路:德鲁克认为,赚钱是企业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以后的副产品,是结果而不是目的。或者说,赚钱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成果,不是衡量企业是否创造价值的唯一成果。企业要生存,一定要有经济上的回报,要有利润,要有资本再投入,但如果只是为了盈利而去做企业,那有可能虽然赚到了钱,但是却根本没有创造出价值。


比如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他用他的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投机工具,赚到了很多钱,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还写了一本书叫《金融炼金术》。但是他创造价值了吗?没有。他是把别人创造出来的财富,用财务的技巧转移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企业也一样,企业可能赚到了钱,可能会生存一段时间,但同时可能没有创造价值,因为他违背了企业的目的。德鲁克管理学的根本就在于此,他不会教你怎样成功地生存和怎样发财,不会教你怎么成为著名的管理者,怎样成为与人瞩目的,有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和企业家。他是教人怎样使你的工作更进一步,怎样使你的人生具有意义。这个有意义一定建筑在创造价值和创造福利给他人的基础之上,这是德鲁克管理学跟其他管理学不一样的地方。


现在的流行文化概念里,特别是在中国,通常认为管理学就是成功学。大家热衷于追捧那些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企业家,认为只要他是成功的,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值得仿效的,跟他学就是在学管理。当然,不是说成功不值得学,但是要研究成功者的行为。这个成功者有可能是创造了价值的,但也有可能他的某些行为是破坏和转移价值的,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你有没有正确的管理观念和管理原则。


我们有一个很著名、很成功的购物网站,融了很多资、赚了很多钱。它作为一个交易和支付平台,降低了人们创业、开店的门槛和成本,使一些小本经营变得更加容易,购物也变得更加轻松和具有更广泛的选择性,从这一点上看,这个企业,或者说这个企业家和他的平台创造了价值。但是另一方面,有数据统计,这个网上交易平台上的商品,有超过50%是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的、冒牌的或者是次品,甚至有一些商品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有人质疑这个平台企业的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何在?而他本人或者还有很多人持有一种事不关已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只是修了路,而违反交通规则并不是路的责任。


这个理由也许可以理解,但是因为成功人士的所作所为是要产生社会影响的,会有人仿效。索罗斯就有一批仿效者,但是他们造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导致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啸。


关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初是因为银行要做生意,要收取高利息,所以把款贷给了一些没有信用和还款能力的小业主。他们学会了索罗斯的智慧,打包设计了一款款金融产品卖给大众,从而使这些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们并没有创造价值,仅仅是使用了财务的的技巧,巧妙地把别人已经创造的财富转移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有人质问索罗斯,说你的做法造成了很多恶果,是存在道德伦理问题的,但索罗斯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股票、证券、衍生工具的交易市场本身就有投机的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样的机制去进行财富的转移。他认为交易行为是中性的,是没有道德取向的。


在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者,一方面他们的某些行为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一些行为与此相冲突,或者存在前后不一致的行为。一个企业,今天可以这么做,明天可以那么做;在这个环境下这么做,在另外的环境下,他可能会背离自己最初的宗旨。如果企业家都处于这种状态,那么他们对社会创造的价值最终可能会被自己造成的恶果破坏掉


我们不能既教人学好也能教人学坏,所以德鲁克讲什么叫领导力,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质,把他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成就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在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到底是要提升自己和追随者的境界,还是大家共同堕落,这是德鲁克管理学所坚持的,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承诺。一个人正直与否是骗不了人,所以当德鲁克讲到道德问题,讲到正直的重要性的时候说,一个管理者如果容忍那些没有绩效表现和浪费资源的管理者是不道德的。在德鲁克认为,一定要树立高绩效标准,而且他认为,提升生产力的空间是永远存在的。同样,资源投入的提升会带来产出的回报,这是一个无限的,可以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这个过程,他的工具就是创新,就是去发现新的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或者市场空白,然后把资源投入进去。那么这些思想,在他的管理学里,绩效精神、企业的目的是与众不同的。

那么,什么是领导力?德鲁克认为,领导力最重要的不是领导的魅力,不是能够吸引他人的追随,虽然领导力的定义之一是有人跟随。领导力的核心是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去,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说,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没有选择,或者是领导,或者是误导。


在全球的商界政界,有很多伟大的领导人物,最后发现,其实都是误导,并不是真正的“领导”。领导力一定不是中性的定义,不能靠忽悠,靠所谓的信念号召很多人追随他。比如讲市场营销,历史上最成功的市场营销者就是希特勒和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他们不但忽悠了全体德国人,甚至努力让全世界的人去认同纳粹精神。戈培尔曾经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今天还有人利用这一条,唯意志论是只要这个人特别的坚定,通过自己的意志吸引他人、说服他人、操纵与控制人民,就会让很多人自以为看到了“希望”。于是通过洗脑式的“营销”手段,在全民狂热的状态下,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的邪恶本质,这不能不说是成功的营销。而这样的领导力模型,与德鲁克管理学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我们说,虽然管理学也追求成功,但它不是成功学,它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是意义。成功是有意义的,是创造价值的成功,是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成功。管理学也不是生存学,只要企业能活下去,只要员工有工作做,这不是成功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