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强:影响我个人成长的 5 个方法

 格物方可致知 2016-08-16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账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 42 次分享,分享者是顾强。

顾强

70 后,1999 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保险行业的软件开发工作,对保险行业的软件架构、技术管理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 “私密” 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 “收费社群” 的子按钮 “共同成长” ……

请注意:共同成长社区已停止接受直接加入,请参阅这篇文章。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几年特别是去年加入到共同成长社群后对我个人成长影响较大的5个方法:

写作 - 最好的自我成长的方式;

单聊 - 最高效的社交方式;

行动 - 再晚都来得及;

英语 - 了解世界的钥匙;

分解 - 让我们尽快开始。

一、写作 - 最好的自我成长方式

2014 年 1 月我就开了微信公众号,并发了一篇题目为《2014 年准备写一些东西》的短文,表达一下决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二篇文章等到 2015 年 12 月 19 日加入共同成长社群才重新开始。

在没有外界的触动和发自内心觉醒,要坚持一件事情其实是挺难的。

开始写文章了才知道,想要写一篇阅读顺畅、对别人有帮助有启发的文章是一件不怎么容易的事情。

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加入共同成长社群开始,在写作上一点心得体会。

为什么开始写作?

如何组织文字?

写作后的几点感悟

首先说一下对我写作影响较大的共同成长社群的两次分享:

2016 年 1 月 19 日霍炬老师的《我的公众号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

2016 年 2 月 2 日师北宸老师的《过去五年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概念和两个行动》

1、为什么开始写作?

师北宸在分享中提到,一些企业的老员工,职业发展遇到瓶颈,问师老师有没有好的突破的方式?师老师建议,你就记写吧,把积累的经验总结等等全部写出来。我也是受了师老师的这点启发,逐步梳理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工作感悟,形成文字。同时通过接收到读者的正反馈,我才坚持了下来。

2、如何组织文字?

霍炬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的以下两点,对我帮助较大。

新手可以参考阑夕老师微信公众号“几点看法”系列来组织文字;

文章阅读起来要有节奏感。

阑夕老师微信公众号“几点看法”系列文章,每篇都是按照 1-10 的序列来组织。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这个建议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不纠结如何来组织文字,而专注于思考,把想表达的内容想清楚后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表达出来即可。

对于文章的节奏感,也就是最好能给做到让读者一口气读完,这个其实是需要很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我现在能给做到的就是写完后反复的阅读,调整语句的表达方式,比如把长句修改为短句,去掉多余的不必要的“的、地、了”等助词,去掉影响文章阅读流畅度的冗余的不想干的文字等等。

3、写作后的几点感悟

要有感而发,对读者有启发;

写作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阅读是写作灵感的源泉。

写文章就是把我们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文字的方式写出来,本质上是类似跟读者的一次交谈,因此,提炼观点、组织文字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我要沟通的内容对别人是否有价值。

写文章可以让你平时积累的经验、方法论通过文字的方式传播到原本可能跟你没有交集的人群,一次写作可以跟很多人产生链接,确实是一种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开始写作后经常有读者给我留言、打赏表达共鸣与感谢,对于刚开始写作的我来说,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也是激励自己坚持写下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写作的题材(灵感)往往需要外部一些刺激,这种刺激一般有阅读、旅游、聊天。最简单的方式就阅读,我的经验是,经常在阅读中会蹦出好的写作的话题。有了写作的话题,为了完成一篇文章,我们又需要按照主题来阅读更多的文字。我经常跟朋友说,一旦你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一定是你的阅读量不够。

二、单聊 - 最高效的社交方式

最近 3 年我最大的改变之一,从喜欢参加各种技术大会、各种微信群,到喜欢跟志趣想投朋友一对一聊天。

现在在线学习的资源太丰富了,如果真是要学习什么内容,在线学习足够了。各种牛逼哄哄的技术大会、论坛能带个我们的都是虚假的繁荣,最多给你的是一些聊天的谈资,比如淘宝用了什么高级的技术架构,我认识了某个技术大牛,他说了什么什么观点等等。

一对一的深度的沟通,通过相互思想的碰撞,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来聊,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具体的细节,而往往技术大会上分享的都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内容,对自己没有直接帮助。

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别人愿意与我深入聊天的人,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新的观点新的价值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总结。

三、行动 - 再晚都不迟

笑来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

你就去做吧,再晚都不迟。

我想就这个话题分享自己的这两年的收获。

1、学习的心态很重要

我听了李笑来老师“坐享”分享后,就开始尝试,从开始的5分钟后,到现在 10 分钟,虽然到现在还不算入门,但是我很享受这 10 分钟,也能感受到坐享后的精力更加充沛。

我记得有一个读者在一篇笑来老师讲坐享经验分享的文章中,质疑所谓的收获是不是一种个人假想,而非事实的真相。笑来老师简单的回复说:

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我认为要获得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前提,对新的事物、新的知识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有的时候真的试试就知道了。

我观察身边的同事,一些工作中需要也很容易掌握的内容,就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心态、学习的意愿,不愿意行动,导致工作绩效低下,个人职业发展受阻。

2、行动

有了意愿后,最重要的就是行动了。我们现实生活总是压力比较大,自己想做的事情,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顾虑和理由来放弃。

举一个锻炼的例子。我们从事 IT 工作,工作强度比较大,经常加班。很多同事抱怨想锻炼,但是没有时间。大概在 1 年多前,我跟同事分享了一个最简单的锻炼方式,做俯卧撑,但是即使最简单的锻炼方式也没有人愿意尝试。

我自己坚持早晚各作一组俯卧撑,已经有快 3 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一组 15 个,到现在的 65 个,做一组俯卧撑只需要 1 分钟不到的时间,但是时间的积累会产生明显的变化。现在我的体重保持的不错,也有了不错的胸肌。因此,只要我们自己有意愿,再小的行动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再说说自己学游泳的事情,小时候我只学会了狗刨式游泳。一直觉得游泳是个不错的体育锻炼方式,于是在两年多前儿子学习游泳的同时,自己也请了游泳叫来学习游泳。在教练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游泳,并一直坚持游泳健身。

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身边的人跟你说,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学什么学?自己心里不免会有一些心里负担。我学习游泳的案例说明,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了,想清楚了就行动,再晚都不迟,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四、英语 - 了解世界的钥匙

我一直比较愧疚的自己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到快 40 岁的中年人,连一门英语都没有掌握,就连看看技术文章也有点磕磕绊绊。

我一直想学好英语,也是通过《人人都能用英语》这本电子书了解到李笑来老师的。

英语用就行了。

这是笑来老师跟给我在英语学习上最大的帮助,帮助我改变了学习好再来用的错误观念。

今年我已经完成了第一本英语原版书籍的阅读《The Leadership Pipeline》,正在看第二本儿童教育方面的书《10 Days to less Defiant Child》。

当我真正下定决心去啃原版的书后,发现看原版书远比翻译书看起来过瘾,有了 kindle 在线字典的帮助,也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大的障碍。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既能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又能第一时间学习到国外优秀的方法论,真是一举两得。

自从开始用英语之后,我对英文的内容不再害怕。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到维基百科里面查询一下一些概念的准确定义。现在维基百科成为我最好的按照主题学习的工具,通过维基百科可以链接到很多真正有效的信息页面。就拿图书评论来说,感觉国外读者对于一本书的评论比国内要专业的多,这可能跟翻译质量的太差不无关系。

维基百科用多了,感觉自己也变聪明了。

英语世界远比我想象的精彩得多,人人都能用英语,我也希望自己越用越熟练。

五、分解 - 让我们尽快开始

所谓的任务分解就是把一个大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的进行细分,形成各个子任务、子目标。

1、工作中任务的分解

在工作中一个大的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角色的配合,比如我从事的软件开发,要完成一个软件产品或者一个功能的上线,需要涉及用户提需求、BA 做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开发、测试人员测试、运维人员发布和线上支持等多个子任务,我们在任务开始之前,就需要细分交付环节的每个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内容、交付物、交付时间、责任人、验收标准等信息。

工作中这类大的任务分解,我们用一种称为动作分解表的文档来加以记录跟踪。

2、焦虑情绪

在生活中,我经常会出现焦虑情绪,哪怕对于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也要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手。我分析了一下,焦虑、拖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头绪、对任务完成没有信心。

比如,写一篇长一点文章、准备一个演讲材料、啃一本英文书籍这类相对复杂的任务,往往一拖再拖。对于写文章,我们可以先思考文章的主要想表达的内容,罗列文章大纲,然后再根据大纲收集相关的素材。对于阅读英文书籍,可以把制定出每天固定阅读多少章节等。

对这类个人任务的动作分解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理清头绪,克服畏惧心理,尽快开始起来。我的经验是,这些任务只要开始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想象中的困难可能并不存在,我们只是缺一个开始。

以上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