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因为工作的繁忙而不能按时进餐,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又或者是为了节约时间,选择吃快餐,稍微空闲,又暴饮暴食,如此一来,诸多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很多朋友饱受胃病的折磨。如何消除胃病的折磨?看中医治胃病的秘诀,一步到“胃”! 胃病的常见症状: 1、疼痛 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2、胀气 这也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排出,从而导致胀气。 3、食胀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 4、舌淡无味 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5、恶心呕吐 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胃病的养生保健 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胃病的养生保健,吃得太快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胃部肌肉容易疲劳,胃动力下降,这样胃部更容易受伤,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充分的咀嚼,不要贪快,让食物尽可能的在嘴巴里变细,吞咽下去的时候也可以减轻胃部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增多,唾液分泌也多,对胃粘膜有保护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胃病的养生保健,进餐要准时,要科学,食物要以清淡,软烂为主,要好好吃饭,不要因为赶时间而站着吃或者蹲着吃。三餐时间一定要准时,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该进食,而且一次不要吃得过饱,8分饱是最理想的。对于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最忌讳的便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 胃病的养生保健,运动的好处多多,这自然不必多说,而且还有一句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这个饭后不是说马上,而应该在进食后20-30分钟开始为宜,等食物都消化得差不多再开始比较好。 食物的温度要适宜 胃病的养生保健,生冷,过烫,过硬的食物是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的禁忌饮食,这些食物进入胃部后,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更严重的反应。所以,饮食的温度要以不烫不冷为度。 针灸疗法 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基本取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肝胃不和加太冲、期门;湿热积滞加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内庭;胃络血瘀加膈俞、血海、三阴交;胃阴不足加脾俞、胃俞、三阴交、太溪。 耳压疗法 在耳穴表面贴敷颗粒状药物或磁珠等。治疗慢性胃炎可取耳穴脾、胃、三焦、神门、皮质下、交感等,将磁珠用胶布固定于相应耳穴,每日按压穴位数次,双耳交替贴压,隔日一次。 艾灸疗法 较适宜于脾胃虚寒型患者,可用艾条或艾柱灸,取穴为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梁门,每穴约灸5~1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 拔罐疗法 选穴以背俞穴为主,多选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重点刺激,采用留罐法,留罐时间为5~10分钟。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方便患者操作的自我按摩保健疗法,长期坚持对胃病患者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1.摩上腹 仰卧位,以中脘为圆心,用手掌先顺时针方向摩腹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摩腹100次。 2.揉按曲池 坐位,以拇指或食中二指交替按揉双侧曲池穴,左右各1分钟。 3.叩点足三里 坐位,握拳,用拇指关节扣点足三里穴,左右各1分钟。 中医治疗:根治率很高的中医穴位贴根治法 中医穴位法:中医穴位贴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一症一方现配药贴,针对穴位直接贴上。 穴位贴机理:采用胃肠同治,经皮缓释技术,通过脐部给药,舒络活络,暖中和胃,益气健脾,快速调节肠胃蠕动功能,排出淤毒,改善肠胃肠道道血液循环,促进肠胃道黏膜和神经的修复,消除胃炎引起的胃酸、胃胀,腹泻,腹胀、呕吐等症状。 ![]() 中医穴位根治方法药贴治愈胃病, 微 信12817787,帮你根治胃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