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善权谋、通权达变的领导!

 炉火纯青悟 2016-08-16


1
class

互联网创业圈|导读:

职场是人生最为精彩的生命轨迹;管理者岗位,则是使命的里程碑!

《后汉书?郭符许列传》记载,曹操曾去见以识人著称的东汉名士许邵,请他评论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许邵回答:“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晋朝孙盛所着的《异同杂语》中,则记载许邵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作者陈寿甚至将曹操比美商鞅、申不害、韩信和白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操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总体而言,曹操给世人的观感,我个人认为以《三国演义》中给他的评语“有权谋,多机变”最能抓住重点,清楚点出曹操的主要才能就是善于权谋、通权达变。


在此举一个较具代表性的例子:


官渡大战袁绍一败涂地,仓皇逃回河北,约有数万名士兵遭曹操军包围,弃械投降,曹操下令加以屠杀。


事后在清理战场时,曹操从败军不及销毁的机密文件中,搜出一批曹营人士与袁绍暗通的书信。当下有人建议逐一点名,整肃通敌分子,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猷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结果,这些信他看也不看就一把丢进大火里。


何以曹操对投降的敌人这样残忍,对企图背叛的同志却那么宽容?


面对袁绍降军时,他又为何不采用以往将降服的黄巾贼收编为子弟兵的方式(即曹操有名的青州兵部队),如法炮制以扩大实力,反而要诛杀呢?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袁绍虽然战败,但降军仍占据黄河以北四州(青州、幽州、冀州、并州)绝大部分领土,再叛的机会很高,收编他们的风险远大于当年的黄巾贼,因此曹操采取残酷而非怀柔的策略。


那么曾经写信给袁绍,而未来也可能继续不忠的“曹营人士”,曹操何以宽容待之?究其原因,当时大战虽已告一段落,但军队内部信心仍有待重建,需要的是信任与容忍,设法将异心化为同心;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扩大处罚反而可能使人心更为浮动,引起更大规模的叛逃。



权变理论:领导要因应环境,做出变化


时而残酷,时而宽仁;时而独断,时而纳谏;时而忌才,时而容才(曹操随机应变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而这种机变与权变的精神,也正是管理学中“权变理论”(ContingencyTheory)的核心概念。


权变理论是管理学者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以系统管理和经验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出来的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在于:领导与决策必须依据环境的条件做变化,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换句话说,高明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应该是一位善变的人,能够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变化,不断地调整变换自己的领导方式,或是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费德勒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工作任务结构”这4个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原则,好的领导者应根据不同情境,采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后人常把曹操“有权谋,多机变”的特性,与奸雄、狡诈画上等号,这样的看法并不全面。


根据辞典,“权谋”是指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方法、手腕,或随机应变的谋略;“权术”指以机智或智巧行事;而“机变”则意指随机应变。


然而,权谋(权术)与策略,本质上虽有所不同,实则有许多相通之处。举凡全球企业家所师法的《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现代策略管理与领导学教科书的内容、策略大师与杰出企业领袖的经营心法,不都在教育与宣扬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谋略、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做策略选择、随着竞争者的策略做机智应变、顺应部属特性的不同而调整其领导方式?


摒除其政治野心的部分,两千年前的曹操与现代企业领导者,在组织策略与战略的运用与执行上,有何大不同呢?而曹操在政治上所使用的权术与权谋,不但堪称是权变理论的大师,更可做为企业经营上与领导上的借镜。


2
class

互联网创业圈|原创/编辑发布

(转载请注明:转发自微信号:互联网创业圈

《玩的就是新媒体》是一本通过案例分析和真实经验分享来指导传统企业转型“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书,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国内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同时揭秘了很多不为人所知新媒体的游戏规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