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城梁场混凝土拌制技术交底

 xuwang6411 2016-08-16

混凝土搅拌工艺参数:

1、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搅拌,试验室每周对拌合站各种衡器进行校核,确保计量准确;拌合站人员定期对搅拌机进行维护,确保搅拌机正常运转。

2、开盘前,试验室根据粗、细骨料的实际含水量与理论配合比的差值调整拌和物的用水量,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并经现场试验监理鉴认。

3、开盘前,对拌合站的各种衡器进行零点校核,由拌合站操作员操作,试验员监督,现场监理见证;零点校核后,试验员进行施工配合比数据输入。

4、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先投入粗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再加水和外加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直至搅拌均匀为止,搅拌时间为23min(搅拌时间以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至搅拌结束开始卸料时计)

5、混凝土性能检测

5.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粉煤灰

±1

2

粗、细骨料

±2

3

外加剂、拌和用水

±1

检测数量:每工作班抽查2次;检测方法:试验员复称。

5.2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检测

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为180mm220mm;检测数量:31.5m梁体混凝土6/每榀;23.5m梁体混凝土5/每榀。检测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地点由试验员进行坍落度测试。

5.3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含气量检测

配合比设计要求含气量为2.0%4.0%;检测数量:31.5m梁体混凝土6/每榀;23.5m梁体混凝土5/每榀。检测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地点由试验员进行混凝土入模含气量测试。

5.4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范围为5℃~30℃;检测数量:31.5m梁体混凝土6/每榀;23.5m梁体混凝土5/每榀。检测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地点由试验员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

1、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合站严格按照经试验室确认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配料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投料顺序: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水和外加剂)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粗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为23min

2、开盘后,前三盘逐盘检查实际下料重量,以后每10盘检查一次,如发现混凝土坍落度与配合比要求相差较大时,必须由试验室查明原因后加以调整。

3、混凝土拌和物在灌注前应测定:1含气量、2坍落度、3匀质性、4入模温度、5泌水率;入模含气量、坍落度、入模温度等质量要求及测试频次见下表。

梁型

入模含气量%

坍落度(mm

入模温度℃

质量

要求

测试

次数

(/)

质量

要求

测试

次数

(/)

质量

要求

测试

次数

(/)

31.5m

24

6

180220

6

530

4

23.5m

24

5

180220

5

530

4

 

 

 

 

 

 

 

 

 

 

4、在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水、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称量±2%(均以质量计)。混凝土拌合物配料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合物出机后加水。

5、混凝土拌制速度应和浇筑速度密切配合,拌制服从浇筑,以免浇筑工作因故停顿而使机内储存混凝土。施工中还应考虑到泵送性能、初凝时间、工作性等因素,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

前三盘试验室应逐盘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观测和易性并适当调整用水量,直到混凝土和易性及坍落度均符合配合比的要求为止。

6、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水温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