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探秘 | 辽宁桓仁:一段老城墙引出一座神奇的“太极八卦城”

 老刘tdrhg 2016-08-16


 
桓仁的八卦城是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

这个自然和人工完美结合、形似“太极八卦图”的古老县城是我国唯一幸存的、全世界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八卦城”。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发展规划中,“用20年到50年的时间,把现在的桓仁县城建设成新的‘八卦城’”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段老城墙引出“八卦古城”

 

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处,残存着一段20米左右的老城墙。

15年前,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王恩涌和吴必虎仔细研究了这段老城墙,又对县城内8条独有的斜巷进行考证,得出结论:桓仁古城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八卦城。他们的这一结论,随即又被后来的航拍佐证为实。


桓仁县委宣传部的邢燕来告诉记者,虽然此前在安徽省曾发现有“八卦村”,新疆特克斯也建有八卦城,但桓仁的“八卦古城”的发现依然以其独特性让世人震惊。原因是,在中国所有以八卦文化为依据的建筑中,唯有桓仁的八卦城是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更让人称奇的是,从五女山上俯瞰,浑江与哈达河交汇形成天然的太极图形,桓仁八卦城就建在这阴阳两极的阳极上。


那么,究竟是谁创意建造了桓仁八卦城?独具特色的建筑背后又隐含着设计者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当地史志办工作人员的娓娓讲述中,桓仁第一知县章樾的形象开始出现在记者眼前。

章樾出生于1847年,字幼樵。河南开封人,家世为书香门第。经过京师国子监的培养,就任湖北省郧县知县。任中,勤于政事,体察民情,秉公执法,颇有声望。后因父母丧事,离职回籍守孝3年。期满调奉天府,被委任协办建县前的怀仁(今桓仁)垦务。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到达尚未建县的怀仁,任设治委员。光绪四年试署怀仁县,光绪六年实补怀仁县知县,为桓仁首任县官。

建县前的桓仁地区,经历200多年的封禁。建县当时,全县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仅有违禁潜入的垦荒者26531人。地广人稀,初设县治,百业待举,万事艰难。建一个什么样的县城呢?

 

桓仁要重建“八卦城”

 

最早的县城选址在今天的六道河子乡荒沟门一带,筑成土围子以为县城。东边兵备道道员陈本植的到来,让章樾产生了修筑八卦城的想法。传说中,陈本植拉着章樾登上了五女山,察看桓仁的山川地势。只见佟佳江(今浑江)由北逶迤奔流而来,向西折回又向南环绕而去,江流酷似太极图形。章樾回到官署,请示盛京,经盛京将军奏准朝廷开始建城。 


100多年前的老城墙。

1878年,章樾着手修筑桓仁八卦城。按照东南西北,山脉走势,水流去向,确定了八卦方位。八卦城周长三里,设置三门,东门叫宾阳门,西门叫朝京门,南门叫迎薰门,北边建城楼与东西南三门相同,只是不留门不修护城壕,因为北门后边有山脉延伸进来,怕断了山脉的来势。城像八卦,以接纳八方之风。

当时的桓仁,连烧砖的窑座都没有,有实力能承揽工程的大户人家也没有。工匠要到省城招聘,资金要到外地去筹措。章樾几乎每事都亲力亲为,倍极辛苦。直到1882年早春,八卦城才竣工。

几年间,章樾不仅修筑了八卦城,还修建了学校,修通了葡萄架岭、挂牌岭等3条交通要道,开设了渡口,建设了市场,厘定了赋税,兴建了邮递……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环水而建的章樾公园中央,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心,会矗立一座身着清代朝服、头戴顶戴花翎的中年男子雕像。纪念是为了缅怀功绩,表达桓仁人对第一任知县的无限敬仰。


 
桓仁城里的章樾雕像。

不仅如此,在心怀感恩之情的桓仁人中间,还流传着一首赞美创筑了八卦城的第一任县长章樾的诗:中州济世才,衔命海东来。肯负山川约,终教襟抱开。三秋劳夙夜,八卦出尘埃。名迹传今世,棠阴敢忘怀。

章樾作为开创桓仁百年基业的第一人,其卓越贡献和优秀品格永远铭记在桓仁人的心中。如今,弘扬易经文化、重建八卦城已成为桓仁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的理念。新“八卦城”将既保留历史文化的价值,又具有现代旅游功能。城外设有护城河,城的出入口以中国传统的牌楼古建筑风格为主,城内的所有建筑都将采用晚清民居风格。

(本文原刊登于《辽宁日报》2015031919版)


来源:辽宁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