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16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他因为和外国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卖国条约,被人们当成历史罪人,称之为涣散中华民族之精神的卖国贼。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他是个有很高军事才能的人,曾以仅仅9000名刚刚招募的淮军,便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领的10万大军。他也是个有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大声呐喊:奋起护我“蓝色疆土”,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不容外敌觊觎。他曾系统提出防范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李鸿章最受人诟病的是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他自己也视其为平生之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履日地。后来,当因外交事宜只能借道日本,才能转行他国时,他命人用椅子抬他上船,双脚绝不沾日本土地。不忘国耻,痛彻心扉。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马关条约签订时,李鸿章虽然满腔爱国情怀,大力改革后,但是仍要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满怀爱国情怀的他心里其实是很悲凉的。日本人只给他说三个字的权力,签,不签。李鸿章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签订条约换取和平,但他依然咬牙说不签,日本人大怒,拿枪用枪托打在李鸿章的头上,李鸿章的脑袋鲜血直流,他面无惧色,仍然咬紧牙关说不签。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日本人面对这样视死如归的人,敬佩之余也十分无奈,李鸿章不妥协,只能向慈禧施压,慈禧知道以后,连忙给李鸿章传话:这约得签,不管日本人说什么,能换和平就好。此时的慈禧一心为自己举办寿宴,殊不知为了争得条款的些小让步,李鸿章堪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方法,但作为战败国使臣,毕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陆奥宗光回忆:“起初就偿金二亿两,他要求减少五千万两,视不能达此目的,他则乞减少二千万两,最后他竟对伊藤全权哀求以此些少减额为其归途之饯别。此等举动以李之地位而言实有失其体面。为了国家连脸面都不要的人,的确值得钦佩。

一个为历史背黑锅的男人,可怜英名。

但是无奈,李鸿章毕竟只是一个大臣,决定权还是在慈禧手里。说白了,李鸿章只是一个棋子,不听使唤,自然有其它的棋子顶上。真正决定走向的人还是下棋的人。可怜的李鸿章,就这样的背上了黑锅,可怜李鸿章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为中国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还是无法力挽狂澜。

生不逢时,无力回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