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病,叫“聪明人的病”| 你得过吗?

 昵称35810414 2016-08-17

  

  作者:皮埃尔·让内

  来源:《慢下来的幸福》

  编辑:宣宣

  社长说

  精神病院里,有个病人每天对着空鱼缸钓鱼。护士:“今天钓了几条鱼呀?”该病人:“你有病啊,没见鱼缸是空的啊!”

  ● ● ●

  有一种病叫“聪明人的病”

  皮埃尔·让内是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咨询师,早年在巴黎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889年应邀到巴黎最大的精神病院——萨尔伯屈里哀精神病院工作,1892年,发表论文《癔病的精神状态》,从此声名鹊起。本文节选自其著作《慢下来的幸福》:

  我的工作是经常与癔病患者打交道,当然,也接触了大量的聪明人。虽然聪明人在其他人的眼中都是生活中的佼佼者,但基于我临床观察得出的结论,可分三种类型:守序型、对抗型和无序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聪明人的人格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守序型

  社会生活中,个人往往需要遵循各式各样的生活准则,这些制度对个人行为加以限制,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遵循生活规则是一种服务于自我发展的协调机制,这种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保证,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这家报社做文书,负责汇总整理记者们的采访稿件。每一天,我都会阅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观摩每一个记者的文字风格,有时也会模仿他们的风格记下自己一天的见闻。和我一起工作的曼德尔却一直抱怨工作枯燥无味,每天埋在稿件中喘不过气来。

  他常常对我说,明年一定要向主任争取做实习记者,风风光光地用纸和笔书写人生。但是在我看来,现在这种循规蹈矩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去做实习记者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出现好的结果,而且改变生活还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我认为这并不值得。


  与其寻求改变,还不如在遵守各种规则的前提下寻找机遇,我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记事风格,等到机遇降临时,可以牢牢把握并加以利用,将会为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奇妙的改变。

  玛丽曾经这样向我感慨如何在保持现状的同时锻炼自己。和玛丽持相同想法的聪明人不在少数,这一类聪明人被划分为守序型。然而即使同属于这一类人群,他们的人格表现也不尽相同,各自在为人处世上的方法也各具特色。

  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规则时,理智守序的聪明人从不质疑或者与之抗争,不分是非对错,不论好坏与否,他们一概接受。这类人在生活中极度“理智”,他们既没有宏大的目标,也没有理想的计划,只是一味随波逐流。对这些“理智”的聪明人来说,生活不一定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但是肯定也称不上幸福——没有波澜起伏,也没有冲动激情。

  他们的生活哲学十分简单——安于现状、绝不奢求。当然,这种生活态度并不是懈怠,而是因为这类聪明人过于透彻。对他们来说,选择这样的生活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既然挫败让人难以承受,那么不如选择回避。虽然这种“安全”的生活方式略显平庸,但是并无不妥之处。

  事实上,如果你是理智的聪明人,一定要注意到这种生活方式具有潜在风险,很容易使你走入情绪抑郁的困境。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并不能保证生活一帆风顺。尽管你能够适应生活,甘于生活在全部准则的框架之下,但一旦遭遇生活变故,你会突然间变得脆弱敏感,陷入深深的困扰之中。因为在面对困难、选择、压力和考验的时候,你的理智与情感之间会产生强烈的冲突。

  当然,你对理智更为熟悉,因为这种感觉更加清晰明确,会给紧张的心灵带来绝对的安全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理智,你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会变得极为脆弱。这种时候,一种特别的情感机制会乘虚而入,对理智进行压制。于是,习惯于墨守成规的你开始感到痛苦、焦虑和迷茫。

  你觉得自己的自信心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曾经坚守规则的理性开始动摇。于是,你会突然感到十分受挫,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种抑郁表现也随之浮出水面。

  这里所说的“抑郁”是指无法预知未来而产生的焦虑感。这种抑郁正是源于对理智的压制,长期积累之下很容易让内在的理性机制动摇甚至崩溃。一旦理性机制被取而代之,固有的人格体系就会受到冲击,原本为了迎合生活准则而被压抑甚至被遗忘的自我会突然跳出来,试图控制一切。

  这种突然爆发的自我往往来势汹汹,甚至用超乎寻常的力量控制一切。这种自我觉醒通常会给生活带来极大震动,令人难以承受。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可以调整自己的人格,却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改变它的原有结构。但是这种时候就需要你对自我认知、身份认同、处世原则以及情感环境进行深入调整,慢慢地接纳现实,重新给自己定位,从而让生活慢慢地重归平静。

  对抗型

  与理智的守序型聪明人不同,对抗型聪明人在面对生活时十分积极主动。对于这类人来说,获得成功、超越自我和推进世界的发展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事情。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从不缺乏激情,每一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

  如果取得了某一阶段的成功,他们就会为自己设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对他们来说,精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不幸失败,他们也从不气馁。这种挫折不但不会压垮他们,反而会加强他们的决心和斗志。这些具有对抗型人格的聪明人能够很容易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质和天赋,化软弱为刚强,在生活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对抗型聪明人的人格也有其不足之处,这类人同样很容易陷入情绪抑郁之中。尽管事业和生活上成功不断,但在这些光鲜的成就和赞誉背后,却隐藏着一颗充满焦虑的心,它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才能获得平静。

  这源于对抗型聪明人凡事都追求绝对完美的性格,因此,这些生活中的“强者”可能会突然崩溃,让周围的人措手不及。这种突发状况往往是由于聪明人感到心中的自我形象“突然破碎”,内心痛苦不堪而造成的。因为连他们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这种状况,所以才会感到打击如此沉重。


  无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周围的人来说,突然崩溃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因为人们难以相信这些强大的“强者”也会心绪不佳甚至彻底垮塌。长期依赖这些挑战者的亲友或者同事们会因此陷入茫然之中,只能期望“强者”快点儿恢复状态,早日回到领导的位置上来。在这些挑战者们陷入崩溃之后,他们的拥戴者们最喜欢说的话是:“如果你都不行,那我们该怎么办?”但是这种劝慰的话往往收效甚微。

  如果你是积极的聪明人,你要小心避免走向最严重的境地——在遭遇崩溃后陷入怀疑一切的困境。你可能会难以听进任何劝告,无法重拾信心,无法重新开始,从此一蹶不振。也许你会开始终日买醉,不希望自己重归这个清醒的世界。请你慢慢地静下来,不要迷失自我,正确看待自己,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败。

  不要着急,也不要忧郁,慢下来的思考会帮你找到生活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怀疑、不安和情绪波动的时刻,这种负能量可能会摧毁你,但也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新的机遇。对抗型的聪明人可以被称为“叛逆者”。这种聪明人的人格表现既有可能正面也有可能负面,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

  我生于一个医生世家,家人都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虽然我现在也在医学院读书,但是我并不觉得医生这个职业能够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的确,医生的收入很高,能够保证生活富足,在社区受到他人的尊敬。可我还是钟情于雕塑艺术,在我创作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泥土在手中的柔滑,能够感受到雕塑带给我的平静。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真心不希望家人觉得我是家族中的异类,我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的选择,以我为傲。

  文森这样向我倾诉他的苦恼。我看过他的雕塑作品,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如真人般大小,表情十分痛苦,在我看来很像受到病痛折磨的病人。可是真正困扰他的是如何卖出自己的作品——他必须利用我们社会生活体系中的某种功能和家人的人际关系来卖掉自己的作品,同时他也希望家人能够肯定他的才华。

  由此可见,“叛逆者”和“理智者”之间的界限并非总是那么明显。对抗型聪明人的人格并不总是表现得非正即负,很多人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属于“温和的叛逆者”。“温和”的对抗者倾向于将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一切生活常规之外,但又不和它们完全分离。

  虽然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持保留态度,但又深知现有生活体系的优良之处,并乐于加以利用。他们会以“寻求生活真实意义”的理由去否定常规,同时却又因为受到排斥而怒发冲冠。这种怒气会指向自己、规则体制中的人以及那种希望回归体制的想法。

  于是,他们在生活常规内外之间犹豫不决,不停地进进出出。他们不愿意否定自己的独特人格,这毕竟是他们自我认知的基础。但同时,他们至少会最低限度地退让,因为健全的社会生活体系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利。他们希望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他们虽然不在社会体制之内,又希望得到认同,可他们又不确定自己需要谁的认同,为什么需要这种认同。而当他们发现自己需要这种认同和关爱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这种缺乏感十分复杂,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无序型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有什么意义呢?太无聊了,我觉得很烦躁。结婚?多虚伪啊!爱情这种东西总是朝生暮死,根本无法长久。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工作?为谁工作,做什么工作?这都是骗人的。你让我坐在这里和你聊天,哼!这又有什么用。心理医生?我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只不过不想和你们一起做这种无聊的事情罢了。我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些什么,生活很充实,不需要你的帮助。

  这就是巴斯蒂安第一次来咨询时所说的话,他总是显得玩世不恭,喜怒无常,觉得一切事情都毫无意义。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真正开心起来,让他烦躁的内心受到触动,恢复平静。他拒绝接受心理咨询,我只能想尽办法与他交谈,试图从交流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最后才发现,他在少年时期曾经做过智力测验,因为智商高,所以那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好学生。然而在某次考试中他却发挥失常,这场挫败之后他就一蹶不振,变成了这副与世隔绝的样子。


  和巴斯蒂安一样的聪明人属于无序型,他们的生活漂浮不定,是一群心理上的“流浪汉”。他们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得到满足。他们不停地探寻,却对探寻的意义一无所知。虽然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生活却毫无目的,更没有方向和计划。

  他们搞不懂生活的意义,因此感到十分迷茫,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他们与社会完全隔离,根本无法融入其中。他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社会规则的存在,但是却不知道社会规则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不想弄清楚社会规则的内容,也不想了解社会规则的作用,有时甚至因此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当他们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时,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面对这种既不被社会接受,也无法自我认同的窘境,他们会变得性情乖戾、愤世嫉俗、目空一切。无序型人格的聪明人容易自暴自弃,一旦遭遇心理危机就会立刻崩溃。

  在聪明人的群体中,他们的问题最为严重。

  ● ● ●

  1

  你是哪种类型的聪明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