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和家里的孩子打开沟通的大门

 长沙7喜 2016-08-17

面对青少年,家长、老师内心渴望和他们对话,但得到的反应往往是臭脸、不说话或转身关上房门。经常被拒绝的大人觉得好受伤……如何用不指责、不讨好、不说教的姿态,和你的青少年,展开5句以上有意义的对话。

你可以允许孩子做自己吗?可以当工友,也可以当校长?我们真的允许孩子当自己吗?我们先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

孩子越来越难教,是这一代老师和家长共同的感慨。教不好孩子父母师长共同的焦虑

你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功课做完了吗?

你怎么又做错了!

你又忘记啦!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丰富的对话,只能算是下指令与要求孩子听命行事,因此往往只能在5句内结束,达不到亲子沟通与情感交流的目的。

大人不妨自问,做为一个大人,有人和你有说话,你还想聊下去吗?或者,我们想的不是和孩子交流,我们只是在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与坚持,包含着既有的期待、命令和答案。而孩子从小听到大,早已从过去如铜墙铁壁的经验中,学会了应对模式,了解到大人所谓的关心,往往夹带着焦虑,而青少年不想要这样的关心,因此两代之间的谈话,总是在3、5句之内匆匆结束。

三原则有效打开沟通的门

如何开启一道门,让孩子愿意和大人好好说话,而且这对话还能无限开展呢?

  1. 肢体上保持平稳不摇晃,双眼专注且平视孩子

  2. 语态上维持稳定与一致,也就是不讨好、不指责、不说教、不打岔

  3. 速度放慢,谈话中可善用停顿(至少5到10秒钟),为自己和孩子留有余裕,去感受内在的真实情感,整个对话过程就会比较安然,令双方都自在。

我们之所以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谈心,其实是因为我们连和自己谈心都不会,所以先学着和自己谈心吧!,绝大多数大人欠缺对话的能力,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也不曾和家中孩子有过「对话」,生活中不是说教就是忽略,因此这一代失落的父母,要重新学习的是,如何和小孩产生连接与互动。

我如果很爱孩子,我必得很爱自己,我们不妨自问: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允许自己挫败吗?你能更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甚于结果吗?,如果大人因为孩子的表现无法满足预期,而不停的在内心杀伐与自责,反而失去了与自己理性对话的空间,那么你连自己的身心都照顾不好,如何谈照顾孩子?

忙碌的大人们,试着每天至少拨出5分钟,和自己谈心,也和孩子谈心。摆脱日常性琐碎的问候,也别只是被动等候孩子来找你说,每天试着从一句话切入,找出可以「穿针引线」的梗来引导,有意识的带入感受性对话。别急着解决问题,不给期待、命令或答案。不论孩子几岁,从现在起就试着,创造出一个和谐而平等的对话环境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