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查出早搏,我是得了心脏病吗?

 渐近故乡时 2016-08-17

很多在体检中查出心脏“早搏”的人,往往忧心忡忡,希望医生赶紧给自己治,其实很多不必要的担心都是由于人们对早搏的错误认识造成的。


早搏是心脏停跳?错!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每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摸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


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窦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区性早搏。但无论是哪种早搏,心脏都没有停跳,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一些,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好像停了一次似的。


自己会摸脉的人可以感觉到,早搏后的那一次脉搏会稍强,这是因为早搏后之后的搏动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多,从而“弥补”早搏那次导致的血液搏出量减少。所以,早搏并没有使心脏停跳。


早搏都是由心脏病引起的?错!


如果用动态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会记录到早搏的人数可以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不规则的跳动,但并不都是由疾病造成的。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都可能会引起早搏。


早搏次数越多危险性越大?错!


早搏的危险性是由原发病的严重性以及早搏是否有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的趋势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多数早搏患者并无不适症状,仅仅感到心荡了一下、有一次心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了一下等感觉。


只有频繁的早搏才可能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有时,很多早搏特别频繁的人有时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比如在升学体检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心电图中有早搏,但这些学生仍然活蹦乱跳,丝毫没有异样。所以,早搏的多少和症状的轻重与风险没有关系。


有早搏就必须吃药?错!


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应去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您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者,还要做运动试验。


如上述各项检查都正常,就不需要治疗。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期失眠导致的早搏,应充分解除顾虑,适当使用镇静药,这会有利于早搏的消除。


发现早搏怎么办?


1
查出病因,看看早搏有多严重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看看早搏究竟有多严重。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去除诱发因素,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就能逐步消除早搏。如果无法找到早搏的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治疗效果都很好。



2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如果确诊是良性早搏,患者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可以先不治疗。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本身也不是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即使查出了早搏,真不用慌,打消顾虑保持乐观就好。


3
严重的频发性早搏需吃药


频发性早搏,尤其是在心脏病基础上的那种,可能演变为严重的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应注意治疗。


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倍他乐克、异搏定、乙胺碘呋酮等。这些药的药性多比较剧烈,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治疗需要时间,吃药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频繁换药。如果吃药治疗没有用,患者还是觉得这种频发的早搏让自己很难受,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根治。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应该强调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功能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专家名片

侯爱洁,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治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                           


侯爱洁大夫个人网站

可网上咨询、免费转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