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汉”鸡距笔

 昵称33824584 2016-08-17

brush

中国人用毛笔来书写、绘画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战国时期以前制笔的工艺比较简单;汉朝工具有了进步;六朝到唐以缠纸法为主;宋元明以后主要为散卓法。

总之,毛笔的形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

魏晋至隋唐时期,毛笔的形制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特点,其中较著名的是鸡距笔

9c89dd02addbc09e9684a92255f9051

 

日本高僧空海随遣唐使来唐,两年后带回了一批唐朝的毛笔及製作技术。据空海献给日本皇帝的《狸毛笔表》称:

狸毛笔四管……其中大小、长短、强柔、齐尖者,随字势粗细,总取捨而已。简毛之法,缠纸之要,深墨藏用,并家传授。

日本带去的毛笔制作技术,正是当时兴盛的鸡距笔,制笔延续了魏晋的缠纸法制作,缠纸法可以固定笔根,主要在于塑形,用麻纸缠住笔根,且遇水不涨。

368711690899151970

 

△日本天平时期(729-749年)的毛笔,相当于中国唐玄宗时代

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鸡距而得名,鸡距指雄鸡后爪,形状长且锋利,是雄鸡之间战斗的武器,可谓“如剑如戟,可击可搏”。

特点上,鸡距笔省力、快捷、笔头硬劲;可有效控制笔锋使用范围,能写出遒美有力、精美工整的楷书。

8ffd40f56b32e53f1345f1cfbcd598b

与后代流行的散卓笔(无心笔)相比,硬心的鸡距笔更加适应魏晋到隋唐时期人的书写习惯。这一时期,人们并非伏案书写,而是右手执笔,左手执硬板(或卷轴)来书写。

微信截图_20160816164831

同时,鸡距笔所达到的书写效果也是当今的毛笔所难以模仿的,白居易和苏东坡都甚爱此笔,书法史上负有盛名的王珣《伯远帖》、颜真卿《祭侄文稿》等也都是极具鸡距笔书写特征的作品。644117636324881615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局部)

706338481437645305

唐代用鸡距笔描摹的南朝王志的《一日无申帖》

2-1

“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白居易《鸡距笔赋》

微信截图_20160816173442

墨楚【鸡距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