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瑞春:温降高血压小议

 陈鑫医师 2016-08-17
明医公开课第181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 陈瑞春
编辑/李邦源 校对/江小媛


        一般地说,高血压病为肝肾阴虚,肝阳亢所致,治疗多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为法。临床上肾阳不足,水气上凌,则用真武汤温降高血压,较为少见。因为温药可助阳升压,通常可使血压升高,不可孟浪。所以,必须慎于辨证,掌握阳虚的辨证要点。其临床特征,应有全身性虚寒,或兼有眩晕、浮肿、便溏等,脉应虚弱,舌苔应白滑,舌质应青淡,如具有上述特征,辨为阳虚是贴切的,用温降是适宜的。

        临床上用温降高血压,是针对“肾阳不足,水气上凌”的病机,温阳利水,使之阴霾四散,心阳振奋,肾水平持,使失调的阴阳得以平衡,血压自然恢复正常。尽管这种病例极少见,但一旦遇有此种病例,非用温降莫效。

        温降高血压,是否要配合重镇药,以期潜镇降压?临床上治高血压的重镇药,诸如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灵磁石、代赭石、珍珠母等。能起到重镇降压的作用,但是配合温阳降压,最好是选择不碍胃的品种,且不宜多种同用和药量过大,以防对脾胃产生不良反应。因为重镇如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之类,性味偏寒,多用重用,往往对胃产生凉遏的现象,胃痞不舒,使饮食减少。所以,在温降药中适当地选择重镇药是必须的。而且用下行药如牛膝,可助重镇潜降,相得益彰。

        温降高血压药中,是否仍须以平肝清胆药同用?从实践来看,使用温阳药,使之温阳利水,燮理阴阳,可达到降压的目的。如果在这种纯阳无阴的药中,加上清泻肝胆之类的苦寒药,无疑是不合拍的,更不能以“反佐”之意,在真武汤中加入龙胆草之类的苦寒药。

 兹举例如下:
患者黄某某,女性,49岁,干部
        病者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持续在170~190/90~110mmHg之间,屡用复方罗布麻片、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药,但血压始终未能降至正常。近半年来,病者感觉精神萎靡,头目眩晕,全身疲惫,身体形寒,比常人怕冷,经常下肢浮肿,小便短小,食欲减退,脉象沉细弱,舌体胖大舌苔淡白润,综上诸症,病属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拟益气补脾,温阳利水为法。

处方以真武汤加味:
制附片10g    红参6g      茯苓20g
生黄芪15g    白术10g    白芍10g
生姜3片        牛膝10g    灵磁石15g(先煎)

        每日1剂,试投2剂。服上方2剂后,病者精神明显好转,自谓全身有一种温煦之感,食欲增进,小便量增,浮肿消退,血压150/80mmHg,脉象沉缓有力,舌苔薄白,津液适中。服上药有效,嘱守方再进5剂。5剂后,病者告谓,其病如失,身体轻爽,浮肿消尽,饮食正常。脉沉缓有力,舌苔正常,血压135/75mmHg左右,遂嘱停药观察。半年后随访,未服降压药,血压正常。

(摘自《陈瑞春论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