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管理】不良贷款收“金”之术

 飞龙在天5r2g1p 2016-08-17

   今年以来,山西省农信各行社紧紧围绕省联社提出的“六大战略”和“八大工程”的总体部署,把风险资产的控制和化解作为业务经营发展之基,作为处置高风险机构、推进农商行改制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风险资产管理工作的转型提质。截至5月底,山西农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7.13亿元,自2013年以来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60亿元。


听证问责 巩固成果

  作为对2014年山西省农信社“一号工程”的延续,今年5月份,山西省联社听证问责工作领导组抽调20名精兵强将组成3个验收督查小组,对全省11个市22个县级机构的不良贷款听证问责整改工作以及运城新绛、忻州宁武2个县级机构听证问责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并对2015年风险资产管理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同时,着力巩固不良贷款听证问责取得的成果,并引导县级机构进一步完善听证问责、明责自清、双向激励“三项机制”,逐步构建健康向上的信贷文化。


  通过整改验收和督查,目前,所抽查的县级机构都已基本建立了“三项机制”的制度办法,初步完成了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即用听证问责的手段保持严惩信贷违规的高压态势,用明责自清的措施保证每一笔贷款都有人管、有人收,用双向激励的办法保护信贷人员放贷管贷的积极性,筑牢了不良贷款防线。

落实制度 强化执行

  为充分调动全省各级农信社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加快清收处置进度,山西省联社下发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尽职管理办法》,其中“尽职”包含两层涵义,一层是指一任接着一任管、一届接着一届收,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不作为行为,做到不渎职;另一层是指认真负责合规办理,杜绝乱作为,做到不失职;必须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


  该办法详细规定了现金清收、以资抵债、重组盘活、打包出售、呆账核销等清收处置的尽职要求,其中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定,既是经验总结,也是抛砖引玉。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增加了县级机构的自主经营性。从2015年2月份开始,山西省联社先后举办了9期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尽职管理培训班,对市县两级机构的高管、网点负责人、条线人员1000余人进行了培训。在这次验收督查中,被抽查的机构全部制定了实施细则,有的已经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另外,山西省农信社根据监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加大自主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力度,既解决了高拨备、高呆账的矛盾,又实现了早处置、早受益的效益目标,最大限度的盘活了存量资产。截至5月底,全省农信社现金清收不良贷款12.7亿元,盘活不良贷款7.09亿元,以物抵债处置不良贷款0.55亿元,核销呆账处置不良贷款6.79亿元。

深入清收 疏而不漏

  公职人员逾期贷款清收。今年以来,山西省联社积极向省政府汇报请示后,在省内主要电视、新闻媒体发布《关于集中清收公职人员、农村党员干部逾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公告》,启动了清收国家公职人员和农村党员干部逾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活动,各级农信社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深入细致摸底,认真梳理台账,张贴公告,公开曝光,向逾期拖欠贷款的公职人员、农村党员干部本人或其家属送达催收通知书,催收贷款。自该项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农信社共收回上述逾期贷款本息1.92亿元。


  内部员工逾期贷款清收。打铁还得自身硬。山西省联社从内部员工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入手,下发《关于清收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人员逾期贷款的通知》,要求各市县级机构认真排查摸底内部人员及其家属逾期贷款,做实台账,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完成清收工作,在农信社内部树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清风正气。对既未归还贷款,又未落实还款计划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及相关经办人员责任。截至5月底,全省农信社摸排出内部员工及其家属逾期贷款11.61亿元,累计清收本息4700万元。

高管包户 严厉问责

  高管包户机制稳步运行。以发挥各县级机构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为目的,自2012年以来,山西省联社要求各县级机构高管每人每年至少包收辖内一户不良贷款大户、难户、重点户,年初缴纳保证金,年底视清收情况奖罚兑现。通过几年来的运行,高管包户已基本实现常态化,各市县级机构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高管包户的形式,成为办事处(市联社)对县级机构高管考核的重要指标。截至5月底,共有208名高管人员清收不良贷款249笔,本息合计6.43亿元。


  陆续启动对高管的严厉问责。山西省联社下发了《关于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缓慢的市、县级机构进行问责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设置四项指标,包括不良余额反弹金额、不良率反弹百分点、净压计划完成率、清收处置完成率,对于连续两个月在同一指标中排名靠后的市县级机构,启动对主要负责人的问责工作,采取的措施包括约见谈话、限期整改、扣罚绩效,直至免职、撤职。从3月份开始,省联社每月在《山西农信》报上通报各市县级机构上述四项指标的全省排名情况,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省联社将在7月初组织本年度第一次约见谈话。


  此外,山西农信还参照商业银行委托清收、风险代理等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手段,探索引入专业清收机构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专门召开11个办事处(市联社)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推介会。将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推荐到各市县机构,由各办事处(市联社)自主决定在辖内选择1-2个县级机构作为试点,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清收不良贷款。通过近半年来的实践,截至目前已累计清收不良贷款3600余万元。(山西省联社风险管理部阎晓达)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