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 物联网时代 户外广告如何识别用户身份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8-17

大数据 物联网时代 户外广告如何识别用户身份

这年头,大数据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热门词汇之一,似乎不提到大数据,领域就会变得不入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数据俨然成了理智智慧的代名词。同样,在企业产品宣传、品牌广告投放上,也已经步入精准营销的大数据时代,有些广告主不惜重金砸向会提供精准营销的大数据广告平台!

无论是互联网新媒体,还是百度推广、微信流量等,都在强调“大数据”、“精准挖掘用户需求”,然而,如何在物联网时代,获得智能优化算法,获取更为有效的广告投放?

大数据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与多个产业“相加”还能形成“大数据 ”。 广告业到现在也有150多年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广告,唯一的目的就是效益最大化。而面对大数据 物联网时代来临,它将驱动广告业的彻底变革。

传统户外广告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最新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同比增长0.1%,传统户外广告相对2015年上半年的增长3.9%而言有所下降,2016年上半年同比减少3.6%,广告面积减少11.0%。面对这种严峻的考研,传统户外广告,尤其是以led显示屏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能否与当前火热的大数据 物联网擦出火花?

近几年,随着城市户外广告led显示屏的兴起,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最为严重的光污染问题。由于国家对光污染越来越重视,户外广告的管理也愈加的严格。在15年11月份,深圳就公示了《深圳市户外led显示屏设置专项规划》,将户外led显示屏的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在传统户外媒体时代,广告主最关心的“广告受众、目标用户”等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他们很难运用科学化的检测数据来支持和说明客户在户外广告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合理。而当前,以led显示屏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迫切需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来继续推动户外广告产业向前发展。

凡此种种,这些问题——无论是户外广告的管理还是科学化、数字化的评价都需要借助于大数据,只有依托大数据,户外广告产业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数据 物联网时代,以led显示屏为代表的车载广告迎来新的春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信息展示平台 互联网思维操作创造性的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物联网。谈到物联网,根据研究机构的调查,到了2020年,全世界会有多达250亿以上个终端硬件,全部都能上网,时时刻刻都在搜集用户的行为信息。最后加上大数据分析,将信息迅速生成一份数据报告,并通过相关的算法能帮助广告主将广告投放给最适合的消费者。在车载led显示屏搭载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完全可以分析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受众群体最多,什么地点看到了车载led广告等,让广告主清楚每一分钱的广告费到底花在了哪里,有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大数据广告的核心是“程序化”与“定向投放”,这代表了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也与满足特定市场、特定用户群的商品或服务广告传播需求完全匹配。所以,我们回归广告的本来目的,即如何更好的沟通消费者。显然不是单纯的靠那些靠谱的过滤规则,既然到达目标消费者是最重要的,靠谱的身份识别就是精准广告的核心。

那么,靠谱的身份识别是什么?比如,经常使用路怒宝的肯定是开车族,经常使用携程的应该是经常出行旅游人群,经常使用美颜的肯定是自拍控。结合这对定向数据分析,就能准确有效的识别客户身份。

2015年5月,在最新出炉的户外车载led广告中,路怒宝汽车自媒体基于后台大数据,专门解决路怒症一族的各种痛点,其广告平台通过大数据提取自媒体覆盖地区、覆盖数量、成本预计等判断媒体价值的关键数据,帮助广告主解决一系列的担忧,比如如何识别广告受众群体的身份,选择接地气的广告价格,如何判定led广告价格是否合理,还解了决传统户外led广告不能流动的市场痛点。

新视界传媒市场部执行总经理李鑫认为,大数据时代,户外媒体发展来到一个新阶段,其毕将洗牌和整合。当然,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

如今在大数据时代,对于户外led广告来说,已从一个“感性年代”跨入 “理性年代”,从以往的感性型过渡到通过大数据能把效果量化的理性型,这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拥抱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吹响向大数据进军的号角。在大数据时代,以往完全凭借经验投放的户外广告1.0时代将有望得以终结,户外led广告将真正开启以大数据为依托、精准投放的2.0时代,借势大数据,户外广告将迎来一个新得的春天。

当然,大数据广告提供的是过去不是未来,只能作为参考,也不能过分依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