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列组合之涂色问题

 左勤高考数学 2020-07-08


这是我所在地区----天津市2010年的高考真题,那几年排列组合题目通常位居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最后一道,难度较大.

解决涂色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两个计数原理----即分类加法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何为分类加法原理?


比如,我们假设从天津到北京有两种交通方式,一是坐汽车,一是坐火车,已知每天汽车有3个班次,火车有2个车次,问一天中从天津到北京有多少种到达方法?

根据上述原理,到达方法共有3+2=5种.

何为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比如,我们假设从天津到北京必须经过廊坊,每天从天津到廊坊的车有3班,从廊坊到北京的车有2班,问一天中从天津到北京有多少种到达方式?

根据上述原理,到达方式共有3*2=6种.

回到本题,我们依次对各顶点进行涂色.

一、首先对A涂色,有4种选择.

二、然后对D涂色,因为不能与A同色,故有3种选择.

三、再往下涂,我们是选择涂E点还是选择涂C点呢?

注意到,A,D,E三点构成封闭的三角形,如果涂E点,则可确定涂色选择是2种.

如果涂C点,则C点处可能与A点颜色相同,也可能不同,需要分类讨论.

为减少讨论,化繁为简,我们先涂E点,有2种颜色可选.

四、接下来涂F点.

F点与E点颜色不能相同,貌似有3中颜色可选.

如果你认为F点有3中颜色可选的话,那么B点有几种可选呢?

答案是不确定.

因为不清楚F点和A点是否同色,即F点的选择影响了B点的选择,所以需要对F的选择进行讨论.

同样F点是否与D点同色也影响C点的选择.

涂色问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分类讨论的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分类讨论的标准.

现在讨论的标准清楚了,就是要分析F点是否同A,是否同D.

1.若点F与点A同色,下面涂点B.

B有几种选择呢?

B貌似有3种选择,只要不与A同色即可.

可是如果你认为B有3种选择的话,那么C有几种选择呢?

答案是不确定.

因为不清楚B点是否与D点同色,即B点的选择影响了C的选择,所以需要对B的选择进行讨论.

(1)若B点与D点同色,则点C有2种选择.

涂色完毕,方法数为4*3*2*1*1*2

(2)若B点与D点不同色,则B点有2种选择,C点有1种选择.

涂色完毕,方法数为4*3*2*1*2*1

2.若点F与点D同色,则点B有2种选择,点C有2种选择.

涂色完毕,方法数为4*3*2*1*2*2

3.若点F不与点A同色,也不与点D同色,则点F有1种选择.下面涂B点.

(1)若B点与D点同色,则C点有2种选择

涂色完毕,方法数为4*3*2*1*1*2

(2)若B点与D点不同色,则B点有1种选择,C点有1种选择.

涂色完毕,方法数为4*3*2*1*1*1

分类讨论结束.

你晕了没?

有童鞋可能认为麻烦,但这就是涂色问题的通法.别人乱了,我不乱,我就能得分.复杂的涂色问题就是要锻炼考生在纷繁复杂的讨论中保持冷静、保持镇定的能力.

下面计算方法总数.

4*3*2*(1*1*2+1*2*1+1*2*2+1*1*2+1*1*1)=264种,选B.

下面我们换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我们来重新观察这个图形.


如图,虚线上下是两个封闭的三角形.所以,这个图形可看作两个三角形通过点对点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谓正难则反,从反面思考会不会容易一些呢?

我们这样设计思路:两个三角形先独立涂色,然后按照A-B,E-F,D-C三组的形式连接到一起.

为符合题意,我们要从总数中减去3组同色的,2组同色的,1组同色的.

两三角形独立涂色,则方法总数为:4*3*2*4*3*2

若3组都同色,即A与B同色,E与F同色,D与C同色,说明一个三角形涂色完成之后,另外一个三角形的涂色情况就被确定了.

所以,3组都同色的方法数为4*3*2

再研究2组同色的情况.

我们假设ADE已涂好,B与A同色,F与E同色,C不与D同色,那C有几种选择呢?


从上图能看到,C其实只有1种选择.

当然,也可能B与A同色,C与D同色;或者F与E同色,C与D同色,情况和上面相同.

所以,2组同色的方法数为4*3*2*1*3

最后研究1组同色的情况.

我们假设ADE已涂好,B与A同色,F不与E同色,C不与D同色,那么F与C分别有几种选择呢?


若F选择第4种颜色,则C只能选择与E同色(即上图中的3色).


若F选择与D同色,即图中的2色,则C有2种颜色可选.


当然,也可能E和F同色,或者D和C同色,情况和上面相同.

所以1组同色的方法数为4*3*2*(1*1+1*2)*3.

最后,我们来计算符合题意的方法数.

4*3*2*4*3*2-4*3*2-4*3*2*1*3-4*3*2*(1*1+1*2)*3=264,选B.

小结:

1.优先涂封闭图形;

2.如果前面元素的选择影响后面元素,要分类讨论;

3.正难则反,不妨试试从反面思考,开拓眼界和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