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改变了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理解: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

 姩躎艌簐涊蘖陧 2016-08-18

  对于全世界的经济学家, 听到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名字,恐怕最可能的反应是“终于给他了”。这位众望所归又迟迟获奖的学者就是现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理性预期学派的开创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的哈佛同窗西姆斯教授说“我很高兴能和萨金特分享这一奖项。”当年是同学,现在又是同一顶桂冠的获得者,这两位先生真的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得奖的喜悦。

  萨金特的理论在过去的20年中既改变了学术界对宏观经济的认识,又改变了年轻的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的模式,而且也深刻影响了自由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他在如何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怎样稳定通货膨胀与解决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样的学者是经济学的领袖。尽管他担任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圣地亚哥分行和芝加哥分行的顾问,同时也是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项目负责人,但萨金特教授还是那种纯粹的经济学家,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尽管他出生于19437月,今年已经68岁,但他仍然挥洒在经济学研究的第一线,在这样努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痴迷于理解这个世界的精神。尽管他不是公众人物,但萨金特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最著名的就是1976年他与内尔·华莱斯教授一起论证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要理解他的发现的伟大之处,我们就不得不要提到凯恩斯这位拯救了资本主义的大学者。凯恩斯学说的核心在于面对经济萧条、消费不足的时候,政府应该果断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俗的解释就是雇一批人“挖坑”,第二天再雇另外一批人“填坑”,这样GDP就上去了,居民的收入因之提高,消费也就增加了,危机因此得以解决。无疑,如果真的这样,这肯定是一个美妙无比的故事。但问题来了,居民和厂商凭什么要相信政府这种与耍猴差不多的游戏?难道他们不知道雇人“挖坑”与“填坑”的钱都来自他们缴纳的税,也就是国民收入的扣除。一旦人们知道国民收入并没有增加,只是从居民的口袋到政府的口袋再到居民的口袋,这样的游戏何以能“欺骗”企业去扩大生产,居民去增加消费?再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居民和厂商相信政府的救市努力,并采取了积极的生产与消费决策,经济真的因此而好转,那么政府为什么还要兑现当初的救市承诺?如果政府遵守扩张性承诺,经济就可能过热,如果政府不遵守承诺,下一次居民和厂商还会相信它的政策?

  萨金特的贡献就在于告诉我们,打破对政府的迷思,别指望政府是一个超人。在那个时代,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一位数学家穆斯关于预期形成的论文。在他的基础上,萨金特与华莱斯将理性预期引入到宏观经济的研究之中,此后这个名词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术语。为什么理性预期如此的重要?因为我们所有关于消费、投资与储蓄的决策,皆非仅仅针对眼下,最为重要的是关于未来的决策。事关未来的决策,所有的居民和企业家都需要对经济变量和经济政策未来的走向进行预期,在预期的基础上进行决策。那么,什么才是理性的预期呢?这样的预期要求你尽可能的收集与之有关的信息,并且妥善地处理这些可得的信息,目的是使你的收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并非不容许你在预测的时候犯错误,它只是要你不断地修正错误的预期,不要犯系统性的错误。

  

  举个例子,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公寓房比美国的别墅卖得还贵,同时人均GDP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你需要买房,此时你就要进行该国房价未来走势的预期。理性的预期会告诉你,这样的房价泡沫绝对无法持久,该国的房价必定要经历漫长的下跌过程。这不是日本的故事。

  在回顾创立理性预期学说的岁月时,萨金特1987年骄傲地说“[理性预期]同样也改变了我们研究最优宏观经济政策的方法……甚至宏观经济学家所讲的语言都与从前殊异。据此,我们可以宣布,已经发生了一场理性预期革命”这是卢卡斯、萨金特、华莱斯和普雷斯科特的光荣。

  

  一旦引入理性预期,关于经济政策的力量和影响,我们就可以得出与凯恩斯完全不同的答案。例如,一国的经济出现了衰退,或者面对外部的金融危机,该国政府打算大幅度扩大货币供应,也就是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和准备率。如果居民预期到这样的政策,那么他就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企业与居民都预期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将上涨,此时改变的是名义上的工资与价格,代表真实购买力水平的实际工资并不会上升,因此社会的总需求也没有增加。总需求不改变,企业自然也不会增加产量,就业水平也无法提高。最后,真实产出还是那个水平,失业问题也无法解决。

  在这个简单的推理中,你可以发现,预期到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那么,是不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推出居民与厂商都不能预期到的政策呢?例如,毫无预警地增加货币供给。此时,在短期内由于人们没有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变化,这样的刺激政策自然可以误导居民以为自己的真实收入增加了,企业误以为对产品的需求提高了。这样GDP上升,失业减少。但是,这只可能是短期的效果。误导之后产生的政策效果很快就会被通货膨胀所抵消。因此,短期内急剧发行太多的货币,长期的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就业和产出没有改变。这就是萨金特和华莱斯的伟大发现:“政策无效性命题”。它改变了我们对政府解决经济危机的力量的传统见解,乐观而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救市理论的基础不复成立。看看各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应对举措,再看看现在出现的政策效果,难道萨金特这些先驱者的预言不准确吗?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迷信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崇拜政府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自豪地宣称“中国模式”或者“中国式增长”的人们,总有一天会体会到萨金特的忠告:解决经济危机,我们需要“体制转换”。

  作为为萨金特教授名著《宏观经济理论》的中译者,我看到,一个起初见到数学就躲的博士研究生,后来是怎样用那么漂亮的数学改变了宏观经济的理论,然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就是萨金特一生的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