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竺言小聚 2016-08-19

文/漂泊小鱼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那些年,当人们还在痴迷腰间的摩托罗拉BP机时,手机来了;当人们还在用着能砸核桃的诺基亚时,iphone来了,于是那些曾经的巨人倒下了!当我们还想着房价跌一点买一套刚需时,结果发现5年又白干了;当我们还在想着考个公务员有保障时,养老金并轨了;当我们还在沉迷于提高孩子考试成绩时,发现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准备出国交流了。

近些年发展太快,突然感觉自己被硬生生地从,自商鞅变法以来就没怎么大变的中国社会,一下登上了时光穿梭器,一切变化太快,甚至不是变化,是变革!

“乱花渐欲迷人眼”,未来真的不可预见吗?如何在下一步的变革中,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美国作家丹尼尔*伯勒斯告诉我们只要知道《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

1从确定性开始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理解变化首先要找到不变的地方,即规律。变化的规律有两种,一种是周期性变化,比如日夜更替、潮涨潮落、草木兴荣,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要贪婪”,就是把握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另一种是线性变化,朝一个方向发展不回头,有起不一定有落,比如人的衰老、电脑的运算速度、全球化进程。

从两种变化,可以判断未来发展的两种趋势。一是硬趋势,一定会到来的趋势;二是软趋势,可能会发生的趋势。硬趋势比如,二胎放开,一年后(现在)医院紧张,三年后幼儿园紧张,七年后现在萎缩的小学规模面临紧缺,这是一定会发生的;软趋势比如,医生说这个病人只能活半年,可人家硬是靠跳广场舞活了5年还好好的。硬趋势一定会发生,需要主动适应,软趋势不一定会发生,需要主动作为,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

运用到生活中,就是要学会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归类,确定是什么变化类型,周期性还是线性,确定是什么趋势,是硬的还是软的,然后知道哪些一定会发生,哪些可以努力改变。

2洞察先机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要完成上面讲的归类,需要洞察力。我们身边有两种人,一种是见微知著的,能从细小中觉察出变化;另一种是视而不见的,泰山崩于前才能知道。显然,我们要成为第一种人。

面对觉察到的变化,人们通常会有三种反应,一是被动的,他们主要在解决昨天遗留的问题,俗称擦屁股;二是主动的,他们通常在解决当下的问题,俗称救火队员,只是变化太快的今天,立即解决已然太迟,及时救火,也不可避免损失;三是洞察先机的,他们着眼明天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想做一个能够洞察先机的人,需要用到未来标杆学习法。即,跳过当前的实践,不再模仿现在的成功者(等你模仿成功时早已时过境迁),而是从未来发展的硬趋势中,找到确定要发生的,以此为踏板,采取行动,具体实践。类似于狙击手射击时,瞄准点在目标下一步移动的方向上,而不是目标现在所处的位置。

洞察先机需要观察科技发展的八条路径。

1.去物质化——小、轻、数字化

2.虚拟化——模拟技术、世界大国原子弹爆炸都是计算机模拟的

3.移动化——随身携带

4.产品智能化——传感器、物联网

5.网络化——不解释

6.互动化——弹幕、社交网站、新闻评论

7.全球化——不解释

8.汇聚化——多功能合一、苹果手机

洞察先机还要关注加快数字化的三大油门:

1.运算处理能力——呈摩尔定律增长趋势

2.带宽——越来越快

3.存储容量——越来越来越大

3

变革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推动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上述八条路径和三大油门,是技术力量的革新,它们驱动的硬趋势决定,未来的发展将是变革式的,而不再是过去千百年来的一点点变化。

面对变革式的未来,需要具备与这相适应的变革式思维模式,因为,一切不彻底的改变都只能是走向失败的苟且。以企业秉持的黄金法则为例,如果紧紧盯在“发现并提供客户想要的东西”上去完善、拓展,其实已经落伍,真正要做的是瞄准客户未来需求,给予客户目前无法实现而一旦实现就会想要拥有的产品。就像iphone出来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手机可以这样,一但iphone上市,人们如获至宝,这就是我想要的手机。需求是创造出来的!

更进一步的结论就是,在变革时代,只要有可能,就必将会实现;你不及时做的,别人就先做。

4跳出当前的问题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既然要去做,就要找准问题,着手行动。这里需要避开一个大坑,专注错误的问题是永远无法找到正确答案的。有些人总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自己战略上的懒惰,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

那么怎么办?所谓找准问题,就是要找准问题的核心,我们能看见的问题都是表象,要挖掘问题的本质。这里需要像剥洋葱一样,剥开“表皮外衣”。

美国陆军曾经做过关于“指挥官指令”的研究:在一次作战行动中,指挥官会下达一系列指令,比如一个排接到命令,要于D日中午12点,占领一个高地,切断敌军补给线,需要在早上6点出发,中途9点到达C站补充弹药。试问,如果通信中断,上述任务无法全部完成,应该首先完成哪一个指令?是补充弹药,还是占领高地,都不是,这次战斗行动的目的是切断敌军补给线,那么,当遭遇弹药无法补充的问题时,当高地攻不下来时,排长应该遵循的是“指挥官指令”——实现指挥官意图的核心指令,果断地去执行切断敌军补给线的任务。

关于寻找核心问题,我们要做到三点,一是不妄下判断,判断往往基于过往经验的归纳,如果未来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判断的结果也会不同;二是以终为始,牢记自己要干什么,愿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三是抛开现有负担,当现在的资源未来用不上的时候,就需要果断地抛弃,就像1984年,英特尔果断抛弃存储器的开发,转而加大处理器的投入一样,给英特尔带来了新生。

5反其道而行之

找到正确方向的最有效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我们认为的最大挑战,与实际上的最大的挑战不是一个概念,那只是我们以为!

捷径就是关注大多数人都关注的反方向!两种解释,一是关于未知,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情,一定不是最佳的选择,失败的概率最大,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二是即使大多数人的选择正确了,人太多,也无利可图。

唯有走在别人前面,才能成为领头羊。这时,不妨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

6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目标和方向都确定了,那我们该做些什么?那就需要对未来的市场、产品、工作进行再定义和再创造,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功能叠加,我曾经单纯地以为空调就是调节空气温度,这样理解没错,但不是未来的趋势。空调的功能正在逐渐加入静音、变频(省电)、净化、预约等功能,这些功能叠加进来以后,空调实际上是在调节环境的质量。

二是打破界线,以前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的,滴滴就是用来打车的,但是现在有一种现象叫跨界打劫,微信打劫了传统电信行业,现在谁还用手机发短信,电话都改微信语音了;优博打劫了陌陌,直接可以撩妹约会了;甚至还有合伙打劫,比如excel的函数和手机app联手打劫了老式计算器。

三是善用工具,工具可以成倍的提高效率,有些还是我们熟知但不太会用的,比如word里有4000种功能,我经常看到有的同事在手敲目录,其实word可以自动生成。这就需要不断地开发工具用途,让熟悉的工具“老树发新芽”,我最早用excel只是做表格,后来开始加入函数做预算,再后来学会了生成饼图、柱状图进行数据分析决策,后来又学会了做计划生成甘特图,这是长期开发的过程。

四是发挥核心优势,未来社会是在新旧融合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老瓶装新酒,比如pdf一类的电子书早都有了,但是kindle和ipad的发明,让电子书找到了最佳显示的移动载体,立刻焕发活力;另一种是新瓶装老酒,比如互联网是新生的,原来的报社也开始在网站上发新闻,但内容不改一如既往的腐朽,又有谁会去点击呢?所以,瓶子新旧无所谓,关键在“酒”!“酒”就是核心优势,包括天赋、能力和资源,要把自己一独一无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7主导未来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理解未来,采取行动,旨在主导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愿景是什么,因为,愿景有多强,动力就有多大!愿景决定了行动,决定了我们在所选择方向的时间投入和金钱投入,同样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能否现在就来!

未来是知识时代,努力的方向之一是分享。过去资源时代,特点是资源紧缺,占有资源是努力方向;未来是知识时代,特点是丰饶,努力的方向是分享。把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享出去,自己并没有损失,反而会通过输出带动输入。分享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水涨船高反过来让自己受益,建立了圈子和资源共享结点。

推动分享的有沟通、合作、信任三种力量,我们需要把三种力量驱动起来,旋转起来。具体为,沟通促进合作,合作建立信任,信任促进够更好地沟通。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当然,努力不一定成功,我们需要具备快速失败的能力。把失败当成是试错,但一定要快,时间成本伤不起。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学会用评判标准快速判断是否失败,快速总结失败经验,快速重新开始新的尝试。我们不怕失败,但只有快速失败,才能更快的接近成功。

这就是丹尼尔*伯勒斯的《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当你用这个七个原则看未来时,会蓦然发现,曾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障碍,此刻不过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罢了,远方的美景正在扑面而来,就像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你走来。

抱歉,限于篇幅,内容太干,读的时候请自己掺点水,农夫山泉就行。

理解未来,你只需要知道七件事

作者:漂泊小鱼,业余时间的专业读书人,职业生涯规划师,豆瓣、新浪微博书评人。公众号:每天想点事

本文由漂泊小鱼授权在古浪读书头条号发布。网媒转载或纸媒发表,请预先取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