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又不会飞!”“可我造了一驾飞机啊。”

 水墨江南A 2016-08-19




每个人,都做过一个飞翔的梦——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的飞翔梦,是横越北海。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的飞翔梦,是攀登星辰。
 
“我欲乘风归去。”
苏轼的飞翔梦,是遨游宇宙。

你有过一个飞翔的梦吗?

在我小的时候,我幻想自己长了翅膀飞起来是什么感觉。
 
记得小学三年级,学校来了一批留着中分长发,穿白衬衫,哼着让人流连一整天却不知道名字的曲子的实习男老师。其中有一位最受男生的欢迎。倒不是因为他有多善谈或者有派头,原因是他带来一架木制的飞机模型。

这架精美稀罕的飞机被他大手一甩,就能飞出近百米远!最远的一次从村子的一头穿过麦田飞到另一个村子边缘。每当他把飞机模型扔出去,后面数十个男生就在后面义务跑过去捡。于是,每次傍晚放学后,这个男老师就会站在校园门口的土路上,用尽全力把飞机扔出去,然后绿色的田野上,一群野孩子抡着手臂追着飞机跑,并以第一个抢到并且摸一下这么神器的玩具为荣。
 
水银色的天空,橘黄色的向晚,绿色的麦田,身后激荡起的灰土……那场景,太难忘了——只要飞机飞起,我们就像疯了一样,仿佛再跑快一些,就会变成那架飞机,在夕阳下的麦田上飞起来了。
 
后来,我又去爬过高压电线塔,在村头的大秋千上荡超过120度角的秋千,试着从土丘最高的地方跃入水塘,初中的时候我从爬梯上跳下来还为此拉伤了韧带。飞翔,对于我的意义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麦田追飞机的渴望飞起来,到电线塔上俯瞰产生恐惧紧紧抓住手中的依仗,再到荡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的恐惧和无所适从,到从高处跃下时的悸动。
 
原来,飞翔,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向上的动作,它是奥斯卡短片《kiwi》里那只不会飞翔却心怀飞翔梦的小鸟,它也是《逍遥游》里横越北海的鹏鸟,可能是穿过一片大海,甚至是向下坠落。但没关系,因为飞翔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想法和姿态。
 

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追逐、挑战、创新、冒险、还有坚持。


追逐



1903年12月17日清晨,北卡罗莱纳州天寒地冻,空旷的沙滩上只有稀稀疏疏5个人即将见证躺在一旁的飞机起飞的时刻。弟弟奥维尔爬上“飞行者一号”,而哥哥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送它滑行,第一次它颤颤巍巍飞行了12秒共36.5米。接着莱特兄弟轮换飞行。

最后一次,威尔伯用59秒飞了260米。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成功了!几分钟后,一阵狂风把“飞行者一号”掀翻,飞机严重损坏。莱特兄弟的成功没有立即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大多数报纸都拒绝报道。但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莱特兄弟最终获得世人认可,并被誉为“飞机之父”。

可以想见,加州的晚霞洒满红树林的时候,莱特兄弟花了整整四个年头,在北卡罗来纳岬角的风口中,经过上千次失败,只是为了这短短的59秒钟的飞行,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和汗水。


(“飞行者一号”代表了人类关于飞翔和探索天空的最初的梦想,也象征着孤独者在奋斗过程中、面临的失败、迷茫、不被认可甚至诋毁,却从未动摇的追梦的心。)


莱特1903号
 
材质:黄铜  
翼展:76mm
制作难度:★☆☆
 


挑战
如果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为了圆最初的梦想,那么莱瑟姆驾驶飞机创造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则是源于挑战精神。1909年8月29日,英国飞行员莱瑟姆(H.Latham)驾驶的安托瓦内特号飞机在法国的兰斯国际航空集会上创造了飞行高度155米的世界纪录。

(从“飞行者一号”的59秒的飞行,到安托瓦内特155米的世界纪录,用了六年。飞得更远——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穷尽的,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惊艳,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在创造奇迹的路上......)


安托瓦内特号
 
材质:黄铜 
翼展:82mm
制作难度:★★☆


创新
胡戈·容克斯是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他在1908年开始从事飞机的设计研制工作,1913年他在亚琛建造了德国第一座风洞,191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全金属无支架、无张线的单翼张臂式飞机。并率先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进行静力试验。容克斯创立的飞机制造公司和飞机发动机公司所生产的多种机型和航空发动机对未来飞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创新,是一再被人们提及的字眼,从瓦特第一架飞机需要通过手推助力,到荣克的第一架全金属无支架、无张线的单翼张臂式飞机,人类没有满足于现状。)


荣克号
 
材质:镍合金 
翼展:59mm
制作难度:★★★
 


冒险

冒险精神。人类对于伟大目标的高度兴趣和高超技艺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从玄奘西行,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冒险让这个世界开始融合和产生无限新的可能。)


当林德伯格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Spirit of St. Louis)单引擎飞机从位于纽约起飞,经过33个半小时的飞行,飞越大西洋抵达法国巴黎时,全世界为之震惊。
 
在那个年代,林德伯格的创举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在他之前,美国和法国有三组人马试图飞越大西洋,结果都没有成功,有6人为此丧生,包括一战王牌飞行员农格塞尔。这项挑战前后共有6架飞机全毁,10名飞行员死亡。林德伯格的创纪录飞行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航空事业在欧美和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其影响依然存在。华盛顿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入口大厅的空中,一前一后悬挂着两架飞机,老旧的一架就是林德伯格的圣路易斯精神号。林德伯格及其圣路易斯精神号成为了美国精神的代表。
圣路易斯精神号
 
翼展:88mm 
材质:黄铜
制作难度:★★☆


坚持
英国工业大亨亨利·克雷默有一个梦想——能不能仅仅用飞行员身体的能量就让飞机飞起来?他出资100000英镑奖励给第一个飞过英吉利海峡的人。那是1959年。

十年过去,几十个团队先后尝试去制造一架符合要求的飞机,均以失败告终。直到MacCready的出现,他们完成了飞机,并试飞。短短几分钟后,一年的努力全部白费。飞行几百米后,飞行员筋疲力尽,试验告终。整个团队又花费另一个一年来重新制造、重新测试和重新学习。

而距离亨利·克雷默打开他的钱包,支付他的梦想,已经过去了整整18年。终于几年之后,MacCready的游丝神鹰号飞行了2172米并赢得了奖金。一年后,游丝信天翁号飞越了英吉利海峡。
人力飞行器

材质:不锈钢
翼展:207(信天翁),250(蜻蜓号)mm
 制作难度:★☆☆

“你又不会飞!”

“可我造了一架飞机啊。”


有梦想,要么去飞

要么造一架飞机去飞

飞起来,造起来


编辑:子木蠡


丨读者·书房 今日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