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硬件厂商,请回归商业本质!

 三哥四妹 2016-08-20

智能硬件厂商,请回归商业本质!

智能硬件厂商出不了销量的集体困惑,我觉得已经是常态了,除了小米砸低价,再除了大疆专注做了十年无人机,好像没有哪个智能硬件厂商活的很滋润(网上吹牛的说卖了几百万台的不算。)

我想,是因为大多数智能硬件创业团队,都幻想通过智能硬件收集大数据,再通过app打造生态,这里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罪魁祸首。其实智能硬件,除了手机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终端,其他的智硬,绝大部分不存在打造生态的可能性,我怎么想,也不觉得电动自行车、智能插线板、智能监控这类东西可以打造什么平台的。充其量,不过收集一点客户数据,更好的为客户提供点服务和方便。

so,醒醒,老胡想提醒厂商们,既然无法构建产业链,那么就要回归商业本质,卖货赚钱,很多的知名大型公司,大多是从卖产品开始的,无论是卖随身听的索尼,还是卖电脑的联想,卖货赚钱不可耻,整天说情怀才可耻。

我们都知道,营销四要素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我想厂商应该好好想想生意的以下几个关键点:

1、产品

你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是外观更有颜值,还是产品解决了某个需求,还是性能更好?亦或是服务更好?或者是价格更低?甚至就是你们比别人更会营销!总之,想想明白你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

题外话说一句,价格更低这个优势,我并不认可,这么多年广东深圳上百万家工厂,强大的产业链,这么多工厂,你看看谁是靠价格低活下来的?拼价格是最低级的销售竞争。

2、核算

有多少厂商细细的做过核算?每一台的成本是多少,摊到每一台的研发成本是多少,营销成本又是多少,定价多少比较合理,卖多少台可以赚多少钱,盈亏平衡点在哪里?

还有,产量能跟得上么?有时候算的挺好,一个月卖1万台就可以了,结果工厂每个月只能生产出来1千。

3、好好想想销售

打算达到多少销量?真实可行的销量是多少?通过什么渠道进行销售?用什么方法拓展渠道和销量?不要把销售拍脑瓜想的过于简单,实际上卖货这事应该是比生产更难的一个环节。

4、生产环节的控制

产品设计是自己研发的,还是外包的?产品的生产,是自己的工厂,还是找工厂代工的?如果是工厂代工,对工厂的控制力如何?

5、技术积累

做硬件是个苦活,如果想好好做,那就要做好在一个破工业园里耐心积累3-5年技术的准备,这首先需要创始人或者合伙人懂技术,另外可以耐得住寂寞。

6、压缩成本

初创团队,成本需要压缩,办公环境不用太高大上,要有创业团队的样子,薪酬也不能太豪华,不需要的人不要招,尽量外包解决。创业吗,要尽量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

7、少吹牛,多做实事

产品还没出来,各种情怀宣传漫天飞,这花了多少营销费用,到底又有什么作用呢?ceo又各种参会各种拿奖,我建议还是集中精力,多做实事,哪怕多参加点展会,也比到处炫耀强。

8、活下来,尽可能活的久一些

资金链尽量不能断,做好规划和储备。

现在,风口过去了,我们看到,认真做事的团队,会慢慢的崭露头角,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产品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