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军:未来被颠覆的六大传统产业

 心明显 2016-08-20

未来的医疗

人类能否长生不老?

手术机器人

今天,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做手术的机器人就是达·芬奇手术系统。达·芬奇手术系统分为两部分:手术室的手术台和医生可以在远程控制的终端。手术台是一个有三个机械手臂的机器人,它负责对病人进行手术,每一个机械手臂的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人,而且带有摄像机可以进入人体内手术,因此不仅手术的创口非常小,而且能够实施一些人类医生很难完成的手术。在控制终端上,计算机可以通过几台摄像机拍摄的二维图像还原出人体内的高清晰度的三维图像,以便监控整个手术过程。医生也可以在远程对手术的过程进行人工干预。

达·芬奇手术系统的主要发明人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拉塞尔·泰勒(Russell Taylor)教授是我的朋友和师长,因此我有幸亲身体验操作该机器人。他为我在手术台上设置的是一个仿制的人脑,我在远程用手术刀虚拟切割时,手的感觉和切割真实的组织是一样的。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的手术台

机器医生

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和医生们让计算机理解人的语言,然后让它能够根据化验结果和病人的描述来诊断简单的疾病。

IBM公司从20世纪70年开始就致力于机器智能的研究,并且在工业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IBM开发的沃特森(Watson)智能系统可以理解自然语言,分析各种数据和医学影像,帮助疾病诊断和医疗信息的管理。

在一些医学领域,比如肿瘤科,它能够非常准确地给医生提供诊断的建议和帮助。目前,如果不引入医师的干预,仅仅靠计算机通过阅读病例、倾听病人的描述和分析化验结果进行疾病诊断,它也能达到中等医生水平

能够帮助看病的IBM 沃特森计算机

个性化抗癌药品

2013年Google宣布成立独资的IT医疗公司Calico,并且聘请了世界知名的生物系统专家阿瑟·李文森博士担任CEO。李文森博士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的CEO,在接受Google任命时,他依然担任着基因泰克的董事会主席以及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可谓整个工业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人类在抗癌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比阿波罗登月或者语音识别要多得多,但至今依然难以根治癌症。因为癌细胞基因的突变和人有关,而且可能一再突变,因此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设计特定的抗癌药,而且要根据患者癌细胞每一次新的变化研制新药。

因此,李文森博士认为,只要这个研制速度能够赶得上癌细胞的变化,那么,即使不能彻底杀死所有的癌细胞,患者仍可以长期和癌症共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李文森博士认为这要依靠最新的IT技术,尤其是大数据。

根据基因泰克的科学家解释,我们已知的各种可能导致肿瘤的基因错误不过在万这个数量级,而已知的癌症不过在百这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即使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恶性基因复制错误和各种癌症的组合,不过是几百万到上千万种,这个数量级在IT领域是非常小的,但是在医学领域则近乎无穷大。

如果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这不超过几千万种组合中找到各种真正导致癌变的组合,并且对这样每一种组合都找到相应的药物,那么对于所有人可能的病变都能够治疗。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病变,只要从药品库中选一种药即可,比如对患者约翰,他原本是使用第1203号药品,如果发生新的病变,经过检查确认后,改用256号药品即可,这样并不需要每一次重新研制药品。如此一来,便可以控制癌症了。

李文森博士所倡导的为每一个患者设计个性化特效药的思路,如今已被制药行业和医学界普遍认可。在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里,阿图尔·巴特(Atul Butte)教授建立起医学大数据中心,专门从事利用大数据寻找个性化药品的研究工作。

根据该中心的陈斌副教授介绍,美国只有1/7左右的临床证明有效的药品最终能够走完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部审批流程并最终上市。剩下来的6/7的药品,虽然在小范围内使用时对一些病人确实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在使用到大量患者身上时,平均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最终被FDA否决。

该中心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不少药其实对特定的人群有效,现在的关键是找到那些特定的人群,让那些研制过程中被淘汰的所谓“废药”经过改造后能够重新被利用。在未来可能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药品医治,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特效药。

个性化药品

人类是否可以长生不老?

据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院长迈克尔·斯普瑟(Michael Sipser)博士介绍,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癌症、艾滋病、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都在下降,下降的幅度在20%~40%左右,但是阿尔茨海默症导致的死亡率却上升了40%。

在李文森博士看来,延长人的寿命关键是要找到衰老基因。至于怎么找,则需要使用大数据,而Google的特长是善于处理大数据,因此这便促成了李文森博士和Google共同创建大数据医疗保健公司Calico一事。

《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Google能否战胜死神》

当然,Google也明白,光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是无法解决如何防止衰老这一难题的,为了便于全球科学家们一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难题,Google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及杜克大学医学院一起,将建立一个标准的人类医疗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包括5 000人全部的生理和医疗信息。三家参与方希望该数据库能成为全球科学家们做研究和发表科研成果的基准(Baseline)数据库。

除了Google之外,更多的IT公司和IT人士开始涉足医疗领域。事实上,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约翰·克雷格·温特(John Craig Venter)等人创办的人类长寿(Home Longevity)公司在这方面甚至走到了Google的前面,该公司于2013年成立,今天已经开始为一些大的制药厂提供与基因技术有关的服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