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树剑|经典针灸概念术语研究述略

 博学多思写 2016-08-20


作者简介:张树剑,青年中医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从研究方法与角度、研究范畴两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经典针灸概念术语的研究概况认为目前针灸经典概念术语研究已有若干成果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系统研究阙如研究方法不足、文化角度的研究缺乏微观立场、缺乏临床立场的研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经典针灸概念的诠释是针灸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概念的研究是针灸理论现代表达以及针灸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20年来中医学界及文史学界的相关学者对针灸学经典概念的研究多有涉及笔者对此作述略如下

1 研究方法与角度

1.1

史学的方法

      李建民考察了周秦脉学的形成史对早期脉学的发展与演变作了解读并尝试用历史学的角度回答生命的本质与意义[1]。廖育群亦从史学方面对脉的早期概念进行了诠释[2]120-123并考察了印度医学中的脉与穴的概念[3]对“是动”、“所生”等概念亦作了史学角度的比较研究[2]25日本学者山田庆儿对中国医学早期形成的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对脉、脉诊、终始以及灸法、砭石等概念的形成过程作了诠解其诠释角度多从早期社会思想风土着手角度新颖[4]

1.2

文献学的方法

      利用文字、音韵、训诂与版本校勘等文献学方法研究古代学术概念是传统学术领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沈澍农对腧、输、俞、窬等术语作了考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了上述术语的联系[5]。段逸山考证了督字的音义提出督与尾相通督脉即尾脉的观点[6]27-29。笔者对督亦作了考证提出督与裻、躳通亦可训为中督脉可作躳脉、中脉理解同时笔者进一步阐释了督脉的含义在医学史上的演变及其对全民语言产生的影响[7]。韩建平对人迎”与“阳明”二术语作了音韵与字源的考训研究表明人迎与阳明二术语均来自“亢”字从而提出人迎脉与阳明脉均指人体的具体部位即颈动脉的观点。同时他又利用版本比较的研究方法提出厥阴即指前阴厥阴脉即前阴脉的观点[8]27-29

      李锄综合运用文字与版本比较的方法对多个针灸经典概念作了诠释涉及属、络、是动、所生、系、开、阖、枢、髎、俞、膻中、奇等多个概念术语。多有创见如通过对属、络两术语的文献研究提出属、络同义均是连系之意之所以异文表述是为了“避复”是《内经》的一种修辞方法[9]

1.3

诠释学的方法

      对于中医学理论研究与概念阐释以“理解、解释和应用”为基本范畴的现代诠释学为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赵京生认为作为针灸学内核的经典针灸理论其表述语言与语境的时代差异阻碍了现代人的理解与交流。根据针灸用语特点对针灸理论基于其文字、理论体系、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系统研究的现代语言表达是针灸学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10]作为例证对针刺补泻方圆的概念作出了现代诠释。此观点与解释方法与现代诠释学原理相契。杨峰等以诠释学的观点对“是动、所生”的古今研究作了评述借以说明中医文献研究的诠释学向度[11]

1.4

文化角度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医理论多年来备受重视。金丽通过对先秦诸子与《内经》“神气”及相关术语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勾勒出“神气”的发生、发展轨迹但其最后的指向是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而并不是术语本身的涵义解释[12]。于红对先秦道家与《内经》中“神” 的范畴作了比较研究探索了“神”的道家哲学来源认为先秦道家与《内经》中的“神”含义有密切的联系[13]。朱玲系统探讨了道家思想与针灸理论建构的关系“治神”、“同精”、“根结”、“标本”、“离合”、“迎随”、“终始”等经典概念术语结合先秦道家观念作了阐释认为在文献用语、思想观念、说理方法诸方面早期道家思想对针灸概念均有渗透或影响[14]。黄海波对“营”与“荣”作了文化学上的辨析诠释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5]124-127。关晓光对脉诊作了文化发生学的研究认为脉诊产生于古代针灸等治疗实践但由于其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观的巨大影响[16]

1.5

临床角度

      针灸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针灸经典概念的诠释多从临床角度讨论。张建斌结合临床体会阐释了“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意义认为通常作为两种徐疾补泻的方法的解释指的是通过针刺治疗前后对脉象的徐疾诊察来预测和判断疾病的虚实转归[17]。高建芸借助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仪(TCD)观察了人迎寸口脉的相关性较深入地阐发了人迎寸口脉法的临床意义[18]

2  研究范畴

2.1

 经脉名称概念研究

      刘澄中、张永贤对气、发、脉、俞等名词作了文字与文化发生学上的考证但其指向是证明灸疗的感传现象[19]。黄龙祥对经脉的一般概念如经、络、脉具体经脉名称如任、督、冲、带等作了较系统的阐释[20]

2.2

经脉病候研究

      20世纪以来大量出土的简帛材料对中医学术史的研究投射了新的光束。数位学者依据出土脉书对病候概念“是动”、“所生”作出了诠释。如赵京生认为《经脉》篇各脉病候的“是动”、“所生”是源于作者对所依据的医学文献的理解和采用方法而非是一种病证分类方法本质上是古人对经脉主病的不同认识[21]。黄龙祥认为“是动”病是来源于手足腕踝部脉口的脉诊病候[20]234。廖育群认为“是动”、“所生”不是病症的分类方法无划分的实际意义于治疗实际[2]23-24

      与此同时经脉具体病候释义的研究也成果卓著。赵京生著《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一书中对经脉的病候的阐释有专章讨论从病候入手深入探究了经典针灸理论中体现针灸临床的特殊意义[21]134-175。杨峰从不同的视角对《内经》中的经脉病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力图对《内经》经脉病候的情形有整体的把握[22]

2.3

专题术语研究

      李永春对《内经》中“治神”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认为治神的理解不能囿于《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两处论述只有对《内经》论神有了全面的理解才能对治神得出正确的认识[23]。刘书坤对“得气”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要批判地继承古人的论述明确不同气在针下的感觉对针感与得气不能混为一谈[24]。张晨光对“补泻”刺法作了系统研究提出《内经》补泻刺法理论是建立在虚实理论、针具理论、刺法理论三大基石之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临床治疗则是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虚实”特点结合病位、病形等因素选择九针中相应的针具施行不同的刺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并且还考察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在《内经》及后世的应用[25]

3 问题与思考

      针灸经典概念的研究涉及医、哲、文、史等多学科领域。史学学者多将外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内史研究开拓了医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文献学的方法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展开概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诠释学的方法是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在中医概念研究中应用不足。文化研究立场与临床立场一虚一实两者迫切需要相互沟通。在研究范畴方面经脉病候研究成果卓著这与出土简帛医书有关。名物概念与专题术语研究仅有部分个案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综上所述虽然对针灸经典概念术语的研究已有若干成果但现状却不容乐观。

第一

经典针灸重要概念的系统研究阙如。这与针灸理论不受重视有关相对于临床研究与现代实验研究针灸理论研究的从事学者较少。而处于理论研究核心的基本概念研究由于年代古远证据与文献不足征涉足者更少。

第二

研究的方法不足。史学的方法与文献学的方法仍是目前针灸概念研究的主流诠释学的方法运用较少。虽然史学研究与考据是传统治学的重要方法但医学文献与文史类古籍有明显不同除了具备普通文献的特征之外还具有极强的实践特点兼具人文哲学与自然科学双重属性所以针灸文献的解读意义不仅具备史学价值更关系着针灸学术传承以理解的现实性为重要原则的诠释学的方法应当更多地加以利用。

第三

在文化层面上研究多围绕在哲学层次、认知方法、思维模式等宏观方面具体概念术语研究不够。针灸概念的产生与哲学早期的社会思想息息相关其研究迫切需要外部视角但诠释的角度宜具体才不致有蹈空之嫌。

第四

持有临床立场的研究不足。原因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缺乏沟通。临床工作者涉及理论尤其是基本概念研究的甚少深度也不够。理论研究者尤其是文史界学者涉足针灸经典概念的研究则缺乏临床立场不但增加了研究难度而且不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发现古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2]廖育群.岐黄医道[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3]廖育群.印度医学的“脉”与“穴”[J].中国科技史料2001222):152-167.

[4]山田庆儿.中国古代医学的形成[M].廖育群李建民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

[5]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40.

[6]段逸山.督脉命名别解[J].中医药文化20072):12.

[7]张树剑赵京生.督脉名考释[J].中医研究2008214):59-61.

[8]韩建平.马王堆古脉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李锄.针灸经论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73.

[10]赵京生.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J].中国针灸20072711):851-855.

[11]杨峰赵京生.中医经典文献研究的诠释学向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 277):70-71.

[12]金丽.先秦诸子与《黄帝内经》中神气相关术语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13]于红.先秦道家和《黄帝内经》中“神”范畴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14]朱玲.道家文献对《内经》针灸理论构建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5]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6]关晓光.脉诊文化发生学研究[J].大自然探索1996154):118-123.

[17]张建斌.“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义[J].中国针灸19951):47-48.

[18]高建芸.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

[19]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与针灸科学[M].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21-31.

[20]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1]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51-52.

[22]杨峰.《内经》经脉病候范畴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23]李永春.《内经》针刺治神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24]刘书坤.针刺得气及其衍变之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25]张晨光.《内经》补泻刺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本文原载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3月第30卷第3期总第376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理性视角审读针灸

还原针灸本来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