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京生|上下内外:经脉脏腑相关探赜

 出租车99 2021-11-25
图片

作者简介:

赵京生,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摘    要

经络联系机体上下内外的理论内涵, 主要源于与反映以十二经脉四肢穴为主的针灸治疗经验;在经脉与脏腑理论融合过程中, 这种联系的内在关系表达渐趋复杂, 因而对经脉与脏腑关系的研究, 需要从经脉理论自身特点, 辨析经脉脏腑关系理论形式的“虚实”成分, 以利本命题的科学价值发掘。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从命题理解和经脉理论演化两个角度, 做简要分析。

中医主要治疗手段——施用针灸与服药, 其作用产生的途径, 一从外, 一由内。古人因此归纳为外治和内治两法, 所谓“毒药治其内, 针石治其外” (《素问·移精变气论》)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相应地分为体外与体内两个角度, 并以经络与脏腑两大理论与之对应。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历来有外经病与内脏病的约略划分。经络于体表肢节联系内脏及器官, 角度是由外而内;脏腑在体腔之内而联系体表和组织, 角度是由内而外。所表达的人体组成、活动及其关系, 概言之即上下内外、部分与整体;而对于有机统一体和站立形体特点, 经络与脏腑, 也都偏于各自的角度和一定范围的表达, 二者从独立发生发展, 到融合统一。经过演变的经络、脏腑理论, 存在概念内涵复杂、界定模糊、理论构建掺杂主观想象、牵强理论完美性等问题。因此, 对针灸理论, 在整体上传承的同时, 还需要细致分析, 具体把握, 才能深入理解而正确认识, 进而指导应用和现代研究。

经脉脏腑相关的命题, 正是上述焦点, 自提出之后数十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进行探讨[1,2,3,4,5], 从中西两个角度阐发了该命题的科学价值与研究意义, 也论及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理论或方法问题, 笔者在此基础上, 仅从有关经脉理论理解的角度, 略陈管见。

1

关于命题的意义与内涵

针灸学科中, 与“经脉脏腑相关”同为现代提炼的重大命题, 似乎只有“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 相较而言, 本命题的关涉相当广泛, 含义则相对模糊。那么, 这个命题的意义何在?

一方面, 经脉与脏腑的联系, 是针灸的重要理论认识, 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有大量的不同角度的论述, 对这个并非新创, 甚至是“老生常谈”的认识内容, 以命题形式从头绪繁多的理论中提炼出来, 简明表达, 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跳出论说习惯, 更清晰地审视和思考那些更具价值的宝贵经验、规律认识, 促进对经脉本质、经脉与腧穴关系、脏腑及其与经脉联系等的重新思考, 研究更为深入具体的科学问题。

比如, 对经脉概念的涵义, 一般概括为运行气血、联系周身两大方面, 而以运行气血为首。但实际上, 表达人体的上下内外联系, 才是经脉本意的指向, 并对针灸疗法的运用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本命题的提出, 突显的是经脉的这一根本意义, 有利于对经脉真正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又如, 分析经脉脏腑的相关性, 可能出现如下思辨:在经脉方面, 是与整条经脉通路的相关, 还是部分、点位的关联;在脏腑方面, 是一脏 (腑) 一经、一脏 (腑) 多经, 抑或多脏 (腑) 一经, 是只与内脏关联, 还是包括组织、器官等。对这些问题, 已有学者论及[6];还有学者指出了中医脏腑概念的特殊性及其与经脉联系的认识问题[7]。这关系到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方向的确定与内容的选择等。

另一方面, 以经脉理论表达针灸实践中发现的机体各部关联现象, 简括而言有两大方面, 即上下和内外。这里的上下和内外, 是基于言说角度而定的身体具体部位、位置、层次、范围等。经脉相对内脏为外, 属层次;四肢相对头身为下, 属位置;足经与脏腑的联系, 既是内外联系, 也有上下联系。如, 足少阴经循行不至耳, 但本经属肾, 而根据中医理论, 肾开窍于耳, 则从理论上足少阴经与耳关联, 显然, 这是基于五脏与官窍的关系, 是脏腑理论角度的解说, 并非经脉的直接联系。所以, 足少阴经与肾脏确有内外 (层次) 关系, 而该经与耳的上下关系则难以排除理论推衍的成分。对这类经脉联系的内容, 笔者认为, 在现代研究中应特别注意辨析, 谨慎对待。

本命题所及主要是机体内外关系, 尽管涉及一定的上下关系, 如下肢经穴主治在上的体内脏腑病, 但并不等同或涵盖经脉表达的机体上下联系。针灸理论中, 足六经根结, 以足趾末端穴为“根”, 以头、腹、前阴为“结”, 表达了足经肢端穴作用于头身的特性及其经脉联系上下的原理;手足阳经根溜注入, 以各经四肢肘膝以下穴 (根、溜、注、下入) 和颈部穴 (上入) 的内在关联, 说明阳经联结四肢与头项 (身) 、贯通身体上下的联系特点, 及上下腧穴的作用趋向。经脉理论中这些偏重于说明身体上下联系的规律, 本命题并不能尽数囊括。也因此, 不断有学者探讨本命题的表达[2,4,6,8]。

上述种种表明, 经脉脏腑相关命题本身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内涵, 否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研究内容或方向的选择, 或曲解研究结果的意义。

2

经脉自身特点及其与脏腑关系演进

如前所述, 本命题涉及范围宽泛, 这对具体研究内容即相关性的确定颇为不利, 仅从经脉角度来说, 哪些内容应是更为重要的研究关注点?这取决于对经脉理论的理解认识。

经脉名称, 反映与脏腑的关系。在经脉理论形成过程中, 与脏腑的联系由个别逐渐发展全面, 对此, 原本是以“经脉循行至脏腑”的形式来表达, 至《灵枢·经脉》的十二经脉, 却以脏腑冠名, 从名称上确定了经脉与脏腑的一体关系, 且以脏腑为主, 经脉为次, 如“肺手太阴之脉”之名。对这种关系性质、特点的认识, 更是贯穿于机体生理、病理及治法等理论的构建, 视之为人体具有的结构和功能。如《素问·调经论》言:

“五脏之道, 皆出于经隧, 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 则泻其经隧……不足, 则补其经隧。”

受该认识的影响, 腧穴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穴“五输穴”, 被表达为“五脏六腑所出之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 , 其专篇《灵枢·本输》才会以“某脏腑出于……某经也”的特别方式记述各经脉五输穴。

“肺出于少商, 少商者, 手大指端内侧也, 为井木;溜于鱼际……注于太渊……行于经渠……入于尺泽, 尺泽, 肘中之动脉也, 为合, 手太阴经也。”

后世针灸理论发展, 承袭了这种认识。如首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手太阴经五输穴:“肺出少商。少商者, 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 去爪甲如韭叶, 手太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唐代《外台秘要方》针灸专卷, 认为“夫五脏六腑精灵之气, 顺脉而出, 附经而入, 终而复始, 如环无端。”其记载经脉腧穴的篇章名为“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以“肺人”“大肠人”等脏腑称谓形式记述十二经脉及腧穴 (实含任督脉) 。

经脉命名因素中有脏腑名的形式, 《内经》中除《灵枢·本输》篇有“足阳明胃脉”之谓以外, 仅见于《灵枢·经脉》篇。尽管如此, 这种经脉名称至隋《诸病源候论》中已多见, 经唐《千金要方》、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为 (章节名) 规范称谓, 一直影响至今。经脉与脏腑一一对应的“完美”关系, 甚至径以脏腑名来指称经脉 (如“肺经”) 的一体化进程, 已经被后人视为当然如此的经脉脏腑关系形态。

如果持这种认识, 就脱离了经脉理论自身的独特性, 也就很难解释、理解如《针灸甲乙经》中所载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主治病症这一类经验内容 (独立为句的“太冲主之”原文共12条, 笔者大致编作三类) :

(1) 环脐痛, 阴骞两丸缩, 坚痛不得卧。狐疝。腰脊相引如解, 腰痛少腹满, 小便不利如癃状, 羸瘦, 意恐惧, 气不足, 腹中怏怏。男子精不足。女子疝及少腹肿, 溏泄, 癃, 遗溺, 阴痛, 面尘黑, 目下眦痛。女子漏血。飧泄。

(2) 呕厥寒, 时有微热, 胁下支满, 喉痛, 嗌干, 膝外廉痛, 淫泺胫酸, 腋下肿, 马刀瘘, 肩肿吻伤痛。暴胀, 胸胁榰满, 足寒, 大便难, 面唇白, 时呕血。乳痈。

(3) 黄瘅热中善渴。痉互引, 善惊。

三类病症中, 数量最多的第一类病症集中在下焦, 尤其是前阴。这个特点在《内经》中更明显。《针灸甲乙经》所载的太冲穴主治病症, 影响极为深远, 至清代基本从之。

到明代《针灸大全》卷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将太冲穴主治病整理简括为“能除惊痫风, 咽喉并心胀, 两足不能动, 七疝偏坠肿, 眼目似云朦, 亦能疗腰痛”;《医学入门·针灸·治病要穴》卷一载太冲穴增治霍乱, “主肿满行步艰难, 霍乱手足转筋。”后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卷八十五而有“太冲主治肿胀满, 行动艰辛步履难, 兼治霍乱吐泻证, 手足转筋灸可痊。”

现代统编教材《针灸学》第5版将之进一步概括整理为:“头痛, 眩晕, 目赤肿痛, 口, 胁痛, 遗尿, 疝气, 崩漏, 月经不调, 癫痫, 呕逆, 小儿惊风, 下肢痿痹。”在排列上不难看出, 肝脏主病的特点已经明显。

至《针灸学》第7版为:“ (1) 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 (2)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3) 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4) 癃闭, 遗尿; (5) 下肢痿痹, 足跗肿痛。”对比第5版, 可以发现, 其内容调整和增减就更是符合对肝脏主病的认识, 而太冲原本的主治特点只略剩痕迹。这提示了什么?

让我们重新回到经脉名称的问题。在加入脏腑因素之前, 十二经脉以手足冠名是主要形式, 这不仅因为这些经脉都循行四肢, 而且起始于手足, 走向头身;更为重要的是, 具有远隔治疗作用的腧穴, 几乎都集中位于肘膝以下。这与后来尊为正统的《灵枢·经脉》中的经脉形式之异, 意义不可小觑, 这些原始的名称、走向才是这些经脉最重要意义的表达形式, 即四肢远端穴为重, 主治指向头身。这个阶段的经脉联系及其病候是怎样的?仍以足厥阴经为例, 笔者以往研究已指出, 简帛经脉文献中, 其脉由下肢上行, 主要到少腹、前阴部, 主病以前阴、小便、少腹病候为特征;《灵枢·经脉》中出现与肝、胆和目的循行联系, 但病候中并无相应反映, 而仍以前阴、小便、少腹病候为特征[9]。此外, 足厥阴经之络脉、经别, 以及根结理论中厥阴之结, 都反映了这种循行联系和主病特点。太冲穴主治病症的经脉特点, 《针灸甲乙经》之后的古代文献载述变化不大, 而在近几十年明显向脏腑特点转变, 原因或不止一端, 而其中脏腑中心观念之深锢影响, 显然无法脱咎。

既明于此, 经脉不同类别的意义自会引出。本命题之经脉, 涵盖了所有经脉。任脉督脉, 虽然与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 实则二者有根本区别, 即任脉督脉只在头身而不行四肢。这个差异反映在腧穴上, 就是任督经穴的作用绝大多数都只限于局部, 而近治作用是针灸施治处普遍具有的, 与经脉意义几无关联[10];而某些腧穴具有远治作用, 原理也与手足经脉有别[11]。因此, 不同类别经脉与脏腑的关系, 所反映的经脉意义有所不同。

以上分析提示, 经脉理论对机体上下内外联系规律的表达有其自身特点, 经脉与脏腑关系中掺杂非针灸实践的因素, 在经脉、腧穴的形成演变过程中, 这些关系的理论表达差异、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应等问题, 不仅不能无视或回避, 相反, 正有助于对研究思路的拓展。有此意识, 才利于研究中充分注意经脉理论自身特点, 避免观念先行的干扰和研究误区。

参考文献

图片

[1]季钟朴.经络现象研究的今天和明天[J].中医杂志, 1981, 22 (8) :47-49.

[2]季钟朴.经络研究思路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 (8) :497-50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经络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 1990, 5 (2) :62-63.

[4]李瑞午.经络研究中应该澄清的一些问题[J].中国针灸, 1998, 18 (8) :497-498.

[5]周逸平.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J].针刺研究, 1999, 24 (3) :238-240.

[6]朱兵.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324-325.

[7]沈雪勇, 刘西娟.对称经脉与不对称脏腑的联系[J].中医杂志, 2000, 41 (6) :379.

[8]张军, 李定忠.论体表-内脏相关性与经络的联系[J].中国针灸, 1995, 15 (2) :27-29.

[9]赵京生.足厥阴肝经主小便病候的由来与演变[J].上海针灸杂志, 1999, 18 (2) :40-41.

[10]赵京生.论腧穴的基本作用:近治作用[J].中国针灸, 2015, 35 (11) :1196-1198.

[11]赵京生.经脉系统的重构[J].中国针灸, 2013, 33 (12) :1099-1102.

本文原载于《针刺研究》2018年7月第13卷第7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