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性格背后

 昵称7466203 2016-08-21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史上通称的“混乱时期”(1598~1613年),至少出现过两个打着伊凡四世(1530~1584年,俄罗斯历史上首位正式加冕的沙皇,又称伊凡雷帝、恐怖伊凡)之子德米特里名号的“伪德米特里”。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时期的著名起义军领袖普加乔夫,则自称彼得三世(1862年即位,但被其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政变杀死)。在这类满是皇家光环的“正统”身份号召下,众多普通民众望风追随。他们对沙皇近乎无条件的崇信,恐怕也是俄罗斯人坚忍性格的极致表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前苏联时代长期实施铁腕专政的斯大林,以及新世纪以来纵横捭阖的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为什么一度成为许多俄罗斯人顶礼膜拜的“偶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