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画家粉丝竟达1000000+,看后才知道为何这样有魅力!

 yuyu0417 2016-08-21









简忠威

1968年出生于台湾基隆。

1985正式进入画室学习素描、水彩。

1990以七幅水彩肖像画为毕业制作,自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毕业。

1998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西画创作组硕士。

1998举行研究所毕业水彩创作首次个展「世纪末交响诗」。

出版《简忠威画集》。

1999第二届东华扶轮美术奖得主。

2001与黄晓惠共同创立「简忠威画室」,进行基础绘画教学。

2001~2011担任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水彩课程兼任讲师。

2005~担任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理事。

2006出版水彩工具书《看示范学水彩》。

2009获选为台湾百年水彩经典三十位画家之一,

受邀参展「台湾经典水彩特展」。








常有些学生

拿他自己的作品请我点评,

我第一个意见总是:

我很好奇,这个景到底有什麽动力让你想画它?


很多人都误以为,简忠威最擅长化腐朽为神奇,

一些不起眼的景物,

他就是有办法让它变成一幅幅的水彩佳作。

嗯...,其实并不然,

那应该都是出于你们美丽的误解。



牵牛花

学画的少女



诸神的宫殿  透明水彩/全开/1998














很久以前我就说过:

“‘风格’是画家最不需要去费心寻找的事物....”

风格不用'找',

因为它本来就在你身体里面,

是你个人所有美学品味与价值观的综合气质显现。


我只是不想固守题材

去塑造'表象风格',

而且对题材的类型选择没有偏见。


但是,眼中的题材能不能

成为我画笔下的景物?

你们绝对无法想像:

我可是一位超级严重的挑食症患者!





题材只是触媒,

它等着你的想象力去启动你的美学机器。

水彩大师 Joseph Z 常说:

没有烂题材,只有烂画。


可是他也说:

如果脑中没有浮出有兴趣的画面时,

宁可喝咖啡看报纸,不要勉强画。


“无论题材是在本地还是国外,

每一张都要努力创作出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守成的结果就是重复。

不停地重复并不是风格,

它只是逐渐枯槁的僵尸。”










1



“逆光”、“斜阳”与“夜景”,

其实都是属於“重口味”的题材。

这种强烈光感,除了直接在画面上

提供强烈明暗对比的条件以外,

在人的视觉心理上,这种浓郁的光线感受

更能唤醒大脑的现实空间记忆。


人类对绘画中的光感需求,

似乎也存在着某种如昆虫般的“趋光性”。



威尼斯之灯火夜景

透明水彩,18×27cm 185g/m2



我常跟学生说:

“不知道要画什麼题材时,

就画逆光、斜阳与夜景吧!”,


因为这种“珍珠光”题材不难画

(搭配使用留白胶的话....),

又容易吸引众人目光。


在绘画媒介中,

对於技巧最刁钻困难的水彩画来说,

其资报酬率可说是很高、很高的啊~


















关于写生



回首我的水彩艺术探索之路,除了高三时,为了术科考试画了一年多的静物水彩写生习作以外,进了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写生的习惯。


'写实画'对我来说,就是拍到一张构图还不错的照片,稍微调整一下主次强弱松紧,然后就可以完成一幅写实作品。




大学毕业后,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我也跟著使用投影机来描照片。全世界大部分的写实画家,越是强调高度写实为表现的方向,就越少有写生的习惯,因为照片提供了画家一切所需的'写实表现'参考素材。


然而荒谬又可悲的是,我被相机绑架了几十年,却是不痛不痒且甘之如饴。









这二、三十年的岁月,我的美学锻鍊,就只能从这区区几百张的'照片'与'作品'去发现问题、挑战问题。但是古人的三十年,却是足以让他累积到上万张的'写生习作'啊 ! 



每一张习作都是他对现实的看法、理解与表现,这就是古代大师为何高不可攀的真正原因。而我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我的青春年华早已被照相机吞噬。

今天,你比我幸运,因为你现在知道你手边的照相机,一不小心就会吃掉你的人生。那么,是不是只要每天走出户外写生、或是在画室请模特儿画人体素描,持之以恒,就保证可以如愿得到古代大师们的基本功心法呢?不!


















如果没有先学好基本的人体比例概念、透视原理,骨骼肌肉组织的解剖知识....,这种人体写生活动就只是涂画一些表象的造型与明暗,几乎跟画一颗苹果差不多的练习价值。学习的方向若是错了,写生就如同画照片,你并不会从这个被动描绘的写生活动中,得到你需要的锻鍊值。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2012(半透明水彩)简忠威示范




'写生训练'并不是为画家提供更真实的色彩与空间,或是更多更清楚的细节。它只是提供'大自然的现象',等待画家去观察、理解,消化吸收成为有用的'知识',再利用这些知识组织画面,持续调整并解决问题,以求达到独特品味之美,这才是写生的真意。'


我们究竟期待从'写生习作'中,得到什么好处呢?答案就是:'问题'。


无论写生习作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为了思考与解决问题,我们都会从中得到锻鍊。如果我们使用照片素材,同样以观察、理解,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面对它,我们也会得到如同写生的锻鍊。





事实上,我的水彩画是在我的教学活动中练习作,而真正突飞猛进是在这三、五年的时间。并非我开始写生,而是我从2010年开始,不再为学生重复示范同样的教材。


每一张新素材照片与企图变换表现方向的刺激,提供了各种新问题。我挑战并解决问题,所以我得到锻鍊,最终得以解脱照片的桎梏而重获自由。


我要强调的是,重点不在'写生'的表面形式,而在'习作'的实质意义。只要持续做'习作',从习作来锻鍊观察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样无论是从写生、照片,甚至是大师的画作里,都会得到有效的启发与锻鍊。












2


画法步画法步骤

透纳画风的示范

(冷暖色分层渲染)






失落的世界


流浪者之歌





画法步骤一




1:當然,還是帶著2B鉛筆去散步吧!



2:陽光照到的地方先畫,

色淺水多。



3:再畫陽光沒直接照到的地方,

就是我常說的彩虹區,水多顏料多!


4:把暗色區接起來,

至此,完成沒有細節的七巧板遊戲。



5:從焦點開始增加細節,

可用些乾筆,

增加繪畫興趣味。

6:輕鬆交代一下其他不重要區域的細節,

注意,這時的細節寧可少,不可多!





画法步骤二





1.先用4B轻轻规划画面比例,

再用2B从焦点开始勾勒。

先勾勒重点,其他不重要的位置。



2.灯火夜景,是留白胶使用的好时机。

把几盏路灯和水面反光遮盖起来之后,

先打湿,再用钴蓝、群青、天蓝、Verditer,

用排刷画天空和水面(画面的浅亮区)。

逐渐提高浓度,画出乌云和水面几处波纹。

当然,这两块可以个别画,

一起画会慌了手脚,别给自己找麻烦。




3.等乾透以后,准备画暗块区。我先画中间焦点区这一块。我把这一区块裡面的桥、建筑、船等所有物件,全部当成一个整体来画。用群青、红锗、凡戴克…,随便啦~只要用寒色系和棕色系混合,即可调出很美的中间色调。可以先打湿这一区,再用大笔染暗灰色。等快乾时,提高浓度画最暗色。






4.分区块上色,衡量自己的控水经验,自己规划出可以一次搞定的区域,经验直高就跨大范围,没什麽信心就缩小范围



5.将剩下的大暗区填上去。我喜欢在快要乾之前,用小尼龙笔,霑很浓的颜料来乾刷,模拟油画的笔触。同时,也在这时候,用刮刀刮出亮线、小亮块。OK!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大明暗区块』的底层基础,可以开始『装饰细节』啦!




6去掉留白胶,将街灯边缘洗掉一圈,再用薄薄的镉黄染出微黄的光晕。水面的留白胶如果留太多、太闪,可以再用适合的颜色填回去。


桥、船、牆面、都可以用笔霑清水洗白,就像炭笔素描用软橡皮来画出小亮面的细节一样,然后再叠小灰暗块修饰。从焦点区的路灯、桥、船这裡开始处理,不重要的地方,就先跳过!这最后阶段,最怕画太多细节。


随时把画放远来看,如果觉得OK,就停笔吧!







画法步骤三








2.将灯的大略位置用留白胶画上去,注意大小聚散。水波的线条要有流动性。然后先大笔刷天空渐层,快干时用排刷画几块大小乌云。接着画水,方法同天空,注意明度值略暗于天空。



3.从左到右(手顺),别管细节,把所有建筑当成一块来画 !这是最关键的点!


4 重点加工:喷水、刮擦、堆栈。去掉留白胶,将边缘柔洗成晕光,再补一些黄灯光色,水面波光可配合刮刀,搓、洗、刮出流畅的线条。







































3


只有透过正确的素描训练后,

才能更好的捕捉照片内的讯息


常听到有人说:“只有画过写生训练后,才能更好的捕捉照片内的讯息”,这点我是存疑的。


可能很多人无法置信,事实上我画水彩二十多年,除了写生比赛以外,真正走出户外写生的次数屈指可数。




就我个人极少的的写生经验而言,真正在脑子里下决定、下判断的,并不是眼前的一草一木,而是节奏、变化、韵律、平衡、协调....等一幅画之所以成为一幅画的元素。


这些我所理解与运用自如的元素,以我个人目前的绘画程度与能力而言,并非是由“写生”这个训练而得来。


但我非常鼓励学生出门写生,并不是因为大自然提供更3D的空间、更完整的细节、更正确的色彩,而是因为对学生而言,写生的时限与环境限制,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放开去简化,更有可能往绘画性迈进一步。




相对於照片资料所提供给学生的安定感,却反而让学生迷失自我的绘画造型主见,沦为一个照片奴才。


或许开头这句话可以改成:“只有透过正确的素描训练后,才能更好的捕捉照片内的讯息”。




我在这里所指出的“正确的素描训练”,是指化繁为简、由简入繁的科学程序;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变化的美学素养,而不仅仅只是明暗、光影、空间体积的训练。


我的想法是:对学生来说,如果能先有这“正确的素描训练”,再放出野外去刺激绘画性的语言,必可得事半功倍之效,而非迷信於只要坚持持续写生就一定能修成正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