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青铜器修复再现“国之重器”器重与华丽

 好书风 2016-08-21

这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这是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和象征……然而,当它们重现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有这样一门手艺,在恢复着“青铜时代”往日的辉煌……

  南阳之所以被称为文物大市,与出土的青铜器有很大的关系,云纹铜禁、王孙诰编钟、王子午鼎、青铜神兽、龙耳方壶、克黄升鼎等一件件曾经深埋于地下的珍贵文物,在修复后再次展现出“国之重器”的厚重与华丽……昨日,记者来到市文研所,探寻、解读青铜器修复这门古老手艺……


  触摸:斑驳绿锈间与历史对话

  市文研所一楼东侧的青铜器修复室内,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乙醇、丙酮、氧化剂等十余种化学药剂散落在工作台的角落。扳子、锤子、钳子、锯、电炉……各种形状奇特的工具随处可见。文物修复人员田明正在清理一个形制颇大的青铜盘;旁边,另一位文物修复人员王燕正手持一个青铜鼎进行“缝补”……除了间或传来打磨青铜器的吱吱声,整个房间一片寂静,他们都在为手头的青铜器忙碌着……

  修复青铜器所需要的工具很特殊,很多都是改制的。“不少工具都是借鉴其他领域,比如这支锉刀本来用在牙科,经过简单改造就可以用来打磨青铜器表面。”打磨着手中的青铜盘,田明介绍起这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再比如这种手术刀本来是用于外科手术,改造后用来雕刻青铜器的纹饰,很方便。”

  “青铜修复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环节,第一步是要对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清理和整形;第二步是对有缺损的部位进行补配;第三步是焊接成型;最后则是对修复好的器物进行做旧处理。”田明说,学习青铜修复几乎都是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一般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逐渐上手。“这里面学问太多了,比如同样是青铜酒器,因形制与容量不同,就有爵、觥、觯等多种名称。学会识名辨器就要花费不少时间,然后才能根据器物的特点进行辨析,确定所要修复的青铜器究竟是何种器物……”

  等待:一年时间修复一件青铜簋

  经过修复的青铜器,大多器形完整、纹饰精美。然而,不少青铜器出土后,拿到市文研所青铜器修复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外表被锈蚀、泥土包裹着,完全看不出本身的纹饰;部分器物因为长期受压,会变形甚至碎成几十块、几百块。

  这时,文物修复人员不仅要为文物去除器物外表的锈斑,还要根据碎片的纹理,重新拼合并参考相关史料进行补缺。“青铜器的修复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把几百、上千块腐蚀了千年的金属碎片重新拼接,需要的不只是工艺,更多还是耐心。”王燕说,她曾修复过一件腐蚀很严重的青铜簋,“散落的青铜碎片锈成一堆,我和几个同事一起,一点一点剥离、拼接,修了快一年才将这件青铜簋恢复原貌。”

  “一件不算大的青铜器,就有几十公斤重,要把它捧在手里反反复复地琢磨,根据切口、颜色、形状、曲线、弧度对上每一片碎片,急性子确实干不了。”王燕说,无论是鼎、壶、还是爵杯、尊,每次把一堆青铜残片复原成一尊傲然挺立、雄浑壮观的大器时,她就特别有成就感,“‘复活’这些器物,就修复了一段历史……”

  期望:让更多人欣赏到“国之重器”

  在修复过程中,文物修复人员不仅要将破损的青铜器修复完整,而且做到纹饰统一、修旧如旧、色泽自然。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文物修复人员就需要借助各类化学药剂,在色泽上做到与原本的器物的浑然天成。“这些化学药剂不仅气味刺鼻,而且极易过敏,一不小心还会烧伤、灼伤,但是我们都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了。”田明说。

  “每一件青铜器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青铜器修复技艺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有了被诠释和诉说的可能。”田明说,正是由于这份热爱,他们才能够耐得住寂寞,沉淀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青铜器修复这份工作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守护和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这些‘国之重器’的古朴与华丽,也见证、了解到南阳历史的厚重和久远……”

澳门中信服务平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网罗鉴藏知识,历史揭秘,品味、追忆;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做最权威、最专业的古玩交流平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