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有一个核心的词汇在亿万国人的心中激荡,这个词汇叫做“女排精神”。其实,“女排精神”之说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它也曾鼓舞和激励过一代中国人。而新时代的今天,当我们又重提“女排精神”之时,可曾考虑到这其中又赋予了我们那些新的内涵呢? 我有幸经历了这两次前后长达三十多年跨度的“女排精神”,内心澎湃不已的同时,我也曾多次冷静地问过自己:到底什么才是“女排精神”的真正本质呢?或者说,“女排精神”的实质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我深知,“精神”这东西是属于形而上范畴的,你是很难用具体的某个词、某些词或者某一大堆词语来把它描述清楚和描述完整的;但我又深知它确实存在,肯定地存在,实实在在地存在。 比如,关于“女排精神”,我就想到了一大堆的词语:诸如拼搏、顽强、自信,坚持、坚强、坚韧,身处逆境,用不放弃等等等等。可如果让我提炼的话,我个人愿意从中提炼出两个词语来重点地说一说,那就是:逆境与坚韧。 逆境是什么?逆境就是环境的苦难,逆境就是环境的坎坷,逆境甚至还是环境的险恶;但我却要着重强调说,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甚至是唯一之路,而所谓的“精神”光芒也只能是在困难时的逆境中方可闪现!对此,我们都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绝不要试图去做那种所谓一帆风顺的美梦……而且此时,我不禁就想起《孟子》中的那段千古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真正的勇士是从来都不会惧怕什么逆境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逆境才能更加磨砺出自己的道行;同时他们自身也只会在逆境中愈挫愈奋,百炼成钢!面对逆境,身处逆境,或许只有懦夫才会万念俱灰,畏缩不前呢…… 逆境成功的例子多如牛毛,就先说这次的中国女排吧。因小组赛遭遇了三场败绩,故而中国女排淘汰赛的对阵环境就显得异常地险恶!对此逆境,年轻的女排姑娘们不可能不产生心理波动。这时,郎导及时地提醒说:“这很正常!你们经历的坎坷太少了,这些困难必须得有,你们也必须得经历……”失败算什么?困难又算什么?哪儿有一帆风顺的比赛?哪儿又有百战百胜将军?小失败,那都是在为最后的大胜利做蓄势的;各种艰难险阻,那也是为最后的成功做染色的!以上的说法你信吗?认同吗?能感受到吗?您若还有些许的疑问,那就请您看看这届奥运会有关女排比赛一个非常“奇怪”的统计数据吧:输了一场球的美国女排得了铜牌;输了两场球的塞尔维亚女排得了银牌;而输了三场球的中国女排却得了金牌……这种“奇怪”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天意?说明了先苦才能后甜?说明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说明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等等的一种“逆境”真理? 而关于这种“逆境”真理,除了中国女排外,我还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与“抗日战争”。我们会从历史的痕迹中发现,这两场战争最后胜利者都属于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逆境、处于苦难中的一方。 再说坚韧。坚韧到底是什么?其实在中国女排的比赛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坚韧:坚韧是中国女排一种必胜的意志;坚韧是一种斗志,一种理想不灭就奋斗不止的斗志;坚韧是她们一直都在输球,但却一直都在坚持着的那股韧劲;坚韧还是她们在比赛中死咬住对手不松口,死跟对手较劲不撒手的永不放弃!同时,坚韧本身并不是“太刚”也不是“太菜”,它就是一股韧劲。郎导说:你不要想着一口气就能吃掉对方,也不要想着赶紧快点把比赛拿下来;要死咬住对方跟它耗!只要我们坚持住,对方就肯定会有耗不起的时候,也肯定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到那时,我们的机会就真的来了…… 让我们把思绪再稍微放开一点。其实,古往今来,坚韧永远都是中国人的强项!“楚汉战争”时的刘邦,在与项羽的四年对决中,几乎从来都没有打过大大小小像模像样的几场胜仗。要知道,刘邦的对手项羽可是位名副其实的“战神”啊,你若与之论打仗,那确实无异于是在找死!那么刘邦又凭什么能够取胜?很显然,刘邦凭的就是咬住对手、死缠烂打、永不放弃的那股韧劲!再说“抗日战争”。苦难中的中国人民也正是凭着艰苦卓绝、永不放弃、誓死不休的那股民族韧劲与巨大的民族牺牲及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竭力坚持才把强大的日寇赶出中国的! 所以最后,我也想说:有一种财富,叫做逆境;有一种遗产,叫做坚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