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睑上的“坨坨”究竟是什么呢?

 渐近故乡时 2016-08-21

这些“坨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究竟是不是麦粒肿呢?为何现在的“坨坨”孩子为何越来越多,而这些“坨坨”不仅难以自愈,反而越长越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文章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
作者:杜芬 主治医师
审稿专家:王平 主任医师


最近我们儿童医院的眼科门诊来了很多眼睑上长了“坨坨”的孩子,这些孩子被家长带来就诊时,孩子眼皮上长坨已经数周或更长时间但因为不痛、不红、不肿,所以作为家长早期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重视。直至出现皮肤红肿溃烂,或发现睑结膜面出现肉芽时家长才带孩子过来匆匆就诊---而这时候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了。还有部分家长因担心手术的风险,即使医生建议手术也迟迟不愿意接受治疗,最后皮肤破口疤痕,不仅影响外观有的还留下终身的眼睑功能畸形。我与很多家长交谈沟通时,家长们都认为不就是麦粒肿吗,以前的“挑针眼”啊,不是可以不治而愈吗,或者拿一粒谷粒戳破不就好了吗?

那么,这些“坨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究竟是不是麦粒肿呢?为何现在的“坨坨”孩子为何越来越多,而这些“坨坨”不仅难以自愈,反而越长越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麦粒肿为何物

麦粒肿,俗称挑针眼,在我们的医学上它的名字叫做睑腺炎。是由于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的腺体而引起的炎症。一般发病是有红、肿、热、痛的感觉。当红肿主要位于皮肤面,脓肿在皮肤面穿破为外麦粒肿;而红肿位于结膜面或脓肿穿破结膜为内睑板腺炎。



霰粒肿为何物

了解了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所致,那不痛不痒的“坨”又是什么呢?我们在临床上诊断为霰粒肿,当它继发性感染,出现皮肤红肿后,我们诊断为睑板腺囊肿并感染。霰粒肿,又名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管道的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引起的一种无菌性慢性肉芽肿炎症。一般是由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分泌物阻滞所引起,另也有研究表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旺盛或维生素A缺乏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容易患霰粒肿的原因了。



所以,很多的“小坨坨”们并不是传说中的麦粒肿而是霰粒肿,那么我们如何来区分和应对这两个疾病呢?麦粒肿OR“霰粒肿”,两种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年轻的家长们到底怎么样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呢?


麦粒肿的治疗

麦粒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所以我们的治疗方法为给以局部滴抗生素眼液抗感染治疗,辅以热敷及局部理疗,促进炎症的消退。如果脓液不能完全吸收,形成脓肿,这时需要到医院复查,给以脓肿切开排脓。切不可自行拿谷粒戳破排脓,这样容易形成继发感染,且谷粒戳破的开口容易闭合,导致脓液不能完全排出,日后机化物形成,仍然需要手术治疗。



霰粒肿的治疗

霰粒肿是由于腺体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就像黄河治淤重在治沙及疏通一样,我们需要疏通管道,促进分泌物排出。具体方法为:首先,我们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轻分泌物的粘稠度;其次:给以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粘稠的分泌物流出;再者:治疗睑缘炎症,促进睑板腺的开口开放。最后:预防感染,注意眼部的卫生,避免细菌感染而导致皮肤红肿破溃,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注意事项

由于部分儿童的体质原因,睑板腺功能出现障碍,加之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往往在我们住院治疗的病人中,能发现眼睑上长有数个,甚至十几个痘痘。严重时皮肤出现溃烂缺损,影响美观,甚至需要后期的美容手术治疗。所以建议我们的家长朋友首先保持儿童眼睑皮肤、尤其是睫毛的根部,也就是睑板腺开口区干净,避免细菌感染;同时辅以按摩、热敷等对症处理,尽早发现症状并得到眼科医师的专业治疗。如果迫不得已需要手术,也建议能采纳医师的医嘱,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因为这些小痘痘对眼睑皮肤和组织长久侵犯和破坏而留下永久的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