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门静脉海绵状变性

 朋友宝贝 2016-08-22







患者女,51岁,因右侧腹部灼热感一年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部灼热感,局限在右上腹部及侧腹部,呈间断性,每次持续约一天,不伴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皮肤、巩膜黄染,不伴消瘦、乏力,无畏寒、发热,初未在意,未行处理,后渐感上述症状加重,累及范围较前广,仍不伴其他不适,曾就诊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完善腹部彩超报“门静脉海绵状变性 脂肪肝”,未行特殊处理,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血管外科门诊,以“门静脉海绵状变性原因待查”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2015年3月在大同市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专科检查

    

腹壁可见腹腔镜胆囊术后3约1.5cm大小手术瘢痕,未见浅静脉曲张,腹软,未及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2015-10-16XX医院):脂肪肝,门静脉海绵状变性。


相关检查


血沉 7.00 mm/h,凝血功能示D二聚体 172 ng/m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0.10 U/L,门冬氨基转移酶 20.30 U/L,总胆红素 10.20 μmol/L,直接胆红素 1.60 μmol/L,间接胆红素 8.60 μmol/L,白蛋白 39.20 g/L,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0.10 U/L,门冬氨基转移酶 20.30 U/L,总胆红素 10.20 μmol/L,直接胆红素 1.60 μmol/L,间接胆红素 8.60 μmol/L,白蛋白 39.20 g/L,总胆固醇 6.49 mmol/L,甘油三酯 2.1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2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4.60 mmol/L白细胞数 4.38 ×10^9/L,红细胞数 4.92 ×10^12/L,血红蛋白浓度 160.0 g/L,血小板数 165.00 ×10^9/L,尿常规正常 。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血管容积再现



血管容积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



CT影像表现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肝裂不宽,边缘光整,肝实质密度均等并均质强化;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明显迂曲,呈串珠样扩张,周围可见多支侧支循环形成。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未显示。


诊断结果


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迂曲扩张,伴侧支循环形成,考虑门静脉海绵状变性。

胆囊未显示,请结合临床。


分析病情如下


中年女性患者,既往否认肝炎等相关病史,查体未及阳性体征,外院腹部彩超提示门静脉海绵状变性。门静脉侧枝循环多在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形成,多由慢性肝病、肝癌等引起门静脉血流缓慢,继发血栓导致,也可由阑尾炎、肠炎继发门静脉炎引起,甚至部分病人原因不明,此次入院,患者无阳性体征 ,无肿瘤相关症状,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考虑门静脉海绵样变主要为门静脉血栓形成后侧枝循环建立导致。目前患者无门脉高压临床证据,亦无肝炎等慢性肝病证据,建议不行特殊处理,院外给予抗凝治疗,3月后复查 。


鉴别诊断


上述门静脉海绵状变性原因相互鉴别:

    

(1)门静脉血栓形成 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急性型少见,常发生于脾切除、腹部外伤、化脓性门静脉炎疾病后,多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表现,慢性型多继发于凝血异常及门静脉血流瘀滞,当门静脉侧肢循环丰富时,则无或仅有轻微的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该患者目前腹部无特异性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提示门静脉侧肢循环建立,需考虑,拟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

    

(2)肿瘤侵犯 门静脉由于受到周围肿物侵犯、压迫,至门静脉回流受阻,继发门静脉侧肢循环建立,常见肝脏肿瘤压迫,拟完善检查明确。其他引起门静脉海绵状变性原因如肝门周围纤维组织炎、胰腺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