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窑址系列】钧汝不分看程窑

 天宇楼33 2016-08-22




元青花文化圈平台宗旨


1.加强真品、赝品鉴定知识传播,提醒广大藏家理性收藏,尽可能远离赝品、多藏真品!
2.反对对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垄断,反对抹黑民藏,努力推动民藏健康发展!
3.加强文物保护正能量传播,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留住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
感谢留言、赞赏和分享、转发本平台推出的原创文章!







今日(11月20日)一大早,就被朋友王兄电话急催:“快看报纸,24版,看后再说!”我找出一看,文化新闻如下:

     郑州11月18日电:河南省登封市白坪乡境内发现的一处大规模的宋、金、元时期古瓷遗址群,18日上午通过了专家论证。
  专家认为,这一遗址群具有面积大、历史跨度长、器型多样、钧汝兼备的独特特征,不仅填补了登封地区的一项历史文化空白,丰富了嵩山文化圈核心地区古老文化的
内涵,并为研究中国古钧瓷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例证。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热心古瓷研究的学者相继在登封市白坪乡发现钧瓷标本和窑址。2000年以来,嵩山钧瓷研究学会通过长达6年的考古调查、走访和实地勘察,到今年6月份,基本弄清了以程窑遗址为中心的、白坪乡境内方圆十余公里的10处古瓷窑遗址的分布情况,采集到近万片瓷片和一些窑具及制作原料。专家在实地考察部分瓷窑和出土标本后认为,白坪古瓷遗址群属宋、金、元时期专业烧造钧瓷的遗址。这一遗址群南距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窑张公巷30公里,东南距钧官窑禹州神垕遗址30公里,三者呈鼎立之势,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专家的兴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新民说,由于地域原因,白坪古瓷遗址群的产品既有钧瓷的
基本特征,又有汝瓷的余韵,堪称“钧汝兼备”。尤其是宋代末期的钧窑产品,虽非官窑,但造型端庄、胎质细腻、釉色纯正、工艺精良,具有官钧之美,这些特色,为今后中国钧瓷史研究和嵩山钧瓷的研究开发,提供了重要例证。


看后直觉对我们的收藏活动很重要,许多被专家质疑以至遭枪毙的被民间称为钧汝不分的东西,似乎可以在此找到答案。而且这个窑址目前被人知道得还并不太多,如此这般披露于媒体,将很快会导致蜂拥而至,时间若晚,再去就很可能是走马也难以观到花。于是,立即对朋友说:“要去现在就去,事不宜迟!”朋友立即响应,一同驱车前往。



急忙找到地图。看程窑村位于登封市白坪乡与汝州交界处,位于一座名叫“蜜蜡山”的山脚下(题图:蜜蜡山峰),应是属于较偏僻的山村。看图上距离,自郑州出发,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出发时已是10:30分了。


突然得知这么一个消息,只能使人感到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深远的、未被我们探知的信息仍是那样的深邃。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面前,任何自负、自命不凡,都会是非常的渺小和可笑。行进到山区,空中泛着淡淡的雾霭,陡使人感到前方的深不可测,直感程窑的神秘。


据本则新闻及另查的资料介绍,程窑古钧瓷遗址,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被许昌师专的老师带学生在登封市白坪乡境内的密蜡山下写生发现了钧瓷标本及古窑址。2000年以后,登封市一些热心古瓷研究的学者和嵩山钧瓷研究学会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情况调查、走访和实地勘察。目前基本弄清了以白坪乡程窑遗址为中心的11处古瓷窑遗址。从出土标本看,白坪古瓷窑遗址群中大部分属于专业烧制钧瓷的宋代遗址,其发展、延续的时间跨越宋、金、元乃至明代,器型既有碗、碟、罐、钵等日用器,又有炉、盒、瓶之类的工艺瓷和象生瓷。其中程窑遗址出土的标本兼具“钧汝之美”。窑址的被发现纯属偶然。在宋代文献中曾有关于登封产贡瓷的记载,古陶瓷界也一直苦无实证。程窑古址的初步考证,与资源、地理环境、传世实物等似乎都能得到印证。



越往山里走,越感到山乡的偏僻。中午,我们一行到白坪乡网络所在地打尖。但见只有不太长的一条街道,也没找到象样的饭馆,只好在一个挂着“国营食堂”的饭馆将就果腹。其间向饭馆老板打听程窑村的情况,老板倒是了解程窑村,并又主动到外面为我们找来一个家是程窑村的开机动载客三轮车的车夫向我们介绍情况,两人热心顾询,憨厚的神情显出山乡民风的纯朴。问答中得知,近几年内程窑古址已逐渐为人所知,常有三五成群的不知何方神圣驾临,有几次还是大客车拉了一大群人来看,还有收古董的,把瓷片都买走了,前两年有家人盖房挖地基,挖出了好几件完整的东西,但后来被国家收走了,窑址就在村子里面。我们听后大感不安,深恐走马一趟也观不到花,但已距程窑只有6公里,就此打道回府更为不妥,还是按三轮车夫所指路径毅然前往。
    国家财政所资助的“村村通工程”修路成碑,行车深感受益,6公里立马到村。但见程窑村(见到村委会院门口还写着叫程爻村的)是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不远处即是蜜蜡山峰(题图),看高度足在海拔千米之上,在此一带两峰双秀,峻冠群山,独显伟岸与竣美,一条小河从村边静静流过,三三两两的人们在路边的太阳下悠然闲聊,听惯了城市的喧嚣,顿感这山村的静谧与安然。
    蜜蜡山高盖群岭,似在标示着这里曾经达到过的历史高度:


村边的小河已成小溪,静静地流淌着她的清澈,似在轻轻诉说着曾经不凡的往事:



到村中我们逢人便问,均说已找不到瓷片了,在四周地面,也见不到瓷片的,近几年建房起土挖出的瓷片,都被人收走,刚开始五毛钱一斤,后来涨到几块钱一斤,都是论斤称的,现在也不知道谁家会有了。听后我们心中一下凉了许多,莫非真的来晚了?于是,我们慢慢查看周遭地势。原来在这些现在的房屋下以及周围,均是当年的窑炉所在位置,村后地势渐高,高出村中路面五米有余,邻近路边的村民建房,均需将土方挖走。由于村后地势高,这些土应是岁月冲积下来的覆盖层,均是被我们地质学上所称的第四系以后的新地层,正是冲积的原因,将古时窑址覆盖起来,在裸露地表找不到瓷片应属常理。正是自然覆盖,年深日久,渐为人淡忘,偶尔盖房起土发现的古窑遗痕才渐为人知,看来,此处除了挖土之处的窑址被揭露,大面积的古窑址应未遭破坏,依然被自然覆盖所保护着。
   图中土崖,即是覆盖窑址的土层,村民建房,需将土挖至麦田位置,古窑址就是这样被人为揭露出来:



我们边询问边查看,找到一家看来刚盖房不久的人家,刚转过房角,一只肥壮的大花狗先迎了出来,胆怯中我急忙喊人,家中有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大娘走出,问大娘时,大娘说这里原来盖房时挖出了不少瓷片,有红的、绿的、花的、白的、还有黑的,很多颜色的,都被人收走了。问谁家还会有时,大娘说来收瓷片的人很多,都不会有了。我们只好无奈地在四周查看。只见大娘家的院子周围散落着不少的烧瓷匣钵,一只喂狗用的盆子也是较完整的匣钵,在房子边上的土崖中,清晰夹杂着许多古窑具。细心寻找,在地面和土崖中捡到了几块小小的瓷片,洗净细看,正是钧瓷,有一块釉色极似汝瓷。
   总算看到了一点钧汝的影子了。
   

经主人安抚后,大花狗静静地卧在一边,比许多无礼之徒还懂为客之道:


在寻瓷无踪的无奈中,我只好与大娘等等人慢慢攀谈,大娘也时不时地问些“你们是哪儿的呀?你们是干啥的呀?”之类的话。漫不经心中,一位大嫂的一句对大娘说的话顿使我心花怒放:“二婶!我看他们象是做学问的,不象是做生意的,你就给他们找点瓷片吧。”我一听乐了:“大娘啊!你原来一直在给我打埋伏啊,快找来!快找来!虽不做生意,我在钱上也不亏待您老人家的。”大娘这才从屋角拖出一个编织袋子,嗬!满满的一袋子呢!倒出一看,虽感瓷片碎小了些,但与起初的无奈相比,心中已是美不胜收,当即与王兄细扒细看起来,大娘在一边说:“以前的瓷片都很大,俺也不知道这东西值钱,盖房子挖土时都和土一起堆到河边去了,下雨发水时都被冲走了,好多都有很鲜的颜色,亮晶晶的,慢慢都被人买走了,早时候才五毛钱一斤。后来国家说不让随便挖瓷片,俺也没再弄了,这些还都是俺在别人往河里倒的土里边拣的。”我大感可惜,也一下也明白了大娘一直对我打埋伏的原因:原来是不明我们的身份,不敢暴露自己的目标。



经过简单的细看瓷片,以前许多受到困惑的东西在心里一下明朗起来,许多在古玩市场看到过的,被专家按“不伦不类”否定的东西,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下面这件兼具钧汝特征的板沿洗,曾让故宫博物院的国家陶瓷鉴定委员会委员LZY先生鉴定过,当时,他不顾器物的老特征,即说“这汝不汝、钧不钧的,是个新工艺品啊,仿得不好,没收藏价值的。”我当即感觉找错人看了。这下看到这些瓷片,我是不会再让他鉴什么定了。
        
    将这件板洗贴上,朋友们自己鉴别一下吧:


在有限的这堆瓷片中,我们捡选了各类形状和釉色的瓷片,应有几斤重。大娘另告诉我们:“你们如果想再找点,就到河边去,盖房子挖的土都弄到河边了,不过都被水冲走了,也让来的人捡走了好多,现在还能找到,我领你们去!”于是,我们在大娘的引领下又到河边开始了另一番探索,并且小有收获。


程窑村与禹州神垕和汝州的张公巷窑均相距三十公里,形成鼎立之势,地理位置具备着兼收各家之长的优势,产品钧汝兼显极顺章理;瓷土资源和水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和便利,是形成窑场的理想位置。从仅拿到手上的瓷片看,因肯定是不全面的,只能看出该窑口以金元物品且以民间日常所用盘碗为多,属民窑性质。宋代的少些,未感到有明代的,与其它窑口相比,似应是自明代中期之后而熄火停烧。在蜜蜡山周围的其他窑口,在瓷器诸方面都还应有更为丰富的发现,研究价值极具潜力。
    1.釉色:程窑釉色体现了采钧汝之长的特点,以钧釉为主,钧窑、汝窑和临汝窑等窑口的釉色在这里都能看到,有些极似宋官窑釉色,釉色品种十分丰富。施釉较薄,未见象钧官窑肥厚的釉水。醮釉为主,一般施一至两道釉,釉面烧成工艺成熟。
    2.胎质:程窑胎质粗细均有,但未见十分粗糙的,细腻居多,粗者应是略显粗糙。
    3.胎色:色
分深灰、中灰、浅灰、灰白、土黄;中灰为多。
    4.护胎釉:底足施护胎釉和未施者均有,不一而论;但所施护胎釉与禹州钧窑相比稍显稀薄,不象禹州钧窑器上的护胎釉也很肥厚柔润。而且感觉施护胎釉之器比未施者略显精细。
    5.底足:本次采到一些底足瓷片,以金元为多,从这仅有的瓷片看,修足工艺娴熟,规整;足墙微外撇到明显外撇,从平底心到略隆鼓、到明显乳突、到足面的斜削,主要反映了自北宋末期到元代的工艺过渡。
    6.型制:从底足、拉坯成型到口沿,转拆等处的工艺看,均较成熟,显出细腻、娴熟
的制作工艺。明显特点是胎体拉坯较薄,有轻巧之感。
    7.烧制:以裸足垫烧为主,尚未见到其它工艺。
    8.未见刻
、印、划等装饰工艺。
    水土的自然冲积,使古窑址自然得以覆盖保护,虽因村民建房挖掘,但目前只是揭露出一小部分,文管部门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为时不晚,否则,随着影响面的增大,招之蜂拥蝶采,也极有可能出现一片狼籍的景象,只会使人望址兴叹。且在蜜蜡
山脚下,另有数处窑址,未知情势不可预果。史载登封所烧贡瓷,极可能出自于此一带地域。
    回望蜜蜡山,只见在远方明亮的夕阳光照下,一片乌云欲遮峰顶,更显示这方水土的神秘(如题图)。离程窑村不远处,小河凿岭出山,从地层深处倾斜而出的砂岩断层形成山岭,那层理清晰的岩页,极似从地层深处伸出的一页页厚重的历史,吸引着世人探索的目光;又似一扇山门,迎送着来来去去的子民;更似大地伸出的巨臂,环护着这方神圣的土地。这山、这景、这方土地下蕴藏着的神秘,无不给我以震撼和深深的吸引。



001.粉青釉残碗,浅灰色胎,足施酱色护胎釉,极似张公巷汝瓷釉色。



002.月白釉碗底,釉色乳浊微显淡蓝的钧釉,浅灰色胎,足墙规整但足面稍显粗糙,足面未施护胎釉:



003.豆绿釉碗底,浅灰色胎,釉色豆绿,积釉处绿色如翠,因胎色原因釉薄处釉似显灰,具玻璃质感,极似临汝窑常见釉色,修足规整,圈足外墙微外撇,内墙斜削,足未施护胎釉,底心乳突,岁月所至,足面色呈褐紫:


004.翠绿釉碗底,中灰色胎,釉色极似梅子青釉,具玻璃质感,晶莹亮丽,修足规整,足面微斜,足施酱色护胎釉:


005.天青釉紫斑残片,釉色晶莹,密布细小棕眼儿,窑变紫色与天青均显淡雅,相映成趣,胎色中灰,唇口,胎体轻薄,直感成型工艺精湛:


008.青釉碗底,釉色青灰,晶莹润滑,具玻璃质感,所显细小自然白色斑点应为烧成时的自然显示,胎灰白细腻,修足规整,足施较薄酱色护胎釉,具宋代特点:


其余的……








中国元青花文化圈

这是古瓷爱好者的微信杂志

这是文物保护的正能量平台

这是民藏健康发展的交流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