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丰少少爷 2016-08-22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夜幕下的塘尾明清古村落。(本文图片均由首席记者 陈帆 摄)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村民从古巷穿过。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东门骑楼。

自古文风盛,诗礼传百年

东莞时间网讯我们从东门穿梭到北门、南门、西门,最后回到北门,一路来感慨古村落的幽静、神秘和传奇。古村落名叫“塘尾”,建于宋代,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以古围墙为界,全围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

塘尾古村落的祠堂雕梁画栋,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重修后的祠堂别具一格、焕然一新,彩绘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意味悠长,宛如一个道不完、说不尽的历史故事。十九间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祠堂、古民居、古井之间,七纵七横,组成“井”字形网状布局。“康王宝诞”延续300年,红灯高悬、鲜花锦簇、彩旗飞扬、鞭炮震天,数百村民 “抬大神”巡游,铜锣开道、鼓乐齐鸣……处处彰显着古村落经久不衰的传统魅力!

最有趣的是,我们站在南门的高处,俯视而观,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塘尾明清古村落依山势缓坡而建,一大两小的鱼塘配合着村前的两口古井,宛如一只威风煞煞的巨蟹守护着村落和千亩良田。在这只螃蟹的保卫下,塘尾村历经数百年沧桑,古村落的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建筑保存完整,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塘尾明清古村建筑群。

李氏宗祠背后的故事

“莲溪自古文风盛,诗礼承传数百年。”曾看过这样一句诗,因此对于莲溪颇为好奇,后来得知诗中的“莲溪”就是塘尾古村。那塘尾古村又是一个什么地方?

为了探索古村落的历史故事,我们驱车来到塘尾古村落。我站在水塘前,远远看到从土地庙里袅袅升起的香火点缀在红色的墙体、红色的房檐、苍翠的绿榕、砖垒砌的碉楼之间,映衬出古村的神秘、古朴、典雅的氛围。

我们从“秀挹东南”的东门到北门,沿着青石小径,穿梭在狭窄、幽静、惬意的巷道中,看到一座座古老而安详的梅庵公祠、景通公祠、琴乐公祠、敬如公祠、叶一公祠、惠宗公祠、李氏宗祠等依古民居而建。

其中李氏宗祠面积最大,五开二间三进式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祠堂雕梁画栋,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重修后的祠堂别具一格、焕然一新,彩绘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意味悠长,宛如一个道不完、说不尽的历史故事。

《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时期,李栎囚遭受权贵排挤,母亲带着他背井离乡,从东莞白马逃到塘尾。身材魁伟、相貌英俊的李栎囚被黎式人家看中后便入赘为婿,他带着母亲、妻儿另立门户,盖房置业。李氏逐渐兴旺,历元、明、清六百年的发展,至光绪年间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村落逐渐形成以李氏家族为主的聚落……

几百年来,李氏祠堂经历日晒雨淋、饱经风霜,几番重修。至今,我还听老人谈起,村人修建祠堂时,为尊奉携儿出逃、艰苦一生的祖婆立围始祖,后来就有了塘尾村“有立围伯婆,没有立围伯公”的传奇故事。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卓卿家塾的壁画。

我们从北门出来后又辗转沿着屋檐上的电线杆往南门行走,一路上看到不少颓败的门窗、倒塌的楼板、荒废的花圃,顿时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这里的建筑绝大多数采用三间两廊的金字屋和三间一边廊的明字屋布局,采用清一色的红砂岩作墙基、柱础和门框。

大书房、植宗书房、凤池书房、思我书房等十九间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祠堂、古民居、古井之间,七纵七横,组成“井”字形网状布局。从门缝中看到,书房中的天花、栏板、隔扇屏风雕刻精美,西洋式的门窗做工精细,与之相结合的住宅为三间两廊三合式院落,内墙周边的竹编防盗网与屋面密集的檩条及趟门组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据村中老人介绍,塘尾古村落以前学风兴盛,明清两代共有举人2名、秀才42名、通过考试选拔的贡生2名。明朝至清朝期间,先后建有书房30间,家塾3间。

清代东莞书塾发达,遍布城乡。我们从浩如书房出来后便看到了宝卿家塾,这座宽8.85米、长9.5米的家塾是民国年间李冀南扩建祖居而成。家塾早期为家祠与民居结合的建筑,据说,李冀南与陈伯陶同中乡试后,改家祠为书院。

书房的布局、装饰均有不同,我从书塾的建筑构造中看出李氏家族家境殷实、为人低调,他们以雅、文、清高和超脱的心态构思营建各自的家祠和书房,不觉让人想起“谈下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诗句来。

塘尾古村落光书室就有19间 出过一批秀才和举人

游客拍照参观。

“康王宝诞”延续300年

我们从南门出来后便沿着巷道的排水道返回北门,新建的居民楼、老人活动中心、家门前唠家常的妇女们、玩游戏的小孩… …从这些“鲜活”的事物中,我们看到了古村落的现代生活。如今,东莞经济的发展迅速,塘尾人并没有把整条古村落拆掉重建或者加以改造,而是想方设法另觅新址建设新居。

这是不是塘尾古村落得以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呢?

近几年,古村落住进了“新莞人”,他们入乡随俗,和当地人一起传承塘尾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至后人谈起塘尾古村落时就会想到盛大的“康王宝诞”。我想,这或许是特有的“康王宝诞”民俗文化得以延续三百年的重要原因。

《塘尾李氏族谱》中记载,“康王宝诞”是为了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村中的老人说,“康王宝诞”有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活动,在清朝中后期最为壮观,尤其在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

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的塘尾,村前村后,红灯高悬、鲜花锦簇、彩旗飞扬、鞭炮震天,数百村民 “抬大神”巡游,铜锣开道、鼓乐齐鸣。他们沿着这座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村,走上一圈,场面浩浩荡荡,异常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沉浸在这欢乐、喜庆、热闹而祥和的氛围之中,感受民俗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