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中单元东户 2016-08-22

良性阵发姿势性晕眩(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以下简称BPPV)是因为头部快速改变位置而产生短暂性头晕的一种症候群。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患有BPPV的病人会因为头部位置改变而感到头晕想吐,特别是做出改变重力的动作及头部后仰,最容易引发BPPV的症状,通常症状会维持数秒至一分钟,且想吐的感觉会比头晕持续更久,最常引发BPPV的动作包含:由坐着的姿势快速躺上床、抬头拿高处的东西及从床上直接坐起等。

简单来说BPPV是因为耳朵中的耳石因为头部姿势改变,而随着内淋巴液从原本应该存在的位置(椭圆囊)跑到不该存在的地方(主要是后半规管),因而造成晕眩。

那么为何耳石跑到半规管就会造成头晕呢?

人体的平衡是由大脑接收了由

1.视觉

2.前庭系统

3.关节本体感觉而来的信息

大脑处理由这三个地方来的信息后做出判断,让我们维持平衡。

前庭系统包含椭圆囊、小囊和三个半规管,半规管内充满了名为内淋巴液的液体以及名为顶圆盖(cupula)的侦测器,当头部转动时内淋巴液会流动且给予顶圆盖刺激,但随着头部动作停止,内淋巴液也跟着停止流动,但BPPV患者因为耳石从椭圆囊脱落跑进了半规管,所以头部动作停止时,悬浮在内淋巴液的耳石依然在流动,仍然持续的给予顶圆盖刺激(就好像在告诉大脑我们的头还在转动),因此大脑接收的三样信号中,来自前庭的的信号与其他两者不同,造成大脑的混乱,进而造成晕眩想吐等症状。

前庭失调协会(Vestibular Disorder Association,VEDA)将BPPV分为两类,分别为半规管型(canalithiasis)及顶圆盖型(cupulothiasis),两者的差别就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是游离在半规管中或是黏在侦测器顶圆盖上,但前者比例约占81%-90%且后者的理论也逐渐式微。

Dix-Hallpike测试是临床上常用来检查患者是否为BPPV的方法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顺序由左到右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被测试者由上图的方式躺下来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抱怨晕眩或眼球震颤的情形发生,若有表示测试为阳性。

治疗方式临床上多采用Epley maneuver

(下图是以右耳有症状为示范,若是左耳有症状,请将左右顺序颠倒)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前三个动作和测试一样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后三个动作则是试图将耳石复位,第3、4、5个动作请各维持20秒。

上述手法建议由专业人员协助操作,下面的方法则是可以在家自己尝试

Brandt-Daroff运动换个姿势就头晕,原来是这问题导致的!

中间的图为起始姿势,往左、右两边侧躺且停留10秒,配合脸朝上转45度。

一天2-3次,持续三周。若症状有变严重或变得不一样,请立即告诉物理治疗师或医师。

治疗后注意事项

接受成功的治疗后通常还是会有些微的头晕,有时会长达三个月,所以建议治疗后

1.睡觉时放两个枕头,让上半身比较直立

2.提醒自己不要做快速转头的动作,也不要从事会让头转来转去、看上看下的运动。

通常一般民众有头晕症状会优先至神经内科看诊,此时神内医师会先确定头晕原因是否来自中枢神经(如多发性硬化、大脑疾病、脑干缺血或中风等)

另外国际研究期刊发现,BPPV患者对血管扩张剂(betahistine)、盐酸盐类药物(hydrochloride)及止吐剂(prochlorperazine)等效果都不好;

而前庭抑制剂(vestibular suppressants),抗组织胺剂(antihistamines)这两类药物只能在BPPV急性发作的状况后,稍微减轻想吐的症状而已。

可惜的是BPPV常常被误诊或根本没被诊断出来,不是所有的医疗专业人员都对BPPV那么了解,所以若有疑似BPPV的症状时,务必寻求有相关经验的医疗人员协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