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子明:BPPV诊断与治疗

 eve0328 2017-04-02

吴子明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只有与重力垂直线夹角有变化的头动才能出现症状。


BPPV的三个临床特征


①潜伏期0~15s个别达35s;

②持续时间:管结石<>

③习服(疲劳现象)。


BPPV容易复发且难治,影响复发难治的常见因素包括


年龄>50岁、继发性BPPV、头外伤、骨质疏松、前半规管BPPV。


如何处置难治性BPPV呢?背地性水平眼震的耳石复位更为难治;对后半规管治疗无效者,可能是上半规管BPPV;两个半规管可以同时受累,也是难治病例的原因;头部创伤或前庭神经炎;中枢疾病类似BPPV,在疗效不佳时需深入检查。


BPPV耳石复位后的残存头晕


BPPV复位后,约60%的患者有症状残留。出现漂浮感,转头、站立和行走时短暂的不稳感。


原因 潜艇因素:耳石置于椭圆囊斑上,可引起神经发放增加;耳石复位不完全;BPPV有共存的前庭病变,耳石器功能障碍;耳石复位后中枢代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症状取决于治愈所需时间;精神心理,情绪应激(患者年龄、性别、持续时间、前庭损伤的程度、个性气质)。


BPPV持续头晕的干预策略


BPPV可能同时并发前庭系统的其他疾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BPPV可能同时并发前庭神经系统外的疾病(后颅凹肿瘤),精神心理评价的干预;前庭康复的应用(康复训练+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