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老刘tdrhg 2016-08-22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被贬为龙场驿丞(今贵州修文县境)历尽艰辛来到这里后,王阳明没有安居之地,便扎了座小茅庵居住,既透风又漏雨。后来发现一个山洞,便搬进山洞,取名“阳明小洞天”,成了穴居之士。(本篇摄影/车吉心)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此地山高林密,常年雾瘴蛮烟,多虺蛇虎狼,且粮食匮乏。他不得不亲自耕田种地,采薪做饭。他与周围的“夷人”相处融洽,夷人见山洞太阴冷潮湿,就齐心协力帮他建了一幢木屋,还建了一座小轩。王阳明把木屋取名“龙岗书院”,小轩名“何陋轩”。并写诗《龙岗新构》记其事。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他选择了部分夷人弟子,给他们传授儒家经典和诗文,随着他的名声外传,弟子越来越多。他除了讲课外,不时与学生或游山探洞,或月下抚琴,或饮酒吟啸,或沿溪赏月,教学生活既严肃充实,又生动有趣。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他的《诸生来》诗云:“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其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虽在山野之间,亦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趣。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教学之余,他深思熟虑,学习感悟。终于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为了激励诸生勤苦向学,他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必须遵循的四条准则:“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龙岗书院名声远传,按察司副使兼提学副使毛科曾请他去省城讲学。他自知威望不够,婉言辞谢。接任提学副使的席书,慕名来访,与他讨论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异同,辩论几日,席书豁然大悟,对阳明先生由衷敬佩。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为了让全省生员接受阳明先生的熏陶,席书回去后特修书敦请阳明先生到省城文明书院讲学。王阳明见敦请书情辞恳切,欣然应聘,主讲文明书院。自此王氏心性之学在贵州广为传播,成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文人。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王阳明离开贵州后,人们以他的名号建书院,修祠堂,刻碑记。阳明书院后改名贵山书院,成为贵州最大的书院,清末改设贵州大学堂。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山拂风山路的王阳明祠,有正殿五间,塑王阳明冕服石刻立像,殿外有廊,嵌阳明先生手迹勒石以及袁枚、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名家的诗文刻石,殿内还有日本友人刻的巨型诗碑。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祠旁有扶风寺、尹道真祠,配以假山、回廊、桂树、银杏、古柏、修竹,清幽宜人。

王阳明贵州故居———黔地讲学,恩泽万代

修文城郊的龙岗山上,阳明洞中有摩崖多幅,岩上是君子亭,亭后是何陋轩,轩壁嵌碑刻十余通。沿山岩建有吊脚楼式的宾阳堂。王阳明在贵州教育史上,是传播儒家思想、促进黔中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