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莒州书画】张继华:临池研墨四十载 执着书道终不悔

 溥泉老人 2016-08-22


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酷爱书法,临池研墨四十余载,笔耕不辍,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寻找生命的意趣、生活的情趣、艺术的灵性。他就是中国书协会员张继华。

张继华,字子夏,浮来山镇邢家村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自幼受王艺石老师的影响,酷爱书画。书法宗二王,主攻行草,兼习它体。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级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及中外友人收藏。

1964年,张继华出生在浮来山镇邢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父是一名刻字的石匠,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我县六老之一王艺石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我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实巴交的农民,祖父曾经是村里有名的石匠,过去打墙盖屋都很讲究料石,料石上都打上一些斜杠,再有墙角石,这些都是很要好的,影壁墙上的福字都是用石头打成的,再就是一些碑刻,都是我祖父帮忙做的。因为小的时候我经常围着看,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从小就喜欢刻刻画画,屋里屋外、墙上门后到处都有我画的一些小动物。另外,王艺石是我的邻居,他写字写得很好,在附近是很有名的,我非常崇拜他,我就盼着希望自己到什么时候能写和王老师这字这么好。

1971年,张继华在本村上小学,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的他最爱上书法课,在练字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童趣。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书法课,只是不重视,那时候也上也不上的。一开始写毛笔字,就是描红,我在班里写的是最好的,也是挣红圈是最多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1979年,张继华考入莒县一中,那时刚刚恢复高考,各地学校普遍重视文化课学习,都没有开设书法课,但是痴迷书法的张继华,总是想方设法地练习书法,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最爱。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那时候学校里没有书法课,我对写字很着迷,凡是写字好的代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我都在下边默默地使手指在腿上练,在班里在当时我写字也是最好的。

因为对书法的痴迷,张继华没再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边务农边习书练字。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种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钱买纸墨,就利用农闲跟本村建筑队当小工,有时候跟别人去学刻碑,上浮来山照相,挣了钱再买纸和墨,练习书法。

看到张继华如此喜欢书法,执着练习书法,爱才心切的王艺石就送给他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让他潜心临习古人字帖。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要我从头至尾先临五遍再找他看,临完后,王艺石老师看了很高兴地说:不错,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再继续往下临。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劲头就更大了,我每天给自己定量。

1987年,在王艺石推荐下,张继华到莒县木器雕刻厂工作。在这里,有书法特长的他如鱼得水,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自己的书法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当时画仿古工笔山水,有时候题画签字、写门牌、抄抄制度,每月能挣到八十到一百元,心里非常高兴。在那里经常见到六老的书画以及外地的名人书画,也得到了王玉宽、张静波、任英民等老师的亲手指导,学到了很多知识。

莒县木器雕刻厂解散后,张继华又跟着别人搞装修。书法艺术之路很坎坷,需要书法爱好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乃至财力,这对于农民的张继华来说,困难可想而知,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最爱。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可能有时候见多了各种字体,有点眼花缭乱,急于求成的感觉,总是写不好,感到非常困惑、厌倦、烦躁,就不想写下去了,就想放弃,心里想自古书法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搞得起的,我怎么单单爱好这个。后来,家属劝我说,你已经选择了这个,不能半途而废,我又没嫌你挣钱少,平日里也没用你下地干活,我和他爷爷干着,你就安心练你的字吧。听了这话我很愧疚,跟着我受苦受累,没让她过上好日子。有时候,书店里来了本好字帖,有时候嫌贵我就犹豫不决,家属就毅然的支持我去买。

过去,春联都是手写,每年一进入腊月,写一手好字的张继华家里门庭若市,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拿着红纸请他给写春联,无论多忙,忠厚实在的张继华都是有求必应。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早些年,春联都是找人写,每年到年底,头十天半月就开始写。王艺石老师家里写春联的都排号,后来,左邻右舍都来找我写,有的裁好了纸,有的还得等着帮着给裁。冬天墨干得很慢,我家里都没地方晾了,就挨家去给写,有时候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一天下来,手脚冻得麻木,手腕累得僵硬,头昏脑胀,家里的活一点也帮不上。

张继华从传统入手,一直研习古人名帖,先学欧、柳、颜、赵,后追随二王、孙过庭,一笔一画的揣摩,一个字一个字的临习,学习古人字的形体结构、运笔走势,力争达到形神兼备。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我最痴迷的就是书谱,有一次练够了字,无意地在纸上把毛笔铺到根,擦了几下,突然发现书谱里边字的一些笔画应该就是这样出来的,我试着临写,果然见效。在书谱上,我潜心地临习了三年,在这三年里,除了特殊情况外,基本上是一整天地临,也不出来喝酒、聊天、旅游,有个同事经常打赌说,你能把继华约出来吃饭算你有本事,当然这是玩笑。书谱共三千七百多字,我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临,最快的时候是三天临一遍。在临习过程中,一些看不清、弄不明白的笔画、笔顺或者为什么这样的草法,都要反复地查阅书法字典或者古汉语字典,一本书法字典由于经常查字,背面被手指磨出了一个窟窿。

 付出总有回报。2009年,张继华的作品入选了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第一次入选国家级展览。标志着他的作品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这更加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我的作品第一次入国展,是孙守合老师通知我的,当天晚上我兴奋地一晚上没睡着。那次投稿,是用泥金纸,纯书谱笔法创作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投入,今天终于有了结果,我对书法更加痴迷了。

2012年,对张继华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他的作品先后入选首届中国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入选首届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入选中华龙文化全国书法大展;获品质东乡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也是这一年,张继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成为中国书协会员,是多年追求的一件事,但也是很有压力的。不能说是成会员了就不努力了,应该更加学习,因为越高越知道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多。

张继华在日臻成熟的创作过程中,取法古人,兼收并蓄,反复研磨,细心体味,不断地加以创新,从而运笔自如,心手合一,逐步形成了自己豪放豁达、厚重饱满的独特艺术风格。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传统与创新,说白了就是入帖与出帖的关系,不打好传统笔帖临摹的基础功底,我们的艺术创造就是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就要不断地临写,不断地继承。

综观张继华的书法作品,如高山流水、挺拔峻险、苍劲有力、狂放不羁,率真、洒脱、飘逸之风格跃然纸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超凡脱俗、清净无尘的绝美享受。

张继华作品欣赏 

艺无止境。如今,已年逾五旬的张继华,仍不忘初心,每天坚持读贴习字,继续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中国书协会员 张继华:读贴创作学习,是每一个书家终生的事。我基本上每天都坚持临帖,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张继华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深信以他的品德、毅力、睿智和阅历,一定会在漫长的书法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撰稿:张纪波 摄像:徐永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