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词鉴赏[精美插图版]望江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DonaldKing2589 2016-08-23

望江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今日推荐】  ☆  ※中外名著※※  ☆  世界名著  ☆  四大名著  ☆  白话古籍  ☆  古代侠义  ☆  古代公案  ☆  三言二拍  ☆  忠烈将门  ☆  经典诵读  ☆  武侠小说  ☆  法律大全  ☆  家庭教育  ☆  ※中外名著※  ☆  名人传记  ☆  百家讲坛  ☆  健康保健  ☆  教育故事  ☆  蒙学丛书  ☆  汉译学术  ☆  世界全史  ☆  中国全史  ☆  细说中国  ☆  宫廷艳史  ☆  抗日战争  ☆  通史演义  ☆  意林故事  ☆  十大元帅  ☆  思想家传  ☆  神仙传奇  ☆  意林丛书  ☆  唐诗鉴赏  ☆  宋词鉴赏  ☆  古文观止  ☆  成功励志  ☆  诺贝尔奖  ☆  少儿文学  ☆  三十六计  ☆  二十四孝  ☆  红学专题  ☆  西游全书  ☆  水浒全传  ☆  三国演义  ☆  名家文集  ☆  中外童话  ☆  历史演义  ☆  二十四史  ☆  白话古籍  ☆  ※中外名著※  ☆  福尔摩斯  ☆  红色经典  ☆  话题作文  ☆  作家辞典  ☆  十三经注  ☆  经营管理  ☆  文化百科  ☆  ※中外名著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⑤。

  【注释】

  ①这首词应为《望江南·多少恨》同时所作,都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作品。

  《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但这首词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能吹起,这种痛苦和不自由是多么地残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只将心思付瑶琴”之想,而这情此景,作者连这一点奢望都不敢有,悲何如哉!况且,凤笙向来为欢歌之用,于此时吹奏,对李煜来讲,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忆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无奈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肠断更无疑”但是惟一的结局了。这首词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真实写照。

  全词与“多少恨”同调,取笔不同但取意同。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细致,语言直朴,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②断脸:《全唐诗》中作“袖”。意思是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断,擦断。颐(yí):下巴。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③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

  ④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后人以凤笙形容美笙。唐韩愈《淮氏子》诗中云:“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休:不要。向,朝着,在。泪时:伤心落泪之时。吹:吹奏。

  ⑤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更,愈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