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清对自体心理学的几个误解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8-23

  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新发展,不过对于自体心理学由于许多与客体关系概念的仿佛类似,还有对于自体心理学文献阅读的局限,所以经常引起误解.这里就几个经常出现的一般误解作一个简单的澄清。

 

  1、自体心理学的发生来源于自恋型人格障碍(DSM所定义的)

 

  ——这是错误的。

 

  这里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是指DSM所定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而是指一系列自体缺损的自恋型症侯群。在科胡特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自体缺陷疾患定义中,它除了DSM所定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还包括神经症,也包括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甚至反社会人格障碍等等。

 

  2、科胡特仅认为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传统的一个补充。

 

  ——否定,这不是全面的。这是把科胡特有利传统精神分析的观点断章取义拿出来说的原因。

 

  按照科胡特著作中观点的进展来看。

 

  在1971年的著作中,他还作为一种技术来讨论自体心理学的某些理念,但自体心理学可以说还没有正式被提到议事日程。

 

  在1978年的著作中,他发展出自体心理学的框架,提出有五种自体缺陷,包括部分神经症等等的治疗。这时候他主张传统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平行互补的理论观点,也就是以上认为的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传统的一个补充。

 

但到1984年出版的他的遗作(科胡特逝世于1981年11月)中,科胡特已经很明显的驳斥了传统精神分析诸根基性概念——俄底浦斯情结等,也不再使用超我等等概念。在科胡特看来,俄底浦斯情结的形成并不是人类的先天性宿命,而是不善于养育的父母之于儿童自私且没有耐心及其不神入的不良后果。

 

如果父母居然在家庭的孩子、父、母的三角关系中竞争,正如那个希腊故事中所阐述的,那对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能自私的准备杀死和抛弃亲生孩子,这是一种对于自体胜任感的伤害性行为。这一不神入自体客体,导致孩子的自体胜任感的崩解,随之而起的就是暴怒和衍生的攻击行为。所以俄底浦斯情结绝非人类命运必须面对的诅咒,而是某些无法神入的人类在家庭中扭曲关系的后果。

 

  俄底浦斯情结在自体心理学看来,绝非所有神经症的源头,而最多是少部分神经症的原因。而即使是部分神经症的源头,也是由于自体客体神入失败而次生的引发的自体缺陷感。

 

  基本到1981年,科胡特和支持者基本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体系。

 

  3、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客体就相当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客体(内在或者外在的)。

 

  ——如果从这点去理解自体心理学,当导致对于自体心理学的重大误读。

 

  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客体和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客体的位格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客体理论的客体完全是对于自体——客体的关系单元而存在的,而自体客体是和自体重叠存在的,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客体.它是自体和客体没有分化的形态。这里质的区别。

 

  至于关系学派(非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中所阐述的观点也非自体心理学所能同意。

 

  4、自体心理学不注重包容。

 

  ——并非如此。在自体心理学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对于投射性认同和包容的讨论,治疗师对于包容也很关注,他们也强调治疗师本身的调整和来访者的互动。不过这只构成自体心理学有限的一部分,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重点还在神入的理念上。这是他们的发展。

 

  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那些自体心理学家,特别是早期自体心理学家,都是从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分析训练中首先培训出来,然后才反叛的。

 

  自体心理学在科胡特去世后的首领曾经宣称,他们对于现在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批评内部已经有过很全面的讨论。

 

  5、自体心理学的神入类似罗杰斯的共感,并没有什么新意。

 

  ——神入(科胡特式的)与共情(罗杰斯式的)也有着不同,科胡特认为他所强调的神入首先是一种对于来访者的科学观察,进而基础于这一观察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来访者的自体的三个极进行共情。他和罗杰斯共情方式的不同,似乎在于他更有指向性和结构性,也区分了如果通过移情进行诊断以明确来访者自体缺陷的方向,并随之作为自体客体而有的放矢的神入来访者的自体。科胡特的共情是一种基础于观察的神入共情,它是中性或更具有理性色彩的且目标性明确的共情。

 

  罗杰斯虽然在共情上多有强调,但他更多是更感性和更无规则性的共情,有时候所谓的共情有可能是来自心理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移情投射。因此他的共情似乎更多是呈现一种主动和主观色彩的。或许罗杰斯本人的共情是高超的,但要人人都作到罗杰斯的那一方式却是艰难的。

 

  自体心理学的发展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衰弱代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区别。

 

  6、自体心理学可以归类到温尼科特等客体关系理论的关系缺陷论中,而和克莱因学派的冲突论取向相对。

 

  ——这一论题可能存在不精确的地方。科胡特和温尼科特虽然有相接近的地方。但正如问题3所指出的。他们的理论概念,例如客体位置上都有认识的区别。

 

  科胡特更多可能受到哈特曼的影响,特别是雅克布森的观点。这一影响在住在美国,并且在美国接受自我心理学训练的科胡特来说更有可能。

 

  7、自体心理学的发展整合。

 

  这不是一个误解,自自体心理学与其它治疗学派正整合着。它可能要比其他精神分析流派更具有整合性。自体心理学学者巴史克那里,他和科胡特运用了学院派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和认知心理学模型来协助自体心理学建立解释模型,当然不要忘记科胡特本人就是神经学教授,所以他的一些观点中也有神经学和脑科学的基础。

 

  自体心理学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具有绝对优势,它和几个大的心理疗法学派都有整合,容格派、叙事疗法、情绪体验疗法、认知疗法。

 

  至于最远的整合甚至有行为主义疗法和自体心理学的整合。

 

  可能自体心理学的注重点和目前整个社会潮流有关联,自我研究也自体心理学强调的有许多关联,也为自体心理学提供许多实证。特别是其中的自尊研究。可能它触及了某些人性比较终极的东西,抱负、理想、游戏伴侣中获得的自体胜任感。

 

护肤推荐美容护肤-水月老师


护肤先排毒,脸上几种状况告诉你,应该排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