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90后杭州姑娘跑到英国学了两年织布,用废弃线头织了个包惊艳所有人,毕业后去江南布衣“小黑屋”继续...

 我的小孙孙全全 2016-08-23




这个时代最好玩的人

就在你身边




她叫林凯西。


是的,她看上去和其他90后杭州姑娘没什么两样。





但如果你真正了解她,就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


她是一个当代 “织女”,不是牛郎织女的“织女”哦!


试着描述一下她在江南布衣公司的工作场景:在一个小黑屋里,面对一台织布机,以及放满纱线的柜子。每天绕线、穿棕,然后开始织




我眼前已经出现了一幅织布女孩的唯美画面。


在这个疯狂而快速的时代,真有人能够静下心来一针一线地织布?




倘若真有,那岂不是太有意思了!


好奇心驱使我们决定采访凯西。


在江南布衣文新店店里,初见凯西(因为公司离店很近)。果然年轻朝气——清爽的短发,条纹上衣搭配牛仔裤,随性而自由的状态。


凯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服装与染织设计,后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进修纺织品设计。问她在英国具体学的是什么,她莞尔一笑说,学的是织布,织了两年的布。




织布?这么有意思!


可她织出来的布并不简单。


本科毕业设计《无诤行》获得了当时美院毕业设计金奖,许江院长亲自颁奖,作品亦全部留校。



|金奖毕业作品《无诤行》之《水》|


她说那是3件大袍子,全梭织的一个作品,闭关了1个多月,然后不停地织,不停地织,没日没夜,最后完全手织做出来的。



|金奖毕业作品《无诤行》之《山》|




|金奖毕业作品《无诤行》之《石》|


英国读研期间的作品更是入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夏季展览。


研究生毕业作品“麻袋”,旧线头织出来的一个包系列,共6个。




名字很朴实,似乎读不出太多的惊喜,但这也正是凯西的用意所在,在低调节制的外观下,只有懂它的人,才会惺惺相惜。




“一般的包大多是由好几片布缝合而来,我想做的是在织布机上就能够完成整个包的形状。”


凯西想尝试证明,不剪不缝不浪费的“功能性梭织设计”。



|手织口袋(hand woven sack)|


这样所有织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产品的一部分,梭织也不再是只能制作平面的布料,而是最大限度地运用梭织技术在织布机上一体成型。



|漂流木手包|


有趣的是,“麻袋”中的大部分纱线都来自于家人的旧衣服,“中途飞回家拿了两大行李箱”,把它们全部拆开再加工,再拼接组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12个小时都在学校织布。



|糖果背包(candy back pack)|


“运用梭织的原理来进行变化,我其实现在还挺想继续做这个研究的,哈哈!”


当时,“麻袋”一完成就受到了英国与中国设计界的广泛关注。


在设计领域,从人们日常服饰和生活获得灵感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普通人与高级时装,旧衣物和时尚,人们似乎需要这种毫不相关,甚至完全相反观念的冲突和刺激。




但凯西在思考的是:为什么反潮流的设计最后也变成潮流?



她相信潮流没有永恒。所以,别去认定某种潮流,也不要刻意定位自己的风格,只做自己发自内心的作品就好。


这些设计往事,都是不复返的岁月。


织布,太不可思议了。凯西为什么会落在这个点上?





“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抓着一块布,我那个时候管它叫‘宝贝’, 我就觉得这个软软的东西,它跟人的情感有连接。因为那块布慢慢地就会有你自己的味道,它会给你安神的效果。那块布到我上小学的的时候还在,后来就很破很破,不停地给它打补丁。我记得有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开始就不能再用这个东西,因为你长大了!那个时候我还哭呢,因为我觉得好像把我和好朋友分开了。”




一段温暖的回忆……


小时候睡觉抓着的这块布,令她长大后与纺织品结缘。


好的纺织品对她来说,就是有小时候的气味,有温度,有感情。


其中的触感、气味代表的价值和对你个人的意义,会更刺激你的记忆神经,会牵引出你更多的感官的体验,有时候比视觉更强烈。




从英国回来后,林凯西进入江南布衣工作。


 “进江南布衣也很巧,是大学老师的推荐,然后和李总他们见面聊了一下,聊了之后就觉得价值观还是很一致的。




当时我拎着大行李箱,把箱子里的麻布一股脑倒出来,这么一摊。”


凯西讲话大大咧咧,时不时会冒出两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说到好玩的地方会忍不住自己先哈哈笑几声。


我们也被她感染了——我从来没见上班上得这么开心的姑娘。




之前传闻凯西刚到江南布衣,李琳为她进口了一台价值二十多万的织布机,凯西乐得眼睛成弯月状,“当时还是小孩子嘛,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行。记得面试时公司很喜欢我做的东西,希望我能来江南布衣继续做这个东西。那我说我需要一台机器,李总当时就说,哦,那就买呗!”



|小黑屋的织布机|


 “当时公司给我腾出了一个废弃的会议室,里面堆满了落灰的缝纫机。把门卡交到了我手中,说这是你的工作室了。于是我开始置办需要的东西,现在里面放着一台织布机,一个柜子放满了纱线,一个可以绕经线的小设备。” 


就这样,江南布衣的面料实验室因为凯西成立了。


凯西说大家习惯称呼它为——神秘的小黑屋。




每次凯西需要开发面料的时候就到小黑屋,织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一两个月在里面,闭关一样。




织布要有很大的耐心,凯西说织布的过程就是一个冥想的过程。因为是在重复地进行织布的动作,慢慢地,自己就会非常投入,停止思考,进入到很空灵的状态。



|绕经线过程|


“织完了我这一季做的20块小样之后,我就停止工作,然后进入到了和工厂对接的环节。这个需要和工厂不断衔接,然后会有工厂的样回来,再修改,一般会修改两三次。”




事实上,做梭织周期很长,一般开发工作要前于整个系列很久。你看到新品发布的时候,其实可能之后这一季或是之后的之后这一季就已经开始了。




两年的时间,“小黑屋”已经陆续地进行了多次的面料开发。


对此,凯西很自豪,“16年春夏太空漫游者与亨利·梭罗是我一个独立的系列,给速写也做过。16春夏之后,会慢慢地每一季都有一小块面料开发的部分是从我们实验室出来的。”



|小黑屋手织样集合|


就想做点好玩的东西,凯西的目的很纯粹也很动人。


“手织东西每次出来都不一样,松松紧紧,有时候这里突然跳了一下,都是特别好玩的。批量生产的东西太多了,现在就想做点很意外的东西,这样才是有价值、有灵气的。”



|2014JNBY 15SS系列印花|


目前她负责江南布衣家居品牌Home,分为了一二三系列。其中的三系列就是独立的、自主开发的面料。




这些面料都是在小黑屋里面做出来的,“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找到一款一模一样的料子。”凯西开心地说。


而且,还有在过程中的四系列,想把公司之前库存的面料进行改造,希望能够把所有的面料都用上,不要浪费。


面料也需要高温的杀菌,会经过测试,保证面料不会因为年代久远,牢固性就变得很差。


当然,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投入。所以,“小黑屋”团队在不断地发展。“这两天我们也陆续会有人来面试,有好玩的人都会招进来”。

 

做织女的同时,凯西的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做灵感策划。




凯西擅长讲故事,而且有了用武之地。


“在等机器的过程中,我觉得可以干点别的,就主动要求做一些灵感的收集。”


做设计离不开灵感,这也是为什么凯西会说“全天都是在一个思考的状态,用脑袋在工作”。她会把抽象的概念转化到产品的设计上。




即便现在回想起来,她仍然沉浸在自己构筑的故事中:“太空漫游,漂浮在空中,它其实是一个非常真空的状态。一个人在讲话,你只知道他嘴巴在动,但你听不到他讲出来的话。我觉得这个就和禅意、在冥想中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我希望找到最尖端的科技中蕴藏的禅意。”




她打比方就像拍电影的感觉,和《盗梦空间》一样,一点一点地,开始营造出那个梦境。


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竟然还有“灵感策划”这样有趣的工作!


我心里默默地想:凯西,你太幸福了!




在江南布衣工作,凯西认为自己有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现在的她,不再只是单一的做设计和面料开发,而不管市场接不接受。


“有很多国外回来,或者是刚毕业的,飘在空中,就觉得我的品位很好,我就是要做这些东西,我不管市场接不接受,这种态度我之前也是那样子的。”




做Home的主设计师,凯西描述得很逗趣:突然间,会有很多成本方面的报表像你飞来,然后之后的成本单,价格怎么定,还有之后的开店,所有东西都会来和你接洽。对于一个90后来说,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懵,但还好,我胆子比较大,就当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虽然会磨掉一些棱角,但其实磨得更好了。


她幸福地想,现在在做的一些工作就是超前于整个市场的,比如Home系列的定位,手工面料开发。


“公司让我放手去做,自己找定位,甚至自己决定价格。有时候会觉得,哎呀,还挺有使命感的!”




在江南布衣Home系列里,凯西想设计一种被子,可能它是会带香味的,有时候气味会更刺激人的记忆神经,比如小时候关于家的记忆。


凯西的好朋友之前告诉我凯西非常爱读书。


这年头,爱读书的人就像熊猫一样稀缺,更何况一个90后姑娘。




凯西说平时几乎不看电视,家里的电视已经坏了很多年。有一句话令她印象特别深——电视机就像一个特别聒噪的朋友,会剥夺你的注意力。


她每天坚持会早一个小时到公司,泡杯咖啡,看一会儿书,再慢慢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在中国就陷入一个怪圈,大家都很心急,”凯西可不愿意这样。


其实,要了解一个人,就看她读什么书。


凯西说她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喜欢尼采;


喜欢阿城的书;


艺术家里喜欢杜尚,王瑞芸翻译的《杜尚访谈录》版本看过n遍。




“杜尚本身的生活就是他最好的作品。一般看艺术家也是这样的,不能把他的作品和他本人割裂开来,人的状态其实是他的一个作品。”


“忙完这一阵,我要申请去印度,去找一些有意思的面料,很手工的那些。”凯西开心的说,“我希望去看最源头的东西。”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凯西都能找到有趣的点。


新时代的浮躁里需要真实、静心和交流。



做有趣的人

然后找一堆有趣的朋友

做有意思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