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章成 || 俺爷俺奶

 艺笋 2022-10-07 发布于河南

俺爷俺奶

小冯

俺爷爷名叫冯书贵,奶奶名叫亢松枝。爷爷个子不高,留着一撮山羊胡子,显得很精明能干;奶奶显得比爷爷高些,长的相对比较壮实,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当年我爷爷害连疮腿干不了重活,因此,在外边种地收割庄稼的农活,都落在了我奶奶的肩上。
解放前我家有十一亩地,让一个女人家实在是种不过来,于是,我爷爷便把一大块地租给村子里的一个佃户刘松印耕种,并商量好分成。可是,我爷爷并没有完全按比例收租,而是丰年多收点,欠年少收点,甚至不用给了,使刘松印很是感动!
三夏大忙时,人们都愿意趁早晨凉快的时候收割小麦,体力往往顶不到“饭时”,需要加餐(老家叫喝汤),于是我爷爷就用上好的面做成面叶儿汤,送到田间地头给刘松印“喝”,从来没有把他当作外人看待。俺老家土改比较早,刘松印分到土地和房屋以后,就不再种我家的地了;于是沉重的担子又落到了我奶奶的肩上。
我父亲出生于1936年,是家里的长子;甶于家里缺乏劳力,他四岁便开始放牛,十一岁便学会了犁地耙地,十二岁爷爷便给他娶了一个童养媳,让她帮助奶奶干活;童养媳很是勤快,我父亲很喜欢这个能干的“姐姐”。
随后一年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立了,不久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童养媳翻身得解放,便闹着与我父亲离了婚。然而,那段短暂的封建包办婚姻,却已经给我父亲的心理上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我爷爷心灵手巧,他虽然因连疮腿不能干重活,却从来也没有闲着。他在家做饭洗衣,纺花织布,把织好的布匹,或者做成的粗布袜子、手套等拿到集市上去卖,挣些钱贴补家用,使我家的基本生活条件反倒没有那么穷困。
据说在村子里划分“家庭成份”的时候,有人建议把我家划成上中农或者富农,理由是我家不很穷,还曾经租过地收过地租。恰好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就是刘松印,他了解我家的情况,说明我家把地租给他种是迫不得已的,因此取得了村委会的谅解,把我家划成了下中农。
我爷爷奶奶生育四子一女,个个长的五官端正,聪明伶俐。解放后我家分到一亩半竹子(或者是一分半竹子),于是我爷爷便用卖竹子的钱供他的子女上学,使我父亲读完初中后,于1956年考上了洛阳工学院,六零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乡市工作。
我二达(俺老家管亲叔叫”达")初中毕业后,随即就做了村子里的大队会计;但由于他性格耿直,数年后因一件债务纠纷大队处理不公而愤然辞职;当了几年民办教师后,又被村干部拉回去做了大队保管等工作,一直在大队部干到退休为止。
只是我三达命运多舛。解放初,天资聪明的三达被过继到俺村的进步乡绅冯松礼家中,做了冯松礼老爷的“长房长孙”。我爷爷敬重这位本家叔叔是个读书人,有文化有名望,就放心的把三儿子玉卿交给他叔叔调教,希望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叔叔那样受人尊敬的人。玉卿在他爷爷冯松礼的培养教育下,确实学会了许多文化知识和书法、绘画等技能,深得他“爷爷”的喜爱。
可是,谁能预料到,冯松礼的女儿因为这个外来的“侄儿”深受宠爱和赞许,还要与她分割家产而怀恨在心;她暗自欺负我年幼的三达,用硬物敲打三达的头部,使他的大脑受到了永久伤害。
三达患上了“魔症”,常常乱跑,使冯松礼老爷难以应付。见此情景,我爷爷毅然决然地把玉卿从叔叔家里接回家来亲自抚养治疗调理;既不用再麻烦烦自己的叔叔,又避免了“姑姑“对玉卿的再次伤害。
我父亲参加工作后也曾多次把三弟玉卿带到新乡精神病院治疗,但最终还是没有治好他的“魔症"。
记得三达一犯病就乱喊乱跑,害的全家人到处去寻找;不犯病时他也感到内疚,常常到地里拾柴禾弥补自己的“过错"。我三达所写的书法和绘画都是我亲眼所见,尤其是他画的“岳飞抢挑小梁王",那跨马舞枪的动作显得非常英俊潇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反复念叼的口头禅“我是李白!我是李白!”在我幼小的心里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我四达小时候深受爷爷奶奶的宠爱;他长大后却不求上进,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单说我姑姑出生于1950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爷爷慧眼识珠,把姑姑嫁到了彭洼大队的小“南沟“;我姑夫是南沟生产小队队长,虽然年纪轻轻的,却在那条山沟沟里很有名望。他们那里地多人少,所以从来不愁吃穿;上世纪七十年代,姑姑几乎年年用粮食接济娘家的二哥和四哥,尽到了一个妹妹应尽的义务。
姑姑膝下有三子二女,大女儿是民办教师,次子是个包工头;其他子女都很勤劳能干,日子过得都不错。姑姑已经七十多岁了,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她整天乐呵呵的,在儿女们的轮流照顾下,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小的时候,是在奶奶的纺车和爷爷的织布机声中睡眠的 ;一觉醒来,见他俩仍在微弱的“洋油灯"光下纺花织布,做着机械的动作,彼此自然而默契。
有时我会痴痴地看着奶奶坐在纺花车前纺棉花一一她右手摇着纺车手柄,左手拿着事先被搓成“猫尾巴"粗细的棉花条,一根棉线是从“纱锭”锭杆上抽出来的;纱锭是由筷子粗细的金属棒制作而成,在它的四分之一处有一个圆形挡板,挡板的后面固定在一个小木墩上;小木墩与纺车架之间有一根两头榫接的木牚,组成了一架简单的纺车。纱锭后头与纺车轮上有一根传送绳连接,一摇纺车轮,纱锭挡板前边悬空的锭杆就跟着快速地旋转起来,把奶奶掐在手指间的“猫尾巴”上的棉絮一点点的撕拉开拧成棉线,很是神奇。
奶奶用左手一边拉着锭杆上的棉线向远处牵引,一边接续抽完棉絮的"猫尾巴”;棉线被越拉越长,到了手臂的伸展极限时,奶奶就牵着它抬高左手,用右手倒转纺车轮,利用锭杆反转的拉力,把棉线收到绽杆上去。
奶奶不断地重复着纺棉花的动作,等到绽杆上的棉线缠绕成玩具“陀螺”那么大时,暂停纺车,把“线陀螺”取下来放到笸箩里;然后继续工作。
“纺棉花"的全过程就是这样的,而织布就比较复杂了;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准备织布的整个过程 ,现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首先是合线。第一步是抖“陀螺";爷爷奶奶把存放“线陀螺"的大笸箩抬到堂屋当间,然后搬两个小凳子坐下来,奶奶拿起一个“线陀螺”找到上面的线头,把棉线缠绕在爷爷撑开摆平的小手臂上;随着奶奶翻来覆去的在爷爷的手臂上绕圈圈,“线陀螺”也就跟着在笸箩里来回“打滚",直到把它身上的线全部抖完缠到爷爷的手臂上。抖完第一个线陀螺,奶奶又拿起第二个、第三个线陀螺……,把两根线头续接成一根线,继续在爷爷的手臂上绕圈圈;爷爷也来回摆动手臂配合奶奶,减小她摆动的辐度;等到手臂上的大线圈缠到了一定厚度,就从手臂上取下来放到大笸箩里。随后,彼此交换“角色"接着抖”陀螺”,直到把纺好的线陀螺全部抖开缠绕到大线圈上为止(这事儿有时候我也会帮忙,觉得挺好玩的)。
第二步,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爷爷在院子的南头和北头地上各钉四五根大竹签〈或者更多),然后抬出大笸箩,爷爷把一个大线圈套到手臂上撑开,让奶奶找出线头,把线头固定在南头的第一根竹签上(它就好比公交线路的“起点“);随后,爷爷就开始一边走一边放线,牵着这根线从南头走到北头,弯腰把棉线挂到北头的第一根竹签上;接着再来回走动,把线挂到南头和北头的第二根竹签,第三根竹签……直到北头的最后一根竹签上(它就好比公交线路的“终点"):。随后,终点变成了起点,起点变成了终点;爷爷牵着棉线在刚刚走过的”之”字形线路上原路返回,再重头出发……就这样循环往复的在这条线路上经过的每一根竹签上挂线;他手臂上的线挂完以后,奶奶就接着上场,直到把笸箩里的棉线全都挂到之字形线路的每一根竹签上为止。
接下来,爷爷奶奶就要把起点和终点竹签上的回路线头取下来,分别穿入一根不足一米的薄竹篾;把回路线头均匀的分布到竹篾上以后,再用另一片竹篾夹持捆绑固定。固定住线路两头的回路线头以后,就把其它竹签上挂的棉线全部取下来放回大笸箩里,准备往“经线滚轴”上安装。
这就是合线的整个过程,它是准备织布机上经线的一个步骤;线路上所钉竹签的多少,决定了这匹布的长度,而缠绕到每根竹签上线的多少,则决定了这匹布的宽度。
我家的那台织布机是木制框架结构,它的各个部件都是榫卯组合而成,非常结实耐用。大小如一张单人床,两根“床帮"和四根床腿又宽又厚,而床腿下方和床头上下的木牚框架,相对就单薄了许多。
织布机上的两根“床帮"的前头悬空,两条前腿安装在两根床帮的下边;"床帮”的后头和织布机的后腿榫接,后腿高出床帮大约一尺,它的顶端是安装“经线滚轴"的位置。经线滚轴的一头安装有六根长木齿,它可以与一柄较长的木制"钥匙"配合,控制或收放滚轴上的经线。
在织布机中间偏后的位置,里外床帮上分别竖起两根方木立柱,立柱顶端前侧安装了方框顶架,顶架中间安装了一个跷跷板装置,跷跷板的两端分别用绳子一前一后的悬挂了两扇钢丝“帘子"。
钢丝”帘子”是由一拃多长的特制钢丝组成;每根钢丝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孔,用来穿越经线;两头有方形孔穿入方形竹片,用来固定数十根钢丝的位置;竹片长度不足一米,组成了钢丝"帘子”的上下两边;上边用绳子分别与跷跷板连接,下边用绳子分别捆绑在织布机的两个脚踏板上。
这一前一后的两扇钢丝帘子,就是织布机的核心部件“开口装置”。
在钢丝帘子的前面,从织布机顶架前沿的木牚上,还用绳子悬挂了一块与织布机等宽的长方形木制框架,框架的中心镶嵌了一块大约两寸多宽,两三尺长,四周完全封闭的竹篦子。
这个由长方形木制框架和竹篦子组成的部件,就是织布机的关键部件"扣纬板”。
在扣纬板前面一段距离,两边的“床帮“上分别竖起一拃多高的方木立柱,立柱的顶端安装了一根”卷布滚轴”。滚轴的右侧凿了一个方形孔,用来插入一根木锥;右侧立柱下的“床帮"内侧,安装了一段小木格子,它是用来插拌木锥,控制卷布滚轴的。
介绍完织布机和它的主要部件,下边就讲讲安装经线和织布的整个过程。
爷爷奶奶经过休整以后,就把大笸箩抬到织布机的后头,准备安装合好的经线。经线滚轴是用坚硬的木材制成,上面刻有一道凹槽,可以把竹篾和夹持捆绑的回路线头一起嵌入凹槽固定;随后,爷爷奶奶就利用经线滚轴左侧的六根长木齿,把固定好一头的经线全部卷到经线滚轴上去。
经线卷到织布机的经线滚轴上以后,爷爷奶奶就牵着夹持捆绑回路线头的另一根竹篾从经线滚轴上下来,穿过床帮之间的一根木牚下沿儿,搭到顶框立柱下方的一根木牚上面;这根木牚的高度,正好与前边的卷布滚轴平行。
随后就到了“开口装置”前面,这时需要给夹持回路线头的竹篾松绑,但不能把竹篾取下来,因为回路线头一但脱离了竹篾的控制,就会乱得不可收拾了。
这时候,需要十分耐心的先从竹篾上取下一根回路线头用剪子剪开,把变成两根的经线线头,分别从一边开始穿过一前一后两扇钢丝帘子相邻的中孔,然后再穿过扣纬板上的竹篦子,被竹篦子夹住。接下来,再把竹篾上的第二根,第三根……乃至数十根回路线头都一根一根的取下来剪开,依次穿过前后两扇钢丝帘子的中孔,同样被穿过前面的竹篦子夹牢。
由于扣纬板上的竹篦子密度较大,经线不容易穿过;为了跨越这一道障碍,爷爷把一小片竹篾削成了"青龙偃月刀”模样;他在扣纬板的正面将薄薄的“偃月刀”刀头从竹篦子的缝隙中插过去,让奶奶把刚刚一前一后通过钢丝“帘子”中孔的两根经线挂到“刀头"背部的豁口处,爷爷顺势往回一带,两根线头就被同时带过了竹篦子的一道缝隙。
依次类推,等到全部经线都被带过竹篦子的每一道缝隙以后,就要用两片竹篾重新把经线线头夹牢捆绑好,嵌入卷布滚轴的凹槽里固定。
随后,爷爷就用右手按压着插入卷布滚轴右侧凿孔的木锥,用左手握着织布机后边的长柄木钥匙,摆弄经线滚轴左侧的长木齿,调整两个滚轴之间已经通过了”开口装置”的经线,使它们在织布机上达到松紧合适的程度。
然后用木锥和长柄木钥匙固定住前后两根滚轴,这就可以开始织布了。
只见爷爷抬腿跨入织布机前头的木牚框架,把一块长木板担到身后的两根床帮上边,面对着卷布滚轴坐下;从顶架上吊着的一个竹篮里拿出一只织布梭子。织布梭子是用坚硬的红色枣木刻制而成,形状像一条鲤鱼,鱼腹中安放有线滚;鱼脊上有一个小孔,爷爷用嘴对着小孔使劲一吸,便把“鱼腹”中的纬线线头吸了出来。
爷爷开始踩动脚踏板,两扇钢丝帘子便在跷跷板的带动下一起一落的上下运动,把前后两扇钢丝帘子中孔里的经线分离成上下两个层面,并在这上下两个层面的里面,形成了一个与两面经线等宽的横向菱形开口。
与两面经线等宽的横向菱形开口前方的锐角通过了扣纬板上的竹篦子以后,便在竹篦子与卷布滚轴之间,形成了一个横向的等腰三角形开口,卷布滚轴是这个横向等腰三角形开口的顶点,竹篦子的前面是它的底边,而分离开了的两面经线,便是等腰三角形开口的上下相等的两条边。这个由两面经线组成的横向三角形开口,便是织布梭子带着纬线通过的途径。
于是,爷爷先把织布梭子上的纬线拉长到与通道等宽;然后用右手把织布梭子从开口通道的右边使劲抛向左边,用左手接着 ;顺势用右手把扣纬板往怀里一带,便把这条纬线扣到了卷布滚轴上边的三角形顶点上,压住了由两层经线形成的交叉点。
随后,再踩另一边的脚踏板,让上下反向运动的开口装置,再次把两面经线上下交换,并在竹篦子前面形成新的横向等腰三角形开口,而在三角形开口顶点上彼此交叉的两层经线,正好把刚刚留在卷布滚轴上面的第一根纬线裹住。
于是,爷爷就把握在左手里的织布梭子,从这个新的横向开口通道的左边抛向右边,用右手接着,顺势用左手把扣纬板用力往怀里一带,就把穿过通道的第二根纬线,扣到了裹住第一根纬线的经线上边,再次压住了两层经线的交叉点。
随着脚踏板的反复左右踩动,由“开口装置”形成的横向菱形开口表面的上下两层经线,也在不断的上下交换着位置。并且在竹篦子前面反复的形成横向三角形开口,让织布梭子反复的左右穿梭,把纬线留在两层经线里面,被扣纬板扣到横向三角形开口的顶点,或者被顶点上的经线裏住,或者压在裹住上一根纬线的经线交叉点上。
布匹就是这样织出来的。先用脚踏板启动“开口装置”,把经线分离成上下两面,并在两面经线之间,形成了一个与经线等宽的横向菱形开口。这个开口在竹篦子和卷布滚轴之间,形成了一个与上下两面经线等宽的横向等腰三角形开口,以供织布梭子带着纬线左右反复的穿过,并被扣纬板扣到两面经线上下移动而形成的交叉点上。一会儿裹住了纬线,一会儿又被纬线压住。经线和纬线就这么翻来覆去的在这个交叉点上相互转换着角色,布面便被一点一点的织出来了。
当布面向前延伸,快要到达竹篦子前面时,由上下两面经线形成的横向三角形开口就会越来越小,快要通不过织布梭子了。
这时候,爷爷就要再次调整前后两根滚轴,先在经线滚轴上放线,当经线松下来以后,爷爷用右手抽出卷布滚轴右侧方孔里的木锥,使劲向下按压转动滚轴,把织好的布卷到卷布滚轴上去,卷到两面经线的交叉点刚好落在卷布滚轴上面为止。爷爷用右手摁住木锥,再次用长柄木钥匙调整经线滚轴,使经线在织布机上再次达到松紧适宜的程度;随即用长炳木钥匙固定经线滚轴,用长木锥固定卷布滚轴。
由于这时固定经线的松紧度会略有误差,因此,爷爷就要考虑把长木锥插入床帮内侧长木格的那一格里纠偏。做完这些事,就又可以继续识布了。
爷爷就是这样经年累月的坐在织布机上织布,手脚并用的做着重复的动作。他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经济收入,就连早年久治不愈的连疮腿,也在不知不觉中自愈了,使他的身体相当的健康。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爷爷奶奶。他们虽然不识字,但却十分尊重读书人,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他们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影响了我的一生。
2022年9月创作于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
【作者简介】冯章成,微信昵称小冯,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景阳镇,现住在新乡市社会福利院。从小喜爱文学作品,有诗文集《感恩》一书问世。

※  ※  ※

编辑:杨来治(河南洛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