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晋祠故事多

 gudian386 2016-08-24

行程中原本没有晋祠,但临行前朋友跟我说,到山西一定要去看看晋祠,真的很美。走过很多名胜古迹的我没有很多期待来到了晋祠,但旅行的意义就在于--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将遇见怎样的风景!晋祠给了我不一样的历史传奇!

晋祠起源于“桐叶封唐”的典故。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它也是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朝时期,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有一天,周成王把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作唐国的诸侯吧”,当时史官就请周成王选择吉日正式封侯,周成王说:“我这是和叔虞开玩笑呢”,史官却说:“天子无戏言”,结果,周成王就真的把叔虞封为唐国的诸侯,成为唐叔虞。在管理唐国期间,叔虞团结周围少数民族,平息战争,稳定边疆,励精图治,兴修水利,扩大农田,使百姓生活富裕,因此受到人民拥护。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以后,以晋水为名,把唐国改为晋国,在晋水源头背靠悬瓮山,为唐叔虞建了祠堂,唐叔虞祠的名称也一直沿用了一千五百年,直到北魏才改为“晋王祠”,简称“晋祠”。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晋祠起源久远,如今它所呈现的样貌也是历朝历代不断修造翻新后的版本。

穿过现代晋祠公园来到晋祠正门前,琉璃砖瓦,歇山屋顶。三座红色圆拱门,底部须弥座。正门陈毅题书挂扁:晋祠,苍劲有力,金钩铁划。

走入晋祠,古树参天,静怡优雅,苍老的建筑平静地端坐在树林之中,相看无言。

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了,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背面,明代建筑,重檐歇山,周有回廊。上台阶是两孔圆窗,像远行人的眼睛,叩动心弦。

如此熟悉的建筑,它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二郎神七十二变的土地庙。

水镜台坐东朝西,前台立着十二根大红台柱支撑卷棚屋顶,像座凉亭,下面是宽敞的高台。戏台匾额是“水镜台”,后查“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喻着戏台像清水明镜,折射着一切忠奸善恶,世代兴衰。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一副楹联演绎了多少历史戏剧!

水镜台正西跨越智伯渠上这座小桥叫做会仙桥。此桥本身并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可能是古人觉得此桥太平淡无奇,与晋祠的其他景观相比反差太大,所以也赋予了它一段动听的传说,相传每年的四月十四有仙人在此相会,以此引起游人对这座通向圣母殿必须经过的小桥的注意。

通过智伯渠上的会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铸武士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所以称此台为金人台。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年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献殿四周无壁,很像一座凉亭。殿顶架构极为简洁,殿内敞朗。

过献殿,是一个方形水池,池中有八角形石柱,柱顶托着十字形桥面,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这就是著名的鱼沼飞梁,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据说这“鱼沼飞梁”就是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了,大殿横跨在背后悬瓮山半腰,殿前是鱼沼飞梁,坐西、面东、背山、面水、联接飞梁,又处于中心轴线上,俯瞰汾水平川,真是气势雄伟,一幅大家气派。 

大殿有一个环绕四周的围廊,足有两间房的宽度,这是专为祠堂的特殊设计,可供许多人同时参拜,游人走动也感到宽阔无比。远看,长廊的顶与大殿融为一体,好像大殿有了两重房檐,壮观雄伟。远远望去,常常误认为是二层楼阁。门前立柱上的八条木雕刻盘龙,是原始的宋代文物,看上去,条条腾飞,生气勃勃,代表着帝王的威仪。大殿内没有一根立柱,是因为采用了减柱法,共减去12根立柱,独特的设计使屋顶重量全都由周边的立柱分散承担,顶上没有天花,大殿显得宽阔高深,为高大的神龛和周围雕塑提供了视觉空间。这么雄伟的建筑就这样插接起来,似乎很难让人相信,可是千年的大殿分明立在那里,不容你去怀疑。哪根柱子坏了,不动整体结构,局部临时支撑一下,就能单独更换,真是“偷梁换柱”真实版。

大殿的主像圣母,据说是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有洒扫梳妆,有伺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她们的年龄或老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表情自然,显得栩栩如生。真不愧为晋祠三绝之一。

但既然唐叔虞祠就是晋祠,为什么主角却不在晋祠的中心位置?李渊晋阳起兵,拜祭圣母殿?莫非祠堂里也能“改朝换代”?非也非也。

据查证太原市就是古晋阳城,自古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北齐、隋、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七、八个朝代的皇帝,都是依托晋阳登上皇位的,被誉为‘龙城’,有“王气”。

祠堂是祭祖的地方,而祭祖是古代晋祠最隆重的活动,认为祭祖能得到祖先神灵的保佑,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首先来祭拜了唐叔虞,然后才在晋阳起兵,铁马金戈,席卷千军,建立了大唐王朝。 晚年唐太宗故地重游,亲自撰稿书写了《晋祠之铭并序》,颂扬了周朝政治和唐叔虞的功德,宣扬了唐王朝文治武功和昌明盛世。

这因此被以后的朝代所忌讳。宋太宗赵光义下河东的时候,久攻晋阳不下,损兵折将,所以他拿下晋阳以后,先火烧晋阳,然后又水淹晋阳,把晋阳城化作了一片废墟,毁掉龙脉,以祈求他的皇基稳固。但这也大大激发了人民的仇恨心理,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赵光义大规模扩建了唐叔虞祠,当时唐叔虞像还端坐在正殿。但几年后一场地震,让当时的统治者借助天时地利将晋阳人的灵魂请出正殿,杜撰了子为母让位的传说。

据说圣母形象神态凝重,雍容华贵,为当时垂帘听政的政治掌权者刘峨刘太后。

圣母殿左侧为晋祠三绝之二的齐年古柏,原本大殿两侧各有一株,相传同植于周代,有比翼齐年之意,故称齐年古柏。可惜的是南侧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侧这一株了。大概是失去了手足亲人之后悲痛过度,高大的古柏渐渐向南倾斜下去,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望着那棵歪歪斜斜、孤独着、寂寞着的千年古柏,令我唏嘘不已。

圣母殿右侧就是三绝中最后一绝“难老泉”了,一较大的八角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亭下就是泉眼,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泉水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晋祠泉水恒温摄氏18度,水量旱年不减,雨涝不增,滚滚流淌,养育了万千生灵。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跨越太行山必来晋祠,题诗做词必写晋水。诗人李白游晋祠,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千古名句;冯玉祥将军称它为“碧水名泉,不舍昼夜”。

晋祠不愧有“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之说,其蕴含着的历史气息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本身,回首过去,感受历史,让我不枉此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