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主义音乐的二元性丨来看作曲家们是如何克服用器乐这种纯形式的形式去表达文学的思想的矛盾的?

 昵称34485717 2016-08-24


卡蒂雅演奏李斯特《爱之梦》

浪漫主义音乐的二元性

——谈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导读: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史上有很多二元性因素的存在,如群众与个人、专业音乐与个人音乐、人与自然、科学性与非理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等,但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文学和音乐的关系,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本文的重点就是将文学与音乐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剖析,以说明二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特殊关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No. 11 in D-Flat Major, Josef Bulva - Josef Bulva Plays Franz Liszt

 “浪漫”在文学中是指一种中世纪故事或诗歌,内容讲英雄人物或英雄事件。在17世纪“浪漫”一词有遥远、虚构、异想天开的含义,指一个与眼前的现实世界相对比的想象世界或理想世界。根据这一含义,沃尔特?佩特(1839―1894,英国批评家)给浪漫主义的定义为“美加上怪”;培根的名言“凡美而妙者,比例上必有怪异”。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Symphonie fantastique, H 48: IV. Allegretto non troppo Orchestre National de la Radiodiffusion Francaise - Hector Berlioz

   18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精神的觉醒表现在开始对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欣赏上。随着这种趣味的变化,兴起了哥特体小说。欧洲史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的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本文这里所谈到的就是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文字的关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armen: Toreador's Song Tasmanian Symphony Orchestra;Andrew Greene;The 7 Sopranos - The 7 Sopranos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可以理解为19世纪音乐的代名词,基本上我们将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形式笼统地划分为器乐和声乐。而这两种形式都和文学有着极其密切、不可分割的微妙关系。器乐和文学更多体现出的是对立,而这种对立由于新体裁的出现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而声乐所表现出的更多的则是和文学的统一。 

 器乐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完美的艺术,器乐的最高形式――交响乐经过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又迎来了柏辽兹、李斯特、马勒等众多的浪漫主义交响乐大师。器乐和文学本身是一对矛盾,所谓交响乐就是将各个乐器组配合在一起,用纯器乐的音响愉悦人们的耳朵并且表达一定的内容,在浪漫主义之前文字和文学是被禁止加入或是在交响乐中根本没有出现过。这就深刻体现出器乐和文学的对立性。而事实上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这种对立情况是否有所改观?答案是肯定的,音乐形式仍然是器乐,二者仍在延续着对立的关系,但是变化的是二者开始有了交集――标题音乐的出现。 

杜达梅尔指挥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与《幻想交响曲》丨一部“包含他的爱情、性情、与一生”的作品丨标志着标题音乐时代的真正到来,指明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

 标题音乐是指一种诗意的、描绘性的甚至是叙述性的主体素材用器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内容和形式的联系不是通过修辞或音乐手段,而是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文学标题来实现。

   舒曼这位德国作曲家的一些器乐小品套曲如《蝴蝶》、《童年情景》等都是加入一些文学标题;柏辽兹是19世纪音乐创作中最大胆的革新家,他是从当时作曲家并未充分发展的一个角度去展示自己独特的音乐才华,热衷于描写性音乐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状态。这些特点表现在他的《幻想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情感和回忆的直接反应,讲述的是他对女演员司密荪的爱恋中产生的迷惘的体验。

   这部交响曲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标题,还附着解释性的文字,文字的篇幅相当大。在响乐之前有文字解释如下“一个神经质而又有丰富想象力的年轻音乐家在失恋的绝望中突然发病,吞下了鸦片,剂量太小,不足以引起死亡,却使他进入了有奇异幻想的昏迷沉睡中。他的感觉、情感和记忆都在他混乱的头脑中转化为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人本身也形成一个旋律,一个无论在哪儿都萦绕着他而不断出现的主题”。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浪漫主义晚期的理查?斯特劳斯作品也常与一些文学作品有关,如《英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死与净化》则与哲学有关联,阐述了尼采的“超人”理念和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足以看出交响乐这种器乐体裁和文学的密切关系。 

 像柏辽兹这样将音乐和文学紧密结合进行创作的还有很多作曲家如李斯特,他的创作不仅使用文学的标题,更是将器乐的形式融入文学的内容。他有十三首标题交响诗,内容分别是:

  1. 第一首交响诗《山中见闻》,音乐表现的情景取自雨果的诗集《八月的树叶》中的一首诗,写主人公厌世而遁入山林,于山林中的凝思;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S.95 (1996 - Remaster) Kurt Masur - Liszt: Orchesterwerke & Werke fr Klavier und Orchester

    雨果的诗写到:「诗人听见两种声音,一种是献给神的庄严的赞美和欢呼,另依种则充满苦闷、悲痛、邪恶和诅咒。前者是大自然,后者是人生,这两种声音,像争斗一般纠缠着,最后成为神圣的沉思而消失」。乐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表现大自然的神秘与无现,接着出现甜蜜的、类似于黄昏旋律,;然后是赞颂大自然的雄伟,。面对人生的苦恼,描写人类情绪的乐音,显得很 不安,;当人面对大自然而领略到神圣之后,庄严的旋律立即响起,第二部分是强而有力的音响,象征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而最后音乐再度回到缓慢 的速度,象征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并献上永恒的颂歌。

  2. 第二首交响诗《塔索》取自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塔索的悲惨经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S. 96 Slovenská filharmónia - Franz Liszt Grandes Obras Vol.II

    这部交响诗取意于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用作歌德戏剧《托夸多·塔索》的序曲。其主题音乐素材是一首威尼斯船歌,是李斯特于1837年漫游威尼斯时所听贡多拉船夫哼唱的诗歌《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开头。李斯特所写序言为:“这位失意诗人的坎坷命运,分别被前一世纪的德国和英国两大诗人歌德,拜伦撰写成诗。歌德所看到的,是塔索生涯中光彩灿烂的一面;而拜伦则以为诗人受到艰难苦恨所扰,因而丧失了高阶级和高贵出身所占的优势。1849年当我们受托为歌德的戏剧作序曲时,无可否认的,拜伦那种藉咒文呼出伟大诗人亡灵的虔敬同情心,对我们处理这个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过,拜伦虽然为我们叙述了塔索在监牢里的呻吟,但他在《哀诉》中如此崇高而雄辩的表达出深切的痛苦时,却没有涉及已经期待着这位《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富于骑士气概的塔索的胜利。这胜利来的为时虽晚,却非常公正。我们想甚至连作品的标题都应该指明这一点,我们想竭力系统阐述这位生前遭受不幸而死后他的光彩却使他的仇人颤抖的天才的这种鲜明的对照。塔索在费拉拉宫廷恋爱和受苦;他在罗马得以雪耻;他的光荣一直为威尼斯民歌所传颂。这三点同他那不朽的荣名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用音乐来表现这些,我们首先要乞灵于这位英雄的伟大亡魂,好像他至今仍出没于威尼斯海域似的;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塔索在写出他的杰作的费拉拉宫廷中出席节宴时那副傲然和忧伤的形貌;最后,我们在跟踪到罗马这座不朽的城市,即为塔索戴上光荣桂冠并尊他为殉道者和诗人的城市去。”塔索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一生比较悲惨,开始他很有名,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就展示他诗人的才气,后来精神不正常,过度的精神压力,导致了他精神的失调,被囚禁,再加上他爱情的失败,又遭到各种迫害,以至于最后成为一个流浪者,命运很悲惨,虽然很有才气,但很悲惨。最后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他在艺术上的价值以后,罗马的教皇要封他为爵士,这么一种头衔时,可惜他在接受这个头衔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他的命运是很悲惨的。李斯特以塔索作为交响诗的主人公,体现了一种李斯特对人生的看法。

  3. 第三首交响诗《前奏曲》选用拉马丁的《诗的冥想》中的一篇,所引诗作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头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之歌的一个前奏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iszt: Les Préludes, symphonic poem No.3, S.97 (after Lamartin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Georg Solti - Liszt: Symphonic Poems

    这部交响诗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844年,李斯特曾根据奥特朗的诗作《四元素》(狂风、海浪、星辰、大地)创作了四首男声合唱曲,于1848年他为这一组合唱曲写了管弦乐前奏曲,后来又将其改编成一部独立的交响诗,并且在作品扉页上引用了诗人拉马丁的一首诗,这是他的《诗与宗教的和谐》中的一节:“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头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吗?爱情是每一颗心最向往的曙光,暴风雨猛烈的冲击驱散了青春的幻想,它那致命的雷电毁灭了神圣的祭坛,可是,最初感到的愉悦与欢乐、不受到暴风雨的干扰的那种命运在哪里呢?有没有这样一颗遭受过残酷折磨的心灵,当暴风雨一过去,而它却不从田园生活的宁静中去寻找抚慰呢?然而,看来人们很少会长久安于昔日投入大自然怀抱时所获得的那种温柔与平静;一旦号角长鸣,他便急速奔向召唤着他的危险岗位,以便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并充分发挥他的力量。”拉马丁认为:“人的一生是死亡的一系列前奏”,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悲观的。李斯特并不赞成以死亡为最终归宿这一消极悲观的见解。与拉马丁诗集的观念截然不同,他在作品中表现了人们在暴风雨来临后勇敢顽强的精神,对未来美好的追求,经过挫折取得胜利,肯定了人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有热爱生活积极的心态就能有光明的前景,获得快乐的意义,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力量与人生价值的意义。这部作品描写了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以及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所体会到的不同情感,也称为 “人生前奏曲”。李斯特根据要表现的内容灵活的对作品扩展分析,对人的内心活动进行流漏,形象的表现了人在经历幸福、挫折、快乐、打击后又重新树立信心,重获快乐的顽强精神。

  4. 第四首交响诗 《奥菲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Orpheus, symphonic poem No.4, S.98 Giuseppe Sinopoli;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Liszt: Les PrAcludes; Orpheus; Mazeppa; Hungarian Rhapsody No.2

  5. 第五首交响诗《普罗米修斯》内容来自古希腊神话;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iszt: Prometheus, symphonic poem No.5, S.99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Georg Solti - Liszt: Symphonic Poems

  6. 第六首交响诗《马捷帕》取自雨果的诗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azeppa, S.100 Kurt Masur;The 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 Liszt: Les Préludes, Mephisto-Walzer, Orpheus, Mazeppa

  7. 第七首交响诗《节日之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Festklnge, S.101 (1996 - Remaster) Kurt Masur - Liszt: Orchesterwerke & Werke fr Klavier und Orchester

  8. 第八首交响诗《英雄的葬礼》;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éro?de funèbre, symphonic poem No. 8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 Liszt: Héro?de funèbre, symphonic poem No. 8

  9. 第九首交响诗《匈牙利》;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ungaria - symphonic poem No.9 S.103, R.420 Gábor Gabos -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Mazeppa, Hungaria

  10. 第十首交响诗《哈姆雷特》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amlet, S.104 Kurt Masur - Orchestral Pieces Vol.1

  11. 第十一首交响诗《匈奴之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unnenschlacht (1857) Berliner Philharmoniker;Zubin Mehta - Symphonic Poems: Les Preludes; Orpheus; Mazeppa; Hamlet; Hunnenschlacht

  12. 第十二首交响诗《理想》根据席勒的同名诗篇改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Die Ideale, S.106 (1996 - Remaster) Kurt Masur - Liszt: Orchesterwerke & Werke fr Klavier und Orchester

  13. 第十三首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S.107: Der Kampf um's Dasein Kurt Masur - 100 Best Liszt

   李斯特的这些交响诗作品充分地将器乐与文学水乳交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onsolations, S. 172: No. 3 in D-Flat Major Vladimir Horowitz - Vladimir Horowitz in Recital at Orchestra Hall, Chicago, April 8, 1979

 浪漫主义时期还有很多人延续了这种创作原则和美学思想,标题和文学成为器乐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是用器乐这种纯形式的形式去表达文学的思想这本身就是矛盾,因为音乐和文学的区别是音乐具有非语意性,所以要将音乐和文字、文学等具体的内容对应起来本身就是有难度的,也说明文字、文学和器乐尤其是在浪漫主义标题音乐出现之前关系基本是对立的。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出现才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这让听众很容易把一个场景、一个故事和乐曲联系在一起。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作曲家把纯器乐的理想奉为至高无上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19世纪的器乐又十分强烈地立足于文学,这对矛盾在标题音乐中得到良好的解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interreise, D911: Gute Nacht Jonas Kaufmann - Schubert: Winterreise, D. 911

 另外一种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是声乐,在这种形式中艺术歌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体裁。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诗为歌词,根据诗的内容创作的歌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的佳作不胜枚举,流传在世的有六百多首作品。他使古老的德国艺术歌曲焕发出新的活力,把诗歌、曲调和伴奏融合在一起,他被人们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他的艺术歌曲很多都是选自诗人的诗歌,比如像席勒那些被认为不可能用来作曲的诗作,舒伯特却引用四十一首;另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德奥艺术歌曲创作者是舒曼,他的《诗人之恋》是源于海涅的诗歌,《女人的爱情与生活》取自夏米索的诗歌;马勒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歌词采用中国唐朝诗人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的七首诗。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热情洋溢的高歌,也有对死亡恐惧的感怀,作品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尽情享乐与预感死亡的矛盾和困惑。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ahler: Rückert-Lieder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Violeta Urmana;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Boulez - Mahler: Song Cycles

 浪漫主义时期歌剧更是与文学的联系千丝万缕。在法国、意大利、德国都受到现实和文学的影响,歌剧出现了很多类型。

  1. 现实主义歌剧《卡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取材于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这部作品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倾向,震动了当时法国的歌剧界。

  2.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反映历史性内容,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采用大合唱和大乐队等宏大场面,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迈耶贝尔的《新教徒》《非洲女郎》;

  3. 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的喜歌剧相仿,该体裁的奠基人是德裔法国作曲家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 

 任何一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文学的创作。文学和音乐一次又一次的联姻造就历史上一部又一部的歌剧经典名作。但是这里的统一中也是有对立因素的,到底是文学脚本更重要还是音乐的表现形式更重要,从莫扎特的格局开始,到格鲁克的格局改革,再到瓦格纳乐剧的出现,二者之间的对立仍然延续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ristan Und Isolde: Prelude To Act I. Langsam Und Smachtend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Georg Solti - Wagner: Overtures & Preludes / Berlioz / Beethoven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都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舒曼在1834年创建了《音乐时报》以此作为宣扬浪漫主义观念的平台,抨击艺术上墨守成规、庸俗无味的观点,并向公众推荐了许多“千里马”如肖邦等,他是乐坛上独具慧眼的“伯乐”;瓦格纳在他的巨著《未来艺术作品》中,针对戏剧作品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认为音乐戏剧应该仿照古希腊艺术,成为一种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的综合体,他不仅是作曲家,更是诗人、散文家和某种意义上的哲学家;韦伯、柏辽兹写作过很多有真知灼见的音乐论文;歌剧作曲家霍夫曼还是有名的小说家。可见文学和音乐同样都充满了爱和睿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在西方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和文学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我们很难将二者的关系完全撇清。而这互相依存,也互相对立的关系不仅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也必然会延续到今后的任何一段历史中。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敏,原载《名作欣赏:文学研究旬刊》, 2011(8):157-158。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ullaby, Op. 49 No. 4 Alice Giles - Song in the Nigh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