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1942》的人,可能还对影片中的悲惨场景记忆尤深。饥荒,是人类最悲剧的灾祸之一。人饿了,就会从社会中的理性行为模式转换为动物本能。本期“往事不回头”翻到一些清朝末年的饥荒资料,这里有平民的描述,也有地方官员的记载,还有当时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的说法,第一视角的文字让人对饥荒的场景历历在目。如果说地狱就在我们生存的星球上,那么,光绪年间的这场饥荒,就是地狱的魔鬼从地底撕开巨大的口子,吞噬人类的生命,还有求生的意志。 1875年,不为人知的是,全球降临了一场罕见的极端自然天气现象。在海边,当地的渔民把它叫做厄尔尼诺,直译过来,就是“上帝之子”的意思。洪水、海啸、极端雨雪天、大涝或高温干旱,都是这种现象的产物,像极了惩罚人类的神的行为。 这场灾难也波及到了中国。当时,清帝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 这场灾难带来的干旱在华北尤其是山西地区十分明显。山西一些县城,粮食收不上来,灾难影响下,开始有人吃树皮,扒草根,这些只是序曲。 (英国报纸里的丁戊奇荒报道) 到了1877年,灾情越来越严重。聪明一点、先知先觉的人,都拖家带口,逃荒去了。逃得越远越好,能吃上一口百家饭,在那时属于幸运和明智之举。逃荒大潮开始涌现,人们像蚁群一样四散到各个地方。然而,华北平原这么大,人的体力却十分有限。 更多的人,因为体力,倒在了跨出鬼门关的路上。 很多人还记忆深刻,《1942》电影里面,饥民去地主家抢食夺户的场景。在1877年的那次丁戊奇荒中,人人自危,人人求自保。地主大户家也是把院门关得紧紧的,家丁都拿起武器,防止难民涌入。 然而,饥饿的力量是可怕的。饥民们发现进不了地主家的门,叫骂又没有用,想到一个损招。就是把满大街的饿殍,堆起来,拉到地主家门口。先是一字排开,然后把脑袋割下来,丢到地主家院子里,用这种没有人性的手段勒索粮食。这种做法直接助长了当时的恐怖气氛。 当时有些书,比如《晋灾泪尽图》、《光绪三年凶年饿岁记》、《光绪三年荒年歌》,记载着一则则令人毛骨悚然的事迹。 有一个村,有一户人家的母亲饿死了。深更半夜,跑来两个人,月光下背起他母亲的尸体就走。主人听到动静,赶紧跟着去。死了也要留个全尸。一直追,跑到了两个人的住所边。因为那两人拎着斧头、砍刀,不敢贸然向前。 第二天,他纠集村民跑到现场。一去就傻眼了。原来他母亲的尸体已经被扒光,放在大锅里煮熟。屋里全是人的骨头和残肉,原来,这两个人都因为饿疯了,成了食人魔。最后,村民把两人用铡刀劈成两半。 有位外国传教士回忆,当时在山西,一路上看到饥民像植物大战僵尸一样晃晃悠悠的走,野狗就跟在灾民后面。随时捕食倒下去的猎物。这外国传教士也饿的不行,四处讨饭吃,洋人都没东西吃,可见灾难的严重程度。当时,这名传教士晃悠着走进一户民宅,刚进屋好像踩上了什么滑腻腻的东西,差点摔个跟头。 低头一看,原来地上密密麻麻爬着一层厚厚的蛆。原来,这户人家老小都饿死在屋里,没人收尸。结果尸体全烂在家里了。苍蝇下蛆蛋,太多了,一层又一层,新的蛋就滚到地上,从尸体上流下来。传教士头皮发麻,疯了似的夺门而出。 在史书上,对饥荒的记载,仅仅是一句,饥黎鬻妻卖子,人相食云云。然而,走进历史,会发现这里面人间惨象,如同地狱一般。从1875年到1878年,四年间,据统计,这场旱灾波及人群达到2亿左右,差不多当时清朝人口一半。直接死于饥荒的1000万左右,逃亡的不下2000万。 |
|